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美麗鄉村創造美好生活

  • 發佈時間:2014-08-22 07:31:46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蔣文龍 通訊員 朱海洋 徐祝安

  陶醉於滿眼的綠水青山,懷想著童年的故鄉情結。每次車子一進開化,“聯眾集團”總裁余學兵總要深深呼吸幾口清新的空氣。作為引領鄉村休閒産業的先行者,余學兵比誰都更清楚開化今天的價值所在。

  這一天,余學兵受到浙江省開化縣委書記鮑秀英的熱情接待。“全域景區化、景區公園化、生態經濟化,開化把整個縣域劃分為生態保護區、生態農林區和産業集聚區,在全縣域打造‘國家東部公園’。”鮑秀英對開化如數家珍的介紹,尤其是“國家東部公園”的規劃,讓他為之心動。

  轉觀念:在“公園裏”建城鄉

  “開化不開化”,這句早年浙江人盡皆知的雙關語説的是,開化實在太偏僻、太落後。開化境內90%是崇山峻嶺。小時候,余學兵要去杭州,首先要徒步從溪西村到蘇莊鎮,再坐車到縣城,然後轉車去衢州,才能找到杭州的班車。到了杭州,往往天已漆黑。這種閉塞的環境,讓開化的發展一度舉步維艱。

  但開化的優勢也無與倫比。由於地處錢塘江源頭,開化的每人平均水資源佔有量是全國近4倍不説,水質還多為國家Ⅰ、Ⅱ類;森林覆蓋率80.4%,全年空氣品質均達國家二級以上標準,被譽為“綠色明珠”、“天然氧吧”,是華東地區重要的生態屏障。

  余學兵告訴記者,他鍾情開化的理由在於:華東是工業化、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地區,也是全國最為富庶、消費能力最強的市場。開化作為浙江省母親河錢塘江的源頭,又地處閩、浙、皖、贛4省邊界旅遊“金三角”中心,在這樣一個地方搞鄉村旅遊大有可為。

  2000年,開化正式通過《錢塘江源頭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規劃》。這一環保規劃的落地,既意味著開化從此走上了“生態立縣”的發展道路;也意味著,開化的發展從此戴上了“緊箍咒”,甚至靠山不能吃山,臨水不能捕魚。

  “生態立縣”千好萬好,但落到實處卻是千難萬難。最為關鍵的是,究竟如何將生態資源變為資本,把綠水青山化為金山銀山?這個問題不解決,生態立縣就只能是一句口號。

  2013年,開化作出決定,將整個縣域作為一個景區,打造成“國家東部公園”。

  中央提出,要堅定不移實施主體功能區制度,建立國家公園體制。鮑秀英分析認為,具體到地方,就要有一個載體,既是定位,更是目標,同時還利於傳播。“國家東部公園”的提出,就是以公園理念來規劃、建設城鄉,變“在城市中建公園”為“在公園中建城鄉”,實現綠色轉型發展的具體體現。

  根據現有産業基礎和資源優勢,開化提出培育文旅、創意、水、能源、休閒地産“五大百億産業”。而農業休閒觀光則在其中擔當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開化計劃構建“1551”公園體系,即包含1個核心區、5條直至周邊著名景區的1小時旅遊專廊、5條鄉村休閒旅遊線路和10大主題公園組成的公園集群。

  鮑秀英開始北上南下,利用電視、網路、報紙等所有媒體,抓住一切機會進行推介。原來許多人不了解情況,一聽到開化要打造“國家東部公園”,就認為只是個概念,盡可任其自生自滅;更有人認為,這是異想天開,是嘩眾取寵。而時至今日,聽過鮑秀英闡述的,都會認為不僅有其比較系統的理論體系,更為可貴的是,這為生態立縣找到了最佳的落地載體。

