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1月06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銀行理財大幅分流存款 剛性兌付待破題

  • 發佈時間:2014-08-16 11:07:49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8月16日電(記者吳雨、劉錚)7月全國人民幣存款減少近2萬億元,令市場大為驚嘆;而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經過銀行理財等資産管理産品分流走了。人們不免要問,理財分流的錢哪去了?是否去了該去的領域?又存在哪些隱憂?

  理財分流的錢哪去了?

  央行數據顯示,7月人民幣存款減少1.98萬億元,同比多減1.73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減少1.08萬億元。央行稱,初步估計,7月份銀行理財等資産管理産品分流存款約1.6萬億元。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衝時點的資金用途結束後,存款變成理財資金被分流了。這就造成了每到月末資金就變成存款,一到季初又變成理財嘩嘩地出去。”因此6月份人民幣存款增加3.79萬億元,創15個月新高,而7月存款卻大“跳水”。

  全國銀行業理財資訊登記系統發佈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6月末,全國已有498家銀行發行並登記了理財産品,存續51560隻,理財資金賬面餘額12.65萬億元。巨大的理財資金令人不禁想問,這些錢都投向了哪?

  連平認為,目前看來,銀行的理財資金以投向實體為主,大多數符合國務院強調“理財産品資金運用原則上應與實體經濟直接對接”的要求。理財登記系統的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的理財資金餘額中約有8.48萬億投向了實體經濟,佔全部理財資金餘額的67.04%。

  不過,建行首席經濟學家黃志淩指出,部分理財業務仍擺脫不了影子銀行之嫌,其資金的投向範圍比信貸資金寬泛,投向了産能過剩、貴金屬投機等高風險或非實體經濟領域,對於宏觀經濟來説,存在一定的資産泡沫,也影響宏觀調控政策的實施效果。

  ?理財産品“影子”下藏風險

  理財市場迅速膨脹,將資金源源不斷送往實體經濟,但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增大,一些高收益的理財産品所隱藏的風險不容忽視。近期,中誠信託“誠至金開2號”延期兌付事件仍在發酵,不少投資者找到誠至金開産品代銷機構工行私人銀行部討説法。

  “如果出現階段性下移的新常態,有些企業和地區不排除會發生信用風險事件蔓延。”光大銀行資産管理部總經理張旭陽説,由於缺乏明確的法律依據和有效風險化解機制,剛性兌付使得理財産品成為風險累積的領域。

  連平指出,當前,較高的存款準備金率和貸款規模限制,使得商業銀行在創新産品的同時謀求監管套利,形成理財産品剛性兌付大的環境和背景。“儘管兌付風險正在積聚,但從官方發佈的數據看來情況較好。”

  數據顯示,2014年上半年兌付的産品中,預期收益率型産品有66098隻,市場“預期收益兌付實現率”為96.91%。“目前從事銀行理財的金融機構超過了400家,兌付情況良好。”中國銀監會創新部主任王岩岫説。

  “目前到期兌付的理財中,不排除部分是剛性兌付。”張旭陽認為,理財行業的剛性兌付使理財産品成為類信貸産品,表現為影子銀行,發行機構承擔了本應由投資者承擔的風險,但卻沒有佔用資本金。

  ?剛性兌付破題時

  在目前剛性兌付的大背景下,不少銀行機構出於無奈,只能探索與第三方合作,轉嫁或分散風險。

  此前,曾有一款銀行理財産品賬面虧損41%,在外部擔保公司履行賠付義務後,兌付收益達6.2%。

  專家認為,和擔保公司合作尋求擔保,是避免到期難以兌付的一種策略。

  “出於聲譽風險壓力下,儘管銀行自己或者找其他機構來承擔風險,還是沒有破除剛性兌付。”張旭陽説,“從2009年到2013年,銀行理財規模漲了437%,遠高於銀行總資産規模增資速度,總有一天銀行會兜不起底了。”

  中信銀行理財業務管理部總經理李潔怡認為:“現在一提到銀行理財産品,就習慣用‘資金池’來表述,仿佛理財資金一片混亂地裝入池子中,難免會令人産生賬目不清、投向混亂的擔憂。”

  在她看來,商業銀行理財業務普遍存在資金錯配,但並不意味著賬目不清、投向混亂。剛性兌付的破題之法在於做到産品和投資一一對應。

  業內專家也認為,銀行的理財業務做的不過是多種産品的組合,如果能做到一一對應,並進行嚴格地風險監測,可以極大避免兌付風險産生。”

  關於部分理財産品的“影子銀行”屬性以及剛性兌付等問題,監管層未敢有所放鬆,從8號文到35號文,對此有多條監管舉措出臺。央行發佈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4)》也提出,應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有序打破剛性兌付。

  監管也確實起到了一定作用,截至2014年6月30日,投向重點監控行業和領域理財資金量從2013年末的2406.61億元降到2305.22億元。

  張旭陽認為,監管部門一再強調“一一對應”,一方面希望資金流入符合産業結構調整方向、産業政策支援的實體經濟中,避免資金在銀行體系空轉,推高資金成本;另一方面通過建立獨立的理財體系,明確理財業務運作的標準,逐步打破剛性兌付的“魔咒”。

  “‘賣者有責、買者自負’的原則,在監管引導下已逐漸被市場認可,但打破剛性兌付仍需要一個過程。”李潔怡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