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美歐日聯手制裁俄羅斯 日本或成最大輸家

  • 發佈時間:2014-08-13 14:33:00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作者:白朝陽|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吃蘋果玩自拍”的活動在波蘭社交網路上迅速走紅。從普通網民到政府高官,從明星到企業家,一眾波蘭人紛紛上傳自己吃蘋果或是喝蘋果酒的照片。

  這並非是一場簡單的網路狂歡,而是對俄羅斯“制裁”的回擊。

  7月31日,俄羅斯宣佈對波蘭的大部分水果和蔬菜實施進口禁令,並表示可能將禁令的範圍擴大至整個歐盟。據了解,波蘭是世界上最大的蘋果出口國,其中超過三分之二齣口至俄羅斯。波蘭官方統計,去年波蘭向俄羅斯出口的蘋果價值2.73億歐元(約合22.6億元人民幣)。

  俄羅斯為什麼突然和波蘭的蘋果過不去了?國際問題專家、博聯社總裁馬曉霖告訴《中國經濟週刊》,自今年3月克裏米亞事件之後,美歐等國已經對俄羅斯進行了多輪制裁,而馬航空難發生之後,制裁再次升級。這其實是俄羅斯對美國和歐盟近期一系列制裁所採取的反制措施。

  制裁鐵幕拉開

  當地時間7月29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宣佈對俄羅斯實施進一步制裁:擴大對俄羅斯金融和軍事行業的制裁範圍,中斷對俄羅斯能源行業特定的物品與技術出口,同時正式暫停對俄出口激勵措施以及對其經濟發展項目的融資。

  幾乎同一時間,歐盟的制裁措施也“如期而至”。歐盟公佈了受到制裁的俄羅斯5家銀行名單: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俄羅斯外貿銀行、俄羅斯天然氣工業銀行、俄羅斯發展銀行和俄羅斯農業銀行。歐盟將切斷這5家銀行在歐洲資本市場的融資。歐盟個人或公司將不能再購買由俄羅斯國有銀行發行的債券、股票或其他超過90天期限的金融工具。此外,成員國如需出口能源相關技術,必須獲得批准。如果産品是用於深海石油勘探和開發、北極石油勘探或開發以及頁巖氣項目,將不會獲得出口許可證。

  此外,一批據稱是俄總統普京親密助手的俄羅斯政商界人士也被美國和歐盟列入了受制裁名單。

  就在美歐制裁俄羅斯的當下,日本也聞風而動。

  日本政府發言人、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7月28日宣佈,日本與美國以及七國集團其他成員國商議後,考慮到馬來西亞航空公司MH17航班墜毀係遭擊落的可能性增加等因素,“經過綜合考量”,最終決定追加對俄制裁。

  菅義偉説,日本主要制裁措施包括,與克裏米亞併入俄羅斯以及烏克蘭東部動蕩局勢直接相關的個人或團體在日本的財産將被凍結,對象包括俄政府官員和烏克蘭民間武裝領導人;同時,日方將按照歐洲復興開發銀行最新決定,凍結對俄羅斯境內新項目的投資;限制從克裏米亞進口商品。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陳鳳英告訴《中國經濟週刊》,由於歐洲和美國之間存在分歧,此前兩輪對俄制裁“雷聲大、雨點小”,制裁力度不強。但馬航事件後,歐美明顯是要動真格了。

  近年來,俄羅斯經濟低迷,2013年其經濟增長率僅為1.3%。有人擔心,美國、歐盟和日本的制裁,將讓俄羅斯經濟步履維艱。

  歐盟的制裁可能讓俄羅斯雪上加霜。馬曉霖告訴《中國經濟週刊》,歐盟此輪制裁已將俄方95人和23個實體納入黑名單,如動真格,將對俄經濟形成傷筋動骨的傷害。因為雙方互為最重要貿易夥伴,2013年雙邊貿易總額為3270億歐元,是俄美貿易總額200多億美元的幾十倍,也10倍于俄日貿易。

  馬曉霖表示,雖然美俄貿易總量原本有限,但是美國憑藉世界金融市場的壟斷地位對俄羅斯施壓,會造成俄羅斯資本流動的障礙,影響俄羅斯相關企業融資。俄上半年對中小企業貸款已縮兩成,全年外資流失可能達到1000億美元。

  IMF預測,西方制裁將導致俄經濟增長率由去年的1.3%滑落至零。

  “零增長不太可能,但影響的確不容小覷。”陳鳳英對《中國經濟週刊》表示,俄羅斯是一個能源出口大國,其財政的三分之二依賴能源。美國、歐洲限制俄羅斯石油、天然氣出口以及頁巖氣勘探和開採技術及裝備的輸出,將傷害嚴重依賴能源工業的俄羅斯經濟。隨著俄石油工業歐式設備的老化,其付出的成本也將日益高昂。

  此外,制裁必然對俄羅斯民眾的生活産生實質性的影響。歐洲是俄羅斯工業消費品的重要來源,如果歐洲停止對俄日用品出口,俄民眾的生活成本將大大增加。

  日本或成“最大輸家”

  在新一輪的制裁措施宣佈之後,德國副總理兼經濟部長加布裏爾承認,新制裁舉措將傷害歐洲經濟,但對俄羅斯的傷害會更大。他補充稱,這是值得付出的代價。

  然而,在這場“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制裁中,歐盟付出的代價之大或許超乎加布裏爾的想像。