  尋出路:用創意激活農業

  為了打造“國家東部公園”,開化將全縣分為3個區域:一個是生態保護區,一個是生態農林區,另一個是産城集聚區。整個開化版圖上,90%的面積被保護了起來。

  如果搞傳統的種植業和養殖業,開化根本沒有出路,因為附加值無法得到體現。只有將好山、好水、好空氣,將工業社會中不可多得的山水資源和傳統的種植養殖相結合,發展休閒觀光農業,讓農業不僅能賺一産的錢,還能賺二産、三産的錢,開化的農業才有希望。

  由此,開化誕生了國內首個通過評審論證的縣域創意農業發展規劃。

  那麼,誰來開化農村休閒觀光;怎麼才能讓開化吸引遊客?開化的山水資源儘管獨佔鰲頭,但要真正成為風景,讓遊客甘願掏錢,還必須有所提升。對此,鮑秀英認為,中國是傳統的農業大國,中國文化的根子在於農耕文化。如果將創意和農業相結合,用創意賦予農業靈魂,用創意激活農業,開化農業就能完成蝶變。

  按照“春看花、夏避暑、秋賞葉、冬探梅”的要求,開化讓每個鄉鎮制訂了“八個一”工程計劃,即擁有一條景觀大道、一片彩化山林、一批美麗庭院、一個主題公園、一個創意農業點、一條山谷經濟帶、一條人魚和諧溪流、一個3A景區村莊。

  推進過程中,政府、社會、個人投資捐資種植景觀林,修建美麗主幹道,而各個村則因地制宜,以景區化要求進行項目的招商、建設。原來,大家對千百年來司空見慣的山水資源和農業不以為意,但由於創意的點化,鄉村資源呈現出寶貴的價值。

  馬金鎮金溪村有一條溪流清澈見底,但多年來藏在深山,未加利用。結合治水工程,該村拆除了河邊牛棚,興建了涼亭,在河灘上鋪設了一條鵝卵石小徑,還將公路橋柱進行了創意美化,面貌煥然一新。開門首日,就賣出4000多元門票。如今遊客絡繹不絕,每天都有幾百人前來休閒遊玩。

  村黨支部書記葉友忠告訴記者,過去十幾年,前後不下幾十人想來承包河灘挖沙,都被他一口拒絕。“我一直等著這一天。看到縣裏的整體規劃,感到開發的時機終於成熟!”

  金溪村一夜之間的脫胎換骨,在開化絕非個例。如今,開化農村因地制宜,除了將農業與休閒觀光、與生態旅遊結合外,還與養老、養生保健,與文化創意緊密結合,讓鄉村變得奇妙無比。

  今年初,開化設計推出了4條創意農業觀光線路,以龍頂茶園景觀、油茶嫁接茶花、苗木彩化和油菜花、向日葵和彩色水稻等農作物作為主題,首期4個農業創意點遊人如織。目前第二期9個鄉鎮21處共計3000多畝的向日葵、荷花正在綻放,以綽約的風姿迎接著八方來客。

  長虹鄉桃源村臺回山是另一個活生生的例子。今年上半年,僅靠一季油菜花,該村就引來4萬多遊客,超過去年一年的總和。嘗到甜頭的村民更加支援生態造景,油菜收割後,又流轉整村240畝土地種植向日葵,雖然每畝土地補助從500斤稻穀變為300斤,但短短兩天時間,涉及流轉的近百家農戶都簽了字。

  這樣的創意農業項目,今年開化還將發展39處,預計能讓農民每人平均增收5000元。而在未來,30個3A級景區村和4個風情小鎮將百花齊放,各個村莊串點成線、織線成面,不愧為“九曲芹江旋玉帶,一圍青山銜明珠”。

  辟蹊徑:民宿經濟遍地開花

  創意雖好,但到目前為止,大多還只是為了集聚人氣。油菜花、荷花、向日葵的觀光,不僅沒有門票收入,而且完全有可能是賠錢賺吆喝。要讓休閒觀光農業可持續,就必須在餐飲、住宿、購物上下功夫,就必須引進工商資本做文章。由此,民宿經濟的發展成為關鍵節點。

