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宗慶後的慈善觀:造血比輸血更重要

  • 發佈時間:2014-08-14 07:35:24  來源:錢江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作為第一代白手起家的老浙商,前中國首富、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後依舊習慣著每天在一線忙碌的工作。8月12日一早,他就拿著圖紙,在杭州秋濤路的生産基地裏,和手下的員工商量著廠區的改造。就在這個市中心的老生産基地裏,他接受了錢江晚報記者的專訪,談他對慈善的想法。

  他被視為草根崛起的典型,他所從事的,更是傳統工業中最傳統的部分。他依靠自己,依靠娃哈哈的員工,一瓶水一瓶水地賣出了“中國首富”。他昨天對年輕人提出建議:出生不由自己,但是你可以通過自己的勤奮和努力來改變生活。社會機會是均等的,仇富和看不起窮人的心態都是不對的。

  濃濃的教育情結

  27年來教育類捐款2.7億元

  “我讀初中的時候,也有過很多的夢想,比如一會想當科學家,一會想當什麼。”宗慶後拿著煙盒,對青春年少的歲月頗為懷念,但讓他一直很惋惜的是,自己只念到了初中,後來因為家庭貧困,沒有辦法繼續讀書。“我那個時候普通話説得比較好的,可現在一口杭普話,哈哈。”他調侃起自己。

  宗慶後還向記者説起一件往事,當時初中老師還曾親自來喊他,讓他回去讀書。“可實在沒錢交學費啊。”他手指輕捏著香煙説,老師最後還給了他個機會,説推薦他去另一所學校教書。“那時個子小,不敢去當老師。”

  也就是因為這一段經歷,讓宗慶後就有了一個投資教育的情結,更希望能夠幫助需要扶一把的學子。“我覺得國家強大,教育、人才很重要。”他還提起某一年他去臨安參加一個幫扶結對活動,發現杭州周邊地區還有一些家庭的孩子上不起大學,“應當幫助這些寒門學子與其他人一樣有一個公平的受教育機會。”

  記者了解到,娃哈哈27年以來累計捐贈約4.36億元,其中教育類捐贈約2.7億元,比如援建希望小學、娃哈哈築巢行動、浙江大學獎勵基金等,各類旱澇災害、地震等社會公共危機捐贈4688萬元。

  對於這些捐款的用途,宗慶後都記得清清楚楚。“我們現在已經在全國建了25所希望小學了,有空的時候真想去看看。”

  宗慶後説,現在娃哈哈慈善基金會以及宗馥莉慈善基金都將目光著眼于教育。近幾年來,娃哈哈不斷加大助學力度,2011年起每年出資500萬元用於專項助學,2013年又把助學金額提高到每年1000萬。

  中國需要造血式慈善

  落戶欠發達地區帶來蝴蝶效應

  “企業做好了,也是對社會的一種貢獻。”宗慶後認為,企業從事慈善是在履行社會責任。當然,眼下中國很多企業還在發展階段,中國的慈善才剛剛起步,但企業可以在財力允許的範圍內做慈善。

  “中國需要更多‘造血式’慈善。”他很是感慨地表示,讓那些貧困地區有造血功能,自己致富,才是可持續健康的。“我們很多工廠都設在貧困地區了。”而“宗老闆”每年都會到全國各個分公司走訪一遍。他認為,企業要為資源相對貧乏的內地提供就業機會,讓貧困人群更有尊嚴地獲得救助。據統計,娃哈哈集團吸納了3萬多名員工就業,其中來自欠發達地區農村員工佔40%。

  這樣的“造血型”公司在浙江也已經落子好幾家:景寧公司、衢州公司、江山公司。據了解,景寧公司的項目投資達到5億元,目前建有一條36000BPH的自動化純凈水生産線,年産18000萬瓶596ml純凈水,銷售收入12000萬元,年上交稅金1000萬元以上。

  娃哈哈這個飲料巨頭的入駐,還帶來了蝴蝶效應。娃哈哈衢州項目的投産,帶動了浙西地區的果蔬種植業、初加工業、造紙業、交通運輸業等産業的發展。

  産業下鄉可帶動三産

  得讓老百姓手上錢多起來

  前段時間,當人民陪審員的宗慶後成了媒體關注的熱點,昨天他也很感慨地説,“做過陪審員,體會到法院很辛苦。”他還爆料,當時接到案子後,他特地去翻了專利法的書。難怪,在庭審的時候,他問出了那麼多專業而犀利的問題呢。

  國內外經濟形勢複雜,作為在商海中打拼這麼多年的老浙商,他是如何看待眼前的難題的?“世界經濟危機遠沒有過去,但我覺得中國經濟還在高速發展期。”他告訴錢江晚報記者,今年他將首次參加亞布力論壇,並做主題演講。“城鎮化要做到産業下鄉,從而把第三産業帶動起來。”他認為,國家要擴大分配,拉大內需,讓老百姓手上的錢多起來。

  在娃哈哈內部,宗慶後積極推動“全員持股”,不僅推進員工收入倍增,而且讓員工真正成為企業的主人。因為在他看來,民營企業的夢想除了為社會創造更大的財富,為國家作貢獻,也希望得到社會的認可和尊重,實現和諧發展。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