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門受理:社會救助告別“碎片化”
- 發佈時間:2014-08-20 07:34:54 來源:新華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編者按面對宏觀環境錯綜複雜、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困難和挑戰,今年以來我省緊扣實施居民收入倍增計劃和構建基本公共服務六大體系,不斷加強和改進民生工作,就業、醫療、養老、社會救助等領域頻頻涌現新亮點。在省委、省政府即將召開全省推進民生幸福工程暨建設現代醫療衛生體系會議之際,本報今起推出“民生改善新亮點”系列報道,聚焦、梳理民生工作的新探索新實踐。
家住張家港市鳳凰鎮高莊村的吳小梅近日到鎮服務中心反映:家裏一年收入3萬多元,夠不上領低保。但丈夫患尿毒症,兒子正讀高中,生活確實難。“有沒有針對我們這些人的救助呢?要不要到市民政、人社、教育局都去打聽打聽?”
令吳小梅高興的是,社會救助“一門受理”窗口工作人員告訴她,像她家這樣的情況,可以申報低保邊緣重病困難救助,除了有生活補助,丈夫看病、兒子讀大學都有相應救助。“用10分鐘就登記完了,而且講得很清楚。政府這樣做,是真為老百姓著想呢!”
辦好申請廉租房手續的淮安市清河區居民段女士,和吳小梅有同樣的感慨:“一個地方就能辦,省了多少事!”下轉8版
上接1版清河區長西街道服務中心救助窗口工作人員王素珍介紹,過去都是由社區匯總申請材料再遞交,有時證明不全,給市民帶來很多麻煩和誤解。現在,街道辦可以“一門受理、協同辦理”。
根據省政府部署,今年5月1日起,我省所有鄉鎮(街道)都建起社會救助“一門受理”平臺,上連政府部門,下連社區服務中心。記者調查發現,3個多月來,像張家港、淮安這樣的“一門受理”救助牌子已在全省1419個鄉鎮(街道)挂起,8122名受理員到崗到位。救助範圍從低保、低保邊緣擴大到支出型貧困救助、醫療、教育、災害救助等12大項近30個小項。
“要達到‘進一扇門,解所有困’的目標,窗口接待員要從部門框框裏跳出來,做‘全科醫生’,對各類救助政策了然於心。我們會讓工作人員輪崗,熟悉前臺後臺的各項操作。今後,各個門類的求助資訊都由街道的救助窗口分流,並在市級低收入家庭經濟狀況資訊核對系統核實篩查。”淮安市民政局副局長周為民説,按照國務院出臺的《社會救助暫行辦法》,淮安市成立了申請救助家庭經濟狀況認定指導中心,由民政、房産、公安、銀行、稅務等9個部門聯動審查。去年,在1529戶申請保障房家庭中,查出297 戶不符合條件、不誠信的申請人。
不久前,張家港市紅星村的王某向樂余鎮民政辦提交了低保申請,一家三口申報的月收入是1800元。經授權後,張家港市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中心進行核查,比對系統報告顯示:王某名下有一套90平方米的商鋪和一套位於某高檔小區120平方米的住宅。市民政局據此不予批准其申請。
按照部署,今年9月底前,縣級申請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核對系統要全覆蓋。
“一門受理”能否釋放最大效力,還要看各部門能否形成合力。省民政廳副廳長章大李介紹,全省已組織窗口業務培訓達13379人次。從頂層設計上,省級層面將建立28個部門聯席會議制度,統籌政策和資源,並和促進就業、扶貧開發等政策銜接,構建綜合救助大平臺,提高整體救助效率。
事實上,“一門受理”救助平臺還能救助一些以前説不清該由哪個部門管的急難事。除了政府部門聯手,社會力量也被吸納進“一門受理”的大平臺。
南京市鼓樓區聯合慈善等16個社會組織建立了綜合救助大平臺,這些部門和機構每月一次進行政策溝通、辦理協商。“像火災、車禍、支出型貧困、吸毒家庭未成年子女生活等,可能不在常規救助臺賬裏。但都可以到窗口來求助。”鼓樓區民政局局長吳更新介紹,該區推出了涵蓋助學、助困、助殘、助醫、助老等6個方面23個項目的慈善救助,還向大病低保人員每天資助一瓶牛奶、為生活困難獨居老人提供5個月免費洗浴等服務救助項目。目前,該區綜合救助覆蓋近3萬人,年安排資金1.5億元。
張家港市政府向民辦社工機構購買服務,為貧困家庭少年兒童提供專業服務。像“暖巢5+2”項目,中心鎮區14周歲以下的困境兒童,可以進入社區晚托、暑托、寒托等託管班,受益者已過萬人次。
在街道層面建立“一門受理”平臺,是解決政出多門、救助“碎片化”等難點問題的關鍵所在。省民政廳廳長侯學元介紹,他們已總結出“受理有門、門裏有人、人人全能、能解急難”的救助思路,並納入今年全省民政重點工作綜合評估考核,實行一票否決,確保這一制度能真正施惠於民。
本報記者 唐 悅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