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網際網路理財應加強風險提示

  • 發佈時間:2014-08-26 07:38:29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不少網際網路理財産品,在上市後大多宣傳高收益、低風險甚至是無風險,有的為高收益還倒貼錢。這恰恰迎合了投資者願意享受收益卻不願承擔相應風險的心理,在網際網路平臺的過度行銷下,助推了投資者的非理性投資行為

  日前,一款由票據寶網站和新浪微財富推出的票據理財産品,賺足了眼球:“年化收益率9.8%,1元起購,銀行無條件兌付”,産品一上線,即被秒購。

  雖説9.8%的高收益項目僅為個例,不過,目前網際網路票據理財平臺上,包括“金銀貓”、“微財富”、“小銀票”等,産品年化收益率普遍在7%左右,高於收益率已持續下滑的各類“寶寶”;風險提示方面,很多産品都打著“銀行無條件兌付”“唯一風險:銀行倒閉”“100%資金安全”等廣告。不難看出,高收益、低風險的宣傳,是産品銷售火爆的直接原因。

  票據理財是一種個人到企業(P2B)的創新融資模式,企業用銀行承兌匯票質押融資,通過網際網路平臺將匯票交由銀行驗票、保管,投資者提供融通資金,從而幫助中小微企業緩解融資難題。表面上看,企業獲得融資,投資人獲得高收益,雙方受益,風險又低。然而金融市場的基本規律是風險和收益相匹配,票據理財“高收益、低風險”背後的風險值得關注。

  首先是“銀行無條件兌付”有誇大宣傳的嫌疑。一方面,承兌行不少是城商行、農商行等中小銀行,其經營行為相比國有銀行較為激進,資金存在兌付風險。另一方面,票據市場存在瑕疵票、克隆票,以及無真實貿易背景的票據轉讓等風險。

  其次是産品資訊披露不夠充分。除了募資金額、收益率等資訊,關於産品的融資企業或項目少有甚至沒有介紹,投資人無法了解資金流向情況。

  再次是資金安全問題。“票據寶”“金銀貓”等網站顯示,募集資金由各自旗下第三方平臺託管,並且,各網站每天新推若干産品,期限從半個月到6個月不等。近期,監管部門已對通過滾動發行、期限錯配、資訊不透明的方式做高理財收益的銀行、信託等“資金池”展開清理,網際網路平臺存在的隱患引起了多方關注。

  從各類“寶寶”、信託100、P2P(人人貸)理財到票據理財,不少網際網路理財産品,上市後大多重點宣傳高收益、低風險甚至是無風險,有的為高收益還倒貼錢。這恰恰迎合了投資者願意享受收益卻不願承擔相應風險的心理,長期以來“剛性兌付”的潛規則又強化了投資者對理財産品零風險的預期。網際網路平臺的過度行銷不僅助推了市場風險偏好的畸形高漲,還鼓勵了非理性投資行為。

  網際網路理財匯集眾多中小投資者,保證其資金安全是重中之重。作為網際網路平臺,應做到“賣者有責”,加強風險提示和資訊披露;投資者應樹立“買者自負”的意識,增強風險識別和承受能力。同時,相關金融監管細則也應儘快出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