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生機勃發戈壁灘

  • 發佈時間:2014-08-20 06:06:25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驅車從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首府阿圖什市出發,沿伊喀公路奔赴烏恰,一路戈壁,大地寸綠難尋。在接近縣城時,一大片果蔬大棚映入眼簾。“這片大棚有1000座,種了番茄、辣椒、油桃和花卉等。”烏恰縣戈壁産業科技生態園主任何鳳強介紹説,烏恰發展戈壁産業,在寸草難生的戈壁灘上種果蔬、搞養殖,既實現富民、又改善生態,“種”出了一片綠洲。

  到了晚上10點多鐘,帕米爾高原的余暉仍戀戀不捨地灑在果蔬大棚上,從黑孜葦鄉來承包大棚的農民迪麗娜爾還在忙碌著,“1座大棚每年至少能賺1萬元。”她告訴記者,“種大棚不僅增了收,還打扮了戈壁,我們現在的生活、環境都在變好。”

  烏恰地處我國最西端,與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接壤,每天最晚送走晚霞。這裡,曾是古絲綢之路重要驛站,是南疆通往中亞的交通要道。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的提出,讓烏恰眼界向西,“戈壁果蔬不僅要供應周邊縣市,還要實現出口,把烏恰打造成國際蔬菜基地。”當地人對進一步發展戈壁産業信心滿滿。

  信心來自良好的市場反饋。今年上半年,烏恰縣農林牧科技開發公司與吉爾吉斯斯坦企業簽訂協議,出口果蔬128噸,貿易額達12.8萬美元。這是該縣特色果蔬産品首次實現對外出口,也創造了特色果蔬單筆最高銷售額。

  此前,在戈壁灘上種植的番茄、辣椒和黃瓜等蔬菜已實現對臨近縣市外銷。“烏恰的戈壁蔬菜,雖然比一般大棚蔬菜貴一些,但品質高,仍然很搶手。”喀什蔬菜批發商富明建告訴記者。

  信心還來自烏恰人為“戈壁生綠”付出的艱苦努力。烏恰的山地、戈壁和荒灘佔到99.8%,有地無土,有場無草。但烏恰人刨溝、植綠,用石頭搭起果蔬大棚,成功推廣了無土、少土種植方式等。

  8月的帕米爾高原陽光明凈,藍色蒼穹下,瑪依喀克牧民定居點牛羊成群。這裡曾經荒寂蒼涼,但政府組織幹部職工義務勞動,引來高山雪水,背沙鋪地,撒播種子120多噸,成功種植了苜蓿、紅豆草。如今,2萬畝戈壁灘變成了人工草場,成為農牧民就業創業基地、林果草料基地和定居生活基地。

  戈壁産業不僅是建大棚、種果蔬,烏恰縣還在大片戈壁荒灘上建起了養殖場,並實現了集約化、規模化發展。“戈壁灘上養雞不用受土地因素制約,可以隨時擴大規模,滾動發展。此外,如果出現疫情也易於隔離。”養雞專業戶龔發昌説,“這幾年連年增收,現在年純收入穩定在10萬元以上。”

  向戈壁要産業、向戈壁要發展、向戈壁要效益。2013年,烏恰縣3000余畝設施農業共産出各類果蔬3340噸,實現産值2672萬元;建設養殖育肥小區16個,全年養殖特禽達80余萬羽。該縣計劃到2020年建設1.5萬畝大棚,實現戶均1畝大棚的目標。

  與烏恰一樣,新疆許多地區自然條件惡劣,如何化自然條件劣勢為經濟發展優勢,找準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的定位,烏恰給人啟示。“雖然戈壁荒灘多,但辯證地看,空閒土地也多;雖然海拔高,但光照十分充足。”克州黨委常委、烏恰縣委書記范寶軍認為,劣勢是相對的,其中蘊藏著優勢,從劣勢中找到優勢,戈壁荒灘也能生機盎然。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