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1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甘肅:新模式悄然改造傳統農業

  • 發佈時間:2014-08-25 05:33:47  來源:甘肅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各具特色的農業經營模式形成氣候

  甘肅:新模式悄然改造傳統農業

  本報蘭州訊 (記者孫海峰)説起甘肅的農業,想必您很快能想起諸如“二牛抬杠”、廣種薄收、靠天吃飯、小農經濟這些詞。假如您這樣想了,只能説您落伍了。如今,就在我們甘肅省,已經有多種各具特色的農業經營模式形成氣候,悄然改造著我們的農業。

  龍頭企業主導型發展模式就是近年來已逐漸發展成熟的一種新模式。它的運作方式是,由龍頭企業通過土地流轉,建設種植養殖基地、牽頭組建合作社,將合作社、協會、園區和農戶聯繫起來,按照工業化的經營模式,專業化、標準化、安全高效地發展現代農業。這種模式既利用了企業的先進管理經驗、技術、資金及市場優勢,又在連接社員和市場的服務環節上,充分發揮了合作社等組織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具體運作的模式有:“龍頭企業+基地”、“企業+合作社+農戶”、“企業+協會+農戶”、“園區+企業+農戶”、“企業+農戶”和“龍頭企業+養殖小區+專業村”等。目前,全省已認定龍頭企業數量達2424家,其中國家級27家,省級371家。

  合作社主導型發展模式可以用發展迅猛來形容,據統計,全省已註冊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達3.7萬餘個,成員總數達到87萬餘人。這種由村委會負責人、企業或種養大戶牽頭註冊專業合作社,社員可以土地、農機入股等方式加入,按個人意願分別簽訂不同類型的合同,獲得相應收入。合作社把入股流轉的土地再進行統一規劃、集中管理、規模經營、統一市場銷售。該模式不僅解放了本地剩餘勞動力,也使農業生産經營實現了專業化、規模化。如今,經過探索,這種發展模式已經細分出了“村辦合作社”模式、“合作社+公司+農戶”模式、“合作社+農戶”等類型。

  種養大戶興辦的家庭農場也許將成為我省未來農業發展的主體。在這種發展模式中,種養大戶和致富能手通過土地流轉達到適度規模經營,在現階段有利於穩定農村生産關係,充分發揮種養業能手的帶頭作用,使農民不離開土地也能提高收入,也有利於生産方式轉變、降低生産成本、化解小生産與大市場的矛盾。在當前的形勢下,發展家庭農場是農民非常歡迎的也是非常適合的一種模式。目前,我省家庭農場以種植經濟林果、設施種植或養殖業等高效産業為主,主要經營類型有經濟林果、養殖、“林果+養殖”等類型。截至今年6月,全省已有各類經營型家庭農場2670個。

  農民自己的專業服務隊,彌補了農村社會化服務不足的短板。這種由農村致富帶頭人,發起組織成立季節性的農機專業服務隊,將分散的農機組織起來,一到農忙季節立即就近開展農機作業,既方便了農民,也為農民職業化後的細化分工埋下了伏筆。據初步統計,全省各類農業公益性服務機構已達到5000多個,農業經營性服務組織近2萬個,在農機作業、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動物疫病防控等方面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