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1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網上藥店目前"叫好不叫座" 運營情大多不佳盈利者較少

  • 發佈時間:2014-08-21 10:42:00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兩年來,電子商務逐漸向醫藥領域擴張,網上藥店也已經成為醫藥企業群雄逐鹿之地。截至目前,記者查詢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網站資訊顯示,全國共有214家網上藥店獲得《網際網路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C證,其中有9家來自深圳醫藥企業。雖然國內電子商務正處於蓬勃發展的大好時期,但記者從這些藥企了解到,醫藥電商仍處於叫好不叫座的狀況,電商在其他領域的神話並沒有在藥店上演,深圳大部分網上藥店運營情況並不好,盈利者較少,醫藥電商仍處於起步階段。

  深圳9家藥企可網上賣藥

  根據現行法規,獲得《網際網路藥品交易資格證書》C證的連鎖實體藥店,可以自建網站面向消費者開展藥品零售業務。根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官網顯示,截至8月13日,在獲取《網際網路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C證的214家網上藥店中,有9家來自深圳企業,海王星辰、中聯、萬澤等連鎖醫藥企業都在名單之中。

  瀏覽多家網上藥店可以發現,各大網上藥店基本覆蓋了日常生活接觸到的所有非處方藥物品類,包括保健品、常用藥物、孕嬰藥品、醫療器械、藥粧護理等。據介紹,目前,網上藥店只可銷售非處方藥(即指明OTC的藥品),但不能銷售“白加黑”、“新康泰克”這類含麻黃鹼類的復方製劑,而處方藥則禁止在網上藥店銷售,嚴禁誇大宣傳銷售保健食品。

  深圳某大型連鎖藥店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由於目前規定網上藥店只可以銷售非處方藥,一般網上藥店商品多以保健品、家用醫療器械、母嬰用品、計生用品為主,而這些商品與大型電商産品有重合,網上藥店並不具備優勢。儘管如此,醫藥電商化已經成為藥企發展的必經之路,“這是與實體店並行的一條銷售渠道。”

  不過,網上藥店並不好做。獲得開網上藥店資格證的一家深圳藥企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實體藥店的利潤已經越來越少,按理説電子商務的模式應該會節省成本,但現在電子商務的成本已經高於線下,“運營初期,線上推廣費用高過收益,為電商盈利帶來阻礙。”

  據了解,醫藥企業自建網上藥店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營,光籌建網站就需要幾百萬元,還需要半年到一年時間來打磨。網站投入使用後,還需要投入大量推廣費用,否則很難有銷量。為了擠進大流量平臺並形成有效訂單,電商們每天要週旋于各種推廣服務。因此,大部分連鎖藥店拿到“牌照”後有一定時間的調整期,不會立即投入。記者了解到,深圳9家網上藥店大部分在去年和今年才拿到網上交易資格證書,大部分網上藥店仍處於試運營階段。

  網上藥店需培育消費群體

  數據顯示,2010年醫藥電商市場規模約為2億元,2012年超過16億元,2013年為42.6億元。《2013中國醫藥網際網路發展報告》中指出,中國目前的醫療IT年花費約為150億元,預計2014年將增長到187億元,2015年將達到290億元。近幾年中國醫療IT市場的增長速度都在25%以上。

  儘管電子商務發展勢頭足,但是與其他行業電子商務相比,深圳醫藥企業的電商化還處於起步和摸索階段,尚未出現一個強大的醫藥電商平臺。“這主要是因為消費者在網上購買藥品還不是主流,消費者購買藥品仍多在醫院和實體藥店。”康美(深圳)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廖開際説,藥品不同於一般商品,消費者在網上消費的時候會比其他商品更多考慮安全性。

  而正是因為消費者網上購藥消費模式尚未形成,深圳網上藥店運營成功的比較少。一位不願透露名字的深圳某大型連鎖藥店相關負責人向記者透露,他所在的醫藥企業拿到網上藥店資格證快2年了,網店運營也一年多了,但是網上藥店的運營並不成功,“儘管每日進入網站的流量在增加,但是網站的影響力還是很小,截至目前,網上藥店還沒有獲利,一直在虧損中。”該負責人表示,深圳9家網上藥店中,盈利的可能少有。相關統計數據也顯示,2013年,中國醫藥B2C行業平均毛利率為19.3%,費用率為20.6%,平均利潤率為-1.3%,少數實現盈利的企業,凈利率也不超過2%。

