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美歐俄角力促商機轉移 新興市場或成“贏家”

  • 發佈時間:2014-08-19 10:55: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社北京8月19日電 (記者 董冠洋)近來美歐與俄羅斯“制裁”“反制裁”再度升級,俄羅斯一些貿易夥伴受到波及。市場普遍預計俄羅斯將“取道向東”,中國或成此番商機轉移的“大贏家”。

  8月初,俄羅斯停止從波蘭進口蘋果等多種果蔬,引發波蘭人在社交網路上發起“吃蘋果”運動。7日,俄總理梅德韋傑夫宣佈,俄全面禁止進口美國、歐盟、澳大利亞,加拿大和挪威的水果、蔬菜、肉類、魚類、牛奶和奶製品等。

  此番俄羅斯的“反制裁”,只是近月以來美歐俄角力的冰山一角。由於烏克蘭危機和馬航MH17客機墜機國際調查問題,7月末,美國和歐盟先後對俄羅斯發起新一輪更為嚴厲的制裁,涉及金融、軍事、石油等關鍵領域。歐盟外交部長15日發表聲明稱,已準備好對俄羅斯實施更嚴苛的制裁。

  “無論能源、軍工,還是作為連接點的金融,都關係俄羅斯國計民生”,華東師範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副主任楊成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分析,俄羅斯經濟或受到“肌體受創”,以及融資困難帶來的“造血失調”。

  不過,強硬的俄羅斯總統普京並沒有坐以待斃。觀察人士指出,俄羅斯的“反制裁”或致美歐“逆火燒身”。

  除了農産品貿易,俄羅斯開始在全境發行採用俄獨立支付系統“普羅100”的銀行卡;俄官員並討論限制和禁止歐盟航空公司經俄羅斯西伯利亞領空飛往亞洲國家。歐盟是俄羅斯最大貿易夥伴,俄提供歐洲市場約三分之一的天然氣;美國實業,以及諸多全球議題的合作水準也將降低。

  在楊成看來,美歐俄“殺敵一千、自損數百”,是一場“雙輸”博弈。不過,貿易禁運不會消滅需求,市場“真空”將造福新的贏家。市場普遍預計,新興經濟體、包括中國在內的俄羅斯東方“局外人”將從中獲益。

  中俄兩國擁有漫長邊境線和眾多口岸,中國是農業大國,俄羅斯氣候寒冷,種植技術缺乏,農産品被認為是中俄可迅速填補的缺口。2013年,中國對俄羅斯農産品出口已達到21億美元。

  “農産品貿易是中俄兩國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鄰國,兩國農産品貿易具有獨特的優勢和發展潛力”,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18日在北京表示,“今後中方將進一步支援雙方企業擴大農産品貿易,並且願意和俄方一道為此創造便利條件”。市場人士預計,隨著制裁持續,果蔬、肉類、花生醬、水果罐頭等農産品及加工企業將迎來重大機遇。

  在這場世界三大重要經濟體的角力中,將重新盤活的商機不僅僅是蔬菜水果。德國柏林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馬塞爾·弗拉策認為,為了擺脫金融困境,俄羅斯肯定會尋找通往中國及其他新興市場國家資本市場的道路。

  俄羅斯一些大型企業正試圖將更多資本轉向亞洲。有報道稱,俄羅斯第二大行動通訊運營商梅加豐電信公司已將40%的現金儲備兌換成港元,存放在幾家中資銀行,剩下的60%則以盧布形式持有。俄羅斯富人正開始放棄Visa和MasterCard,轉而使用銀聯卡。

  無論是巧合或何種因果關係,“西方不亮、東方亮”的意味在幾個月前已開始顯現。今年5月,俄白哈正式簽署《歐亞經濟聯盟條約》,力推涵蓋1.7億人口的類似歐盟的經濟聯盟。同月,持續十多年的中俄馬拉松式天然氣合作談判終於結束,從2018年起,俄羅斯開始通過中俄天然氣管道東線向中國供氣,最終達到每年380億立方米,累計合同期30年。

  雖然局外人獲益,但對於俄羅斯而言,借道東方“避難”的作用恐怕有限。“這更多是戰略效用,而戰略是虛、制裁是實,以虛擊實不會有太大幫助”,楊成分析。馬塞爾·弗拉策也指出,向東只能小範圍解決問題,因為歐美市場無法替代,目前俄羅斯大量信貸與歐美有關,俄羅斯對西方的資金和石油開採等高科技仍有依賴性。(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