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閒置“老字號”重煥生機 “鐵道線經濟”踏出林區轉型新路

  • 發佈時間:2014-08-14 07:32:24  來源:國家林業局網站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黑龍江森工林區,幾乎每個林業局都有鐵路運輸線,森林鐵路成了森工林區開發建設的大動脈,在茫茫林海綿延數千公里。而隨著木材採伐量不斷調減,不少鐵路線和貯木場已經廢棄停用,雜草叢生。

  2014年4月1日,龍江森工商業性採伐全面叫停,意味著黑龍江森工進入全面轉型時期。這一次,龍江森工進行了一場“自我革命”,依託周邊優勢資源,盤活閒置資産,大力發展“鐵道線經濟”和“貯木場經濟”,打破了林區鐵路只運木材的傳統觀念,變“廢”為“寶”,再升級為“聚寶盆”,令閒置的“老字號”重煥生機。

  5月末的一天,森工林區迎春林業局農産品貿易公司的配車調度員黃偉在忙碌地登記著農戶送來的糧食,當天預計有2個車皮的糧食將運往衡陽銷售。黃偉説,每年的倉儲物流基地最忙的時候是冬季,一天最多有25個車皮的糧食運往外地。

  除了林業局的訂單農業,迎春地區周邊有眾多國營農場,糧食資源豐富,而糧食運輸流通環節薄弱,周邊100公里半徑範圍內沒有鐵路。

  認清了自身的區位優勢,迎春林業局決定做糧食交易這篇大文章。佔地63萬平方米、一度閒置並幾近荒廢的貯木場和場裏的兩條鐵道線進入了工業園區發展規劃。2009年,園區裏的第一家企業——集糧食加工、倉儲、物流為一體的迎春林業局農産品貿易公司成立。當年,林業局自産的近10萬噸糧食等農副産品,通過儲運平臺全部運出。

  嘗到了儲運平臺甜頭的迎春林業局,一手抓住“鐵道線”、一手抓住“貯木場”,把周邊市、縣、農場等糧食主産區域缺乏鐵路運輸條件的劣勢轉化成林業局調整産業、經濟轉型的優勢,確立了利用貯木場裏的閒置土地和專用鐵道線,發展“迎春大物流”。

  現在,園區已建成了日處理300噸玉米的烘乾塔4座,一次性倉儲糧食25萬噸,一次性裝運火車80節,形成一個糧食倉儲物流基地。如今,該園區輻射周邊3個縣市、八大國營農場、1000多萬畝耕地、400余萬噸糧食,佔領了糧食物流的高地,被省工信委和哈爾濱鐵路局確定為鐵路運輸重點保障企業,園區被省政府命名為五大鐵路運輸物流園區之一。

  “林區轉型發展絕不是簡單的‘主輔換位’,也絕不是單純的林地經濟興起。而是要在少消耗或不消耗森林資源的基礎上,把森林資源多樣性、森林功能多樣性的比較優勢充分發揮出來,把國有林區蘊藏的增長潛力充分挖掘出來。”迎春林業局局長畢英傑説。

  同樣將閒置的貯木場和鐵道線發展成為園區的還有樺南林業局。以此為依託,樺南林業局引進的大連連王集團投資3.6億元,建成了佔地面積35萬平方米,收購糧食輻射半徑150公里的經營規模,年經營量30萬噸的糧食倉儲物流加工産業區。

  四年來,該園區累計招商引資總額達17.9億元,年收購物流糧食15萬噸。目前,工業園區已成為樺南林業局的支柱産業,實現了由傳統的三大産業向五大經濟支柱産業轉型發展的新格局。

  重現歷史原貌、還原生態運作路線……依託周邊的林業資源、最快地將鐵道線資源“變廢為寶”,讓森工人看到了旅遊産業的發展潛力。過去的“原字號”更新換代,如今,森林火車不載木材,卻拉起了遊客。

  興隆林業局森林鐵路幹線全長202公里,途經24個站點、9個林場所,橫跨巴彥、木蘭、通河三縣。

  利用成功申請大世界基尼斯紀錄的有利契機,興隆林業局重點打造森林小火車體驗遊,把森林列車命名為“興隆號”旅遊專列,並於2014年4月中旬與遊客見面。興隆林業局正式將小火車從木材運輸變身為當地一個重要的旅遊項目。下一步,將把旅遊産業打造成林區轉型發展的特色支柱産業。

  在綏棱林業局,“木刻楞”森林小火車也以嶄新的面貌再次煥發生機,載著遊客遊覽“林區寶藏”的景象觸動著林區人內心深處的回憶與思念,也使得森林文化得到了傳承與保護。

  森林鐵路走大眾化旅遊發展之路,是森工林區“脫林脫木”的一個縮影。“旅遊專列的正式掛牌,標誌著森工企業60多年採運史的結束,也標誌著林區産業轉型新的開始。”黑龍江省森工總局局長魏殿生説道。

  據了解,“停伐”後,旅遊業將成為森工林區産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之一。

  “鐵道線經濟”助推森工林區産業轉型升級

  “鐵道線經濟”的發展不是單純的林業局間的“複製”、“粘貼”,符合各林業局的實際、發揮當地的優勢資源才是其能夠長久持續發展的根基。

  如今,越來越多的森工林業局打破思維定勢,逐漸尋找適合各自的經濟發展方向。

  在東方紅林業局工業園區,勞動局局長任建國告訴記者,這裡是林業局的創業孵化基地。園區2012年開建,佔地總面積29萬平方米,是集創業指導、創業培訓、創業孵化等功能于一身的綜合性服務園區。三期工程已于2013年底全部竣工,現已有20多家企業入駐園區,帶動了400多名林業職工就業。

  一列列滿載燃油的貨車專列已整裝待發,駛出龍江森工,開向祖國各地……日前,鶴立林業局與大連龍港石油有限公司攜手,建設黑龍江東部最大的燃油儲備基地。項目初步預算投資金額1.2億元,佔地面積9萬平方米,儲油量達5萬立方米,預計年收入5億元,可安置就業崗位80人。

  “鐵道線經濟”帶動了龍江森工林業經濟悄然向林區經濟的轉變,為産業轉型升級注入了新活力。

  林興則民富,民富則林興。奮進的森工人憑著青山一般的韌性和品格,主動求變,逆境重生,通過發展“鐵道線經濟”、“貯木場經濟”,將森工資源的潛力轉化為生産力,令大職工實實在在地分享到了林區經濟發展的成果,實現了增收致富的願望。(記者王蕊張銳陳顯春)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