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甘肅林業:探索興林與富民“雙贏”

  • 發佈時間:2014-08-18 06:32:45  來源:國家林業局網站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甘肅省是一個多山、多沙、多災、少雨、少林、水土流失嚴重的省份。生態治理涉及面廣,恢復週期長,治理難度大、成本高,林業産業鏈條短、加工增值能力弱……長久以來,嚴酷的自然條件,不但增加了生態環境治理的艱巨性,同時也成為甘肅人民通往小康道路上的“絆腳石”。

  為此,近年來,我省相繼實施了一系列林業重大建設工程,統籌生態林業和民生林業不斷發展。尤其在今年,圍繞省政府年初下達的新增300萬畝造林、60萬畝特色經濟林果目標任務,全省林業部門全面動員、及早動手,僅用半年時間,超額完成了建設任務。

  通過多年不懈努力,我省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局部地區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得到遏制,經濟林果收入在農民總體收入中的比重不斷提高,初步呈現出生態與民生相融合、興林與富民相統一的林業建設新格局。

  增綠,艱難而永恒的主題

  位於我省中部乾旱地區的華家嶺,溝谷縱橫,嶺梁交錯。在新中國成立之前,華家嶺“百里不見青楊綠柳,十里草灘喂不飽一頭牛羊”。作家張恨水曾沿著西蘭公路行經華家嶺,寫下了一篇《誰都頭痛的華家嶺》,在他的筆下,那裏“沒有一棵樹,沒有一滴水,自然,沒有一戶人家”。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為了改善華家嶺的生態環境,我省沿西蘭公路進行了以楊樹為主要樹種的防護林建設,建設了一條100公里長的人工林帶,後經兩次擴建,又建成支林帶10條,總共近10萬畝。

  8月初的一天,記者來到華家嶺位於通渭縣境內的林帶,只見道路兩旁綠樹成蔭,雨後的霧氣繚繞在林間,一株株碧綠的雲杉傲然挺立。然而,林帶內早期種植的楊樹卻個個“萎靡不振”,在有些路段,成片的楊樹還朝著一個方向倒伏。

  華家嶺林業站站長李天翔告訴記者:“這些楊樹都老化了,要佔林帶保存面積的70%。其實,華家嶺的條件極不適宜楊樹生長,再加上樹種單一使病蟲害蔓延迅速,大部分都是長不高的‘小老樹’。”

  指著一排排的雲杉,李天翔介紹説,為了保住這條來之不易的林帶,在1982年,林業站就引進了大量針葉樹種,開始了林帶的改造步伐。

  在華家嶺這樣艱苦的環境裏,林帶改造的過程註定艱難。李天祥説:“林帶改造已經持續了30年,目前才完成了50%左右。為了不影響林帶已有的生態效果,對林帶的改造和修復只能緩慢地進行。以近幾年每年3000畝的改造速度,還得10年才能完成。”

  這是一個漫長的堅守和等待。然而,僅把公路兩旁的林帶全部改造完畢,並不是林業站員工們唯一的目的,他們想的是華家嶺的每一處溝榖粱峁。

  在林業站下屬的大牛管護站周圍,400多畝雲杉和油松已經成林,成為林帶之外的又一抹綠色。在這裡工作30多年的甘永清説:“以前這裡光禿禿的,連草都不長。現在是山青水碧,鳥飛獸鳴了。就像到了南方的森林裏一樣。”

  “山梁永遠是像懶龍似的渾圓、漫長,沒有一點曲折的風景”。如今,在張恨水筆下的那條“懶龍”,早已化身為一條人工“綠龍”,一條條支林帶像龍爪和龍須一樣向兩側延伸,牢牢地擁抱住了這片乾旱貧瘠的土地。

  華家嶺艱難而漫長的造林過程,正是整個甘肅造林綠化工作的縮影。有數據表明,僅在2008年至2012年的5年間,全省共完成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三北防護林等林業重點工程及造林補貼試點造林任務1100.85萬畝,全省森林覆蓋率比改革開放之初提高了一倍。

   增收,不砍樹的富民之路

  造林綠化的同時,如何兼顧民生問題?