  廖開際表示,醫院已經佔據了藥品銷售的七八成左右,真正屬於市場空間的僅僅是藥店零售的非處方藥部分,但是由於網上藥店不能使用,網上賣藥的空間又大大減少,大部分網上藥店以賣保健品、食品和母嬰用品為主。再加上國家政策規定網上藥店物流必須藥店自己解決,還必須配備藥師等,加重了醫藥電商的運營成本。

  因此,受國家政策、消費者購藥習慣以及運營成本等因素影響,深圳整個醫藥電商市場還處於蹣跚起步階段。

  其實網路售藥是一種趨勢。2010年美國網上藥店的銷售額已經佔整個醫藥流通領域的近30%。而德國網上藥店,很少有顧客買藥是自己支付的。日本網上售藥則佔醫藥的三成左右,與化粧品網售比例相當。廖開際表示,儘管深圳醫藥電商還沒有做大,但是市場前景還是比較看好,與其他行業的電商不一樣,醫藥電商要培育自己的消費群體,這個消費群體的培育不是從産品入手,而是從服務入手,“醫藥電商把藥品賣出去只是做了一部分工作,更重要的是售後服務,對消費者進行健康知識的培養,提高消費群體的健康素養,從而建立自己的消費群體。”

  探索線上線下聯動模式

  醫藥電商化已成大勢所趨,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網上藥店的出現,醫藥企業或者實體藥店之間的競爭從線下轉向線上。記者了解到,儘管目前網上藥店的前景仍不明朗,但是網際網路銷售渠道已經被越來越多的零售藥店重視,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便是傳統零售藥店正面臨較大的經營壓力。“隨著租金、人工成本的增長和藥品利潤的降低,藥店的生存壓力陡增,希望引入線上線下聯動的創新模式來提升競爭力。”深圳一致藥店相關負責人如是説。

  今年3月,深圳海王星辰連鎖藥店與支付寶達成戰略合作,在杭州、深圳兩地的門店接入條碼支付,支援支付寶付款,移動支付進入醫療零售領域。海王星辰電商負責人鐘日華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海王星辰試水移動支付是為未來O2O的佈局做好準備,發展O2O是未來的大勢所趨,“與微信合作也好,移動支付也罷,都是O2O戰略中的一個板塊,O2O計劃才是我們最大的戰略。”海王星辰早已開始O2O的佈局,未來還將推出自己的APP。

  O2O模式是不少零售藥店對傳統業態的電商化。去年下半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出臺了《關於加強網際網路藥品管理銷售的通知》,要求醫藥電商必須使用符合規定的藥品配送系統,不得委託第三方快遞企業配送,而且要求網上藥店都必須配備藥師等,系列政策的出臺不僅加大了電商企業的成本,也迫使電商企業必須有自己的線下配送點。深圳是零售連鎖藥店發展最早的城市,這裡聚集了眾多的連鎖醫藥企業,零售藥店門店距離較近,每個藥店都配備執業藥師,而且深圳連鎖藥店已經拓展到國內其他城市,這正好解決線上電商物流和執業藥師的問題。

  鐘日華就表示,未來海王星辰網上藥店的産品將達1萬種,用戶可在網上購物,網下1—3小時內就可實現送貨到府,而能如此快速送貨到府正是線上線下聯動結果。零售藥店的優勢在於便利性,從商業模式上看,網上藥店要做好還得基於線下實體店,“一來可以從店舖直接把藥品配送到顧客手裏;二來可以面對面地為消費者提供專業的健康諮詢服務。”廖開際表示,實體店可以作為網店用戶的體驗中心和健康諮詢中心,網店可為實體店提供更多的消費群體,線下實體店與線上網店可互為補充和配合。

  電商比拼的就是靠速度來提升顧客網上買藥的物流體驗。目前,海王星辰、中聯等深圳一些大型連鎖醫藥企業在全國早已經佈局不少門店,這些門店足以支撐他們電商物流的發展,讓藥品能及時送達消費者手中,這就是大型連鎖電商發展的機遇。

  南方日報記者 向雨航

  實習生 喬思佳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