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規模最大民營投資集團掛牌成立 59家股東共同發起

  • 發佈時間:2014-08-22 07:41:00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規模最大的民營投資集團正式浮出水面,這家由全國工商聯牽頭組織、59家知名民營企業發起設立的中國民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中民投)昨天在上海正式揭牌。中民投董事局主席董文標在揭牌儀式上表示,要爭取用5年時間,把中民投打造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投資集團。

  >>股東

  59家股東共同發起

  18年前,正是全國工商聯牽頭組建了中國首家民營銀行——中國民生銀行。此番中民投掛牌,亦是由工商聯牽頭組織。

  “中民投”被視為民營版“中投”,這家公司今年4月獲得國務院批復,註冊資本500億元。股權結構方面,股東持股比例最高不超過2%,即10億元,最低不少於0.6%,即3億元。中民投總裁李懷珍説,股權結構分散,有利於將股東的強勢積累與公司的堅實平臺高效結合。

  記者了解到,參與中民投發起設立的為59家大型民營企業,涉及新能源、機械製造、冶金、資訊科技、資産管理、服裝、生物制藥、環保、文化傳媒、商貿、電力、家電百貨、電子商務、金融、房地産等多個領域。參股或控股多家上市公司,參股企業資産總額近一萬億元。

  >>高管

  民營企業家聚集地

  公司董事會方面,原民生銀行董事長董文標任董事長,另有4名副董事長分別是:億達集團董事局主席孫蔭環、泛海集團董事長盧志強、巨人網路董事會主席史玉柱以及韓亞金融集團副社長李銀珩。

  董文標掌舵民生銀行將近9年時間,對於自己離開民生銀行轉投中民投,董文標表示,“對整體經濟尤其是民營經濟而言,中民投是一片新的試驗田”。“我在中民投要開闢出一片新天地,引領中國民營資本投資,推動産業結構轉型升級”。

  從經營層來看,總裁為李懷珍、曾任民生銀行監事會副主席。兩位副總裁分別由民生電子商務董事長王建平和民生金融租賃董事長孔林山兼任;另有總裁高級助理張志超,曾任方興地産(中國)總裁助理、副總裁。

  >>業務

  將下設九大業務板塊

  “我們將集聚資源,以産業板塊和金融板塊為依託,將中民投打造成具有一批中國行業內最優秀公司的産融結合集團。”董文標説。

  據公司宣傳冊顯示,公司未來擬下設九大板塊,分別為中民新能源、中民鋼鐵聯盟、中民礦産物流、中民嘉業、中民物業、中民國際通航、中民國際、中民投資本以及中民歐洲資本。

  據介紹,中民投將設的經營範圍主要為股權投資、股權投資管理、商務諮詢、財務諮詢、實業投資、資産管理、投資諮詢等。

  中民投在境外採取雙平臺拓展國際市場。據李懷珍透露,公司將在倫敦設立歐洲總部,中民國際(香港)團隊也在積極籌備中。兩個境外平臺,通過高效的投融資開展與境外金融機構深層次合作。

  ■分析

  激發民營資本活力

  記者了解到,與日本、德國不同,我國銀行業並不能直接投資實業,不能直接持有實業公司的股權,這導致佔我國金融業絕對份額的銀行業並不能直接對接産業。而中民投的成立,有望通過産融結合填補這一空白。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指出,現在有很多行業,比如説鋼鐵、鐵路、金融等行業,都是國有資本為主,民資很難進入。現在推動混合所有制,就是希望能夠讓民營資本進入。而中民投的成立,涉及很多相關領域,可能會有助於推動中國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諮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認為,長期以來我國投資主要依靠政府和國有企業,在國有企業和地方政府負債率居高不下的情況下,這種狀況已不可持續。中民投的成立,有助於穩定社會資本投資信心、激活社會資本活力。

  ■疑問

  産業整合作用或有限

  對於中民投的成立,業內普遍寄予厚望,不過也有專家提出不同的看法。

  在激發民營資本活力方面,業內認為,中民投通過集合分散的社會資本,打通鉅額投資的供給和需求端,將激活社會資本的投資熱情。不過,在日後發展中,需避免自己帶“中”字頭而走國企老路,更不可淪為少數人賺錢的工具。

  在打破行業壟斷方面,業內認為中民投的作用同樣有限。“關鍵還是要靠政府部門的自我革命。通過政府的行政體制改革,打破壟斷,才能為民間主體參與投資提供公平的平臺,營造良好的競爭環境。”王軍説。

  産業整合是中民投兩大支柱業務之一,有業內人士稱,盤活三大産能過剩行業並非易事,産能整合、行業整合均需要相關政策支援和與壟斷性國企合作。

  京華時報記者馬文婷

  綜合新華社電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感謝您訪問京華網 www.jinghua.cn

  更多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