  靠砍樹維繫生存的日子已經遠去。經濟林開始成為農民的“綠色銀行”。

  提到家鄉的特色林果,相信每個甘肅人都是無比的自豪。平涼金果、隴南花椒、河西葡萄……這些帶有地理標誌的全國知名品牌,已如莫高窟、銅奔馬一樣深入人心。

  與省內其他各具特色和優勢的林果主産區一樣,近年來,地處沙區的景泰縣也舉起了“生態立縣”的大旗。該縣調整發展思路,提出了“三個五萬畝”林果産業發展規劃。

  距景泰縣城20多公里的五佛鄉,地處黃河之濱,四面環山。以前,四面黃沙迫使五佛人只能在沿河的有限空間裏發展農業。該縣沿黃灌區五萬畝棗園建設啟動以後,當地人只用了短短幾年時間就建成了一條長18公里、寬1公里的棗園經濟帶,將過去“迎風狂舞”的黃沙穩穩地踩在了腳下。

  站在五佛鄉興水村的觀景臺上遠眺,三萬多畝棗樹沿著狹長的地形一直鋪向遠處,滿眼的綠色十分壯觀。穿過一片棗林,來到興水村種棗大戶劉正強的家,只見寬敞的庭院乾淨整潔,院門外還連著一個鋪著彩磚的平臺,站在平臺上,劉正強種植的400多畝棗園盡收眼底。

  “還是黨的政策好啊,要不然我怎麼敢在沙地上種這麼大一片棗樹?”劉正強感慨道。剛開始承包沙地種樹時,政府就給劉正強補了一半的棗樹苗,他輕裝上陣,從最初的50畝迅速發展起來。

  劉正強笑著説:“原來我們這裡風沙一起,連對面的人都看不見。現在多好,大夥種棗樹壓住了沙,還賺了票子,日子越來越好了。”

  “這個鄉已經基本實現了每人平均2畝棗園的目標,全鄉的紅棗産值連續幾年超過了1億元。”一位鄉林業站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當前,全省各地在推進林業産業建設的同時,正努力把林業産業打造成促進農民增收的支柱産業、富民産業,力爭農民林業收入佔到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的三分之一。

  創新,非公林業經濟發力

  老城山位於隴西縣通安驛鎮黑家岔村,村裏37戶農民的耕地大部分在這座山上。乾旱少雨、地陡路窄、生存條件艱苦是村裏人祖祖輩輩的寫照。

  8月7日,一場陣雨後的老城山到處綠意盎然,生機勃勃。從山頂到山腰,一排排整齊的人造水準臺上載滿了側柏;山坡上種上了一株株核桃樹:山腳鋪滿黑膜的地裏,一顆顆竹柳正舒展著枝葉……過去的那座幹土山已經變了模樣。“這些都是縣裏引進的甘肅印象核桃開發有限公司投資1000多萬元種的樹,已經連續種了3年了,面積達到了2500多畝。”縣林業局副局長馬奎介紹説。

  據了解,隴西縣地處我省中部乾旱地區,水土流失嚴重,而境內的宜林地大都是乾旱瘠薄的荒山和鹽鹼程度高的荒灘,造林難度大、成本高。為了造林綠化步伐,該縣積極創新,探索推行了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能人大戶承包造林合同制管理的造林模式,豐富了造林主體,激發了造林活力。目前,全縣參與造林的非公林業經濟主體達到25家。

  在全省,像隴西縣一樣撬動民間資金髮展林業的例子數不勝數。

  近年來,各地積極鼓勵和引導各類非公林業經濟全面參與林業事業。截至目前,全省從事非公林業經濟的農民群眾達141.4萬人,造林大戶4392戶,林業合作組織695個,私營企業155個,個體工商戶236個,實現就業76.2萬人,非公經濟林果面積超過了1000萬畝。如今,非公林業經濟正迅速壯大,成為全省林業建設的一支生力軍。(記者陳泳)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