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詩宗、一代廉吏王漁洋
- 發佈時間:2014-08-24 21:4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網8月24日訊(記者 祝惠春)8月22日,山東省古典文學學會王漁洋研究專業委員會在王漁洋的故里山東省淄博市桓臺縣成立。
王士禛(1634年—1711年),號漁洋山人,世稱王漁洋。2014年是王漁洋(1634—1711)誕辰380週年。作為清代集名臣、詩人、學者于一身的文化偉人(著名學者袁世碩語),王漁洋獨創詩論“神韻”説,推崇“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為詩的最高境界。
王漁洋主持清初詩壇五十餘年,在創作和理論兩方面都有卓著貢獻,被譽為“詩壇圭臬、一代詩宗”。康熙皇帝曾萃其精華300余首編成《禦覽集》。《清史稿》稱“士禛以詩被遇,清和粹美,蔚為一代正宗。”
王漁洋為官潔己愛民、清正廉潔,累官至刑部尚書。仕宦45年,其中27年為康熙近臣,始終恪守“清慎勤”的為官準則,踐行“不負民即不負國,不負國即不負所學”的為官之道,“地方萬一有水旱之災,即當極力申諍為民請命”的民本理念,“曲筆以媚權貴,君子不為”的志士情懷,“道義傳家,詩文繼世”的家學文化……他的為官思想順應了康熙帝察吏安民、以寬為本的治世之道,深得康熙賞識,史譽為“一代廉吏”。
他所書《手鏡》一文,從日常用度到為人處事,從刑罰寬嚴到與民休戚,詞簡義精,既是自己一生正直為官的經驗寫照和自律準則,也教育後人審慎處事,潔己愛民。王家亦是齊魯望族,世代傳承了忠勤報國、清正自守、潔己愛民的廉政家風和父勸子廉、母勸子廉、妻勸夫廉的家族傳統,至第六世就出了10個進士、三部尚書,成就了“新城王半朝”,成為濟南府明清第一進士家族、仕宦世家和文學世家。王漁洋及其家族的廉政思想貫穿其家族興盛的始終,是王漁洋文化當中,最具有現實教育意義的“正能量”。
日前,王漁洋文化入選“文化齊魯創意山東品牌100”文化品牌、淄博市重點文化品牌名單,文化內涵和品牌實力日益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