  記者隨同余學兵來到齊溪鎮。齊溪是浙江“母親河”錢塘江的發源地,“開化龍頂”茶的誕生地。錢江源國家森林公園就坐落在齊溪。該鎮面積很大,人口不足7000人,森林覆蓋率高達91.3%。在鎮黨委書記吳根良看來,齊溪鎮不可能搞工業,而發展以民宿經濟為主的休閒觀光,則不僅可能,而且前途無量。

  就是這樣一個遠離縣城、地處浙皖交界的大山溝,這兩年利用纖塵不染的生態環境,已經在休閒觀光上走出了成功的第一步。目前全鎮已有民宿經營戶120戶、床位1200張,完成標間改造的有500張,去年創造了1300萬元的旅遊收入。

  龍門村為齊溪鎮所轄。去年還是豬圈牛棚遍地、臭氣熏天難忍,在鎮政府的支援下,一年時間舊貌變新顏,發展起19家民宿經營戶,這些店家均以“龍門客棧”為名,統一住宿和收費標準,遊客只需到村口的接待服務中心登記入住,再由中心分配到各家各戶。僅今年上半年,龍村門就已接待遊客5000余人。盛夏時節,更是一鋪難求。

  齊溪鎮依山傍水的生態環境、龍門村旦夕之間的巨變,無不打動著余學兵。

  “我們剛剛在浙江富陽眾籌1560萬元,開發了‘龍門’鄉村度假酒店;今天在開化又碰上個‘龍門村’,説明我們真是‘鯉魚跳龍門’啊!”余學兵告訴記者,他想用眾籌的方式,發起成立一個基金,統一規劃利用齊溪鎮豐富的鄉村旅遊資源,將該鎮建成一個全國民宿的樣板。

  余學兵和吳根良約定,半個月後,“聯眾”將邀請專家團,前往齊溪鎮進行全面深入的考察。

  如果説“聯眾”和齊溪鎮的對接,是剛剛步入軌道,那麼,音坑鄉下淤村則已經收到莫大的成效。去年該村投資300多萬元,用於美化村域環境,今年還專門建起了幾十畝地的向日葵公園,引得遊客紛至遝來。戶外的燒烤攤,光租賃費就可為村集體帶來20萬元的收入。在燒烤園、水上樂園、葵花園等鄉村旅遊項目支撐下,今年6月份,先後有18家農戶發展起民宿,還有兩個工商業主前來投資休閒觀光。

  如今開化的民宿經濟迅猛發展,據了解,今年開化計劃發展3000張標準民宿床位,3年內新增日均1萬人的鄉村旅遊接待能力。

  在生態紅利的刺激下,越來越多的客商看中開化山水,先後有20余個生態休閒項目簽約落地,一批億元創意有機農業項目正入駐開化。一産圍繞旅遊做精,二産圍繞旅遊轉型,三産圍繞旅遊強功能,一個以文化旅遊産業為引領的生態産業體系正初具雛形。

  旅遊市場一枝獨秀。幾年前,開化旅遊一片空白,去年一夜之間,註冊成立了十幾家旅行社。新青年旅行社總經理陳國一算了一下,較去年相比,今年上半年其旅行社的接待量翻了兩番,而且呈日趨火爆態勢。

  統計數據顯示,開化縣去年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總收入27.34億元,全年接待遊客449萬人次,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2萬多人,每人平均收入增加5000元,今年上半年接待遊客逾258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6.03億元。

  “開化縣目前的轉型,不僅僅是産業轉型,更應是全面的轉型,其中包括人的素質、文化修養、生態環境以及縣域治理制度。”鮑秀英坦言,國家東部公園的建設並非一蹴而就。對此,開化設立了階段性目標,到2025年,將實現最終目標,建成自然、人文、休閒、美麗的開化。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