  一位俄羅斯高官表示,如果硬碰硬地對抗,俄羅斯可以在西方封鎖的情況下堅持一年,而西方如果沒有了俄羅斯的天然氣,連一個月都堅持不了。

  馬曉霖表示,歐洲天然氣進口的三分之一依賴俄羅斯,僅考慮今年如何安全過冬,都將讓歐盟不寒而慄,完全停止貿易,則使歐盟失去2070億歐元的大市場。

  陳鳳英告訴《中國經濟週刊》,目前歐盟和美國還沒能就能源方面的合作達成協定,因此,歐盟的制裁並不敢過多涉及俄羅斯供應的能源。“現在很多歐洲人都在海邊休假,不需要電、氣來取暖。但是,等到秋冬來臨,民眾就會有很大反應。”她説。

  除了能源領域千絲萬縷的聯繫,跨國公司也不得不讓歐盟再次掂量制裁的“反作用力”。

  隨著制裁接踵而至,歐美的跨國公司明顯感覺到了來自西伯利亞的“寒流”:體育用品巨頭阿迪達斯宣佈將加快關閉俄羅斯零售店;歐洲最大汽車製造商大眾汽車上半年俄羅斯市場銷量同比下降8%;歐元區第二大零售商麥德龍將俄羅斯業務部分上市的計劃擱置;荷蘭皇家殼牌石油公司暫停了在烏克蘭東部的Yuzivska區塊作業……

  陳鳳英指出,跨國公司是西方國家利益集團的一部分,在大選中有著相當大的話語權,若其利益受到影響,他們很可能會對政府施加壓力。

  在此輪制裁中,日本的表現頗為“搶眼”。安倍置剛剛升溫的日俄關係于不顧,轉而譴責俄羅斯。

  “日本將成為最大輸家。”馬曉霖説,俄羅斯只需在北方四島爭端上採取強硬姿態,就足以讓安倍無法向日本國民交代,讓其為追隨美國而追悔莫及。

  陳鳳英錶示,“日本這著棋下得太不高明,將給日本帶來戰略性的損失。目前,日本70%到80%石油是從中東進口的,為了保證自身能源安全,日本一直希望投資俄羅斯遠東地區,實現能源進口多元化。但這樣一來,日本之前的努力都將白費,得不償失,‘賠了夫人又折兵’,最終美國也不會為它怎麼樣。”陳鳳英預計,再過5年,中、美、日三國中,日將會變成一顆小棋子,無足輕重。

  “跟美國合作要小心,因為它不會完全考慮它的小夥伴的利益,歐債危機已經再次證明了這一點。”陳鳳英錶示。

  馬曉霖則表示,抱美國大腿,日本恐怕也是別無選擇,因為美國不會允許它腳踩兩條船。

  制裁或不攻自破,俄羅斯將“脫歐入亞”?那麼,面對美歐日的制裁,俄羅斯會服軟嗎?

  馬曉霖認為,“服軟”不是俄羅斯的風格。俄羅斯具有非常典型的強勢和復仇傳統,無論美國直接造成的傷害,還是歐日製造的麻煩,它將睚眥必報。俄羅斯對於波蘭、立陶宛等國的制裁已經開始。雖然掣肘美方的經濟籌碼不多,但作為曾經的兩霸之一,俄羅斯擁有足以讓美國難受的底牌,如公開鼓動推翻美元為基礎的金融體系,推動世界貿易貨幣多元化,加速經濟“脫歐入亞”,甚至利用東亞天然氣市場稀缺的機遇,提前對歐盟發動斷氣攻勢。

  陳鳳英也認為,雖然歐美對於俄羅斯實施了“最嚴厲的制裁”,但俄羅斯依然有很大迴旋餘地,因為俄羅斯已經找到合作方,即亞洲和金磚國家。

  在能源方面,2014年5月21日,中國、俄羅斯簽署高達4000多億美元天然氣大單的消息讓全世界為之側目。陳鳳英告訴《中國經濟週刊》,中東、東歐等地緣政治影響了能源價格,今年原油價格走高,這對俄羅斯也是極為利好的消息。

  在軍工方面,亞洲國家,如越南、印度等向來是俄羅斯的武器出口目的地。陳鳳英指出,過去,中俄雖然是全面戰略協作夥伴,但是俄羅斯對中國軍事出口卻不及其對印度和對越南出口。面對歐美的制裁,俄羅斯可能會將一些技術含量更高的武器出口給中國,加強同中國的合作。

  在金融方面,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的成立也會讓俄羅斯“偷偷一樂”。“金磚銀行在克服重重阻力下成立,出乎許多人預料。這也體現出了金磚國家之間的某種默契。”陳鳳英告訴《中國經濟週刊》,金磚銀行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為俄羅斯提供幫助。

  此外,有消息稱,俄羅斯富人正開始放棄Visa和Mastercard,轉而使用中國的銀聯信用卡;與此同時,一些俄羅斯的大油企已經開始轉向香港尋求貸款。

  “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制裁必然會給金磚國家和亞洲國家帶來很多機會。”馬曉霖對《中國經濟週刊》表示,美國處在一個兩難的境地,俄羅斯走近中國和其他金磚國家是它不希望看到的。

  “經貿制裁一直是單向殺傷力有限的手段,回顧被美國等長期制裁的國家,如古巴、朝鮮、委內瑞拉、蘇丹、伊朗、利比亞和伊拉克等國,見效很慢甚至毫無效果,很難促成一個主權國家放棄核心利益或改變根本政策,即便是利比亞和伊拉克,最終還是通過戰爭才達目標。”馬曉霖説。

  陳鳳英預計,未來制裁可能虎頭蛇尾,甚至不攻自破,最終不了了之。(《中國經濟週刊》 記者 白朝陽|北京報道)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