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7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資訊時代,檔案管理費該取消

  • 發佈時間:2014-08-13 07:08:19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資訊化時代,個人的資訊管理都開始強調無紙化電子化,變革舊有的落後的檔案管理模式,應該也不存在太多的技術障礙。以“終結檔案託管”來倒逼,才能徹底終結檔案管理亂象。

  畢業季來臨,很多當不了公務員也進不了國企或事業單位的高校畢業生,開始憂慮檔案託管的問題了。儘管各地都有人才市場可以託管檔案,但標準不一的檔案管理費還是讓人很堵心。據專家估算,全國每年人事檔案收費至少達數十億元。

  數十億的檔案管理費去了哪兒?公眾無從得知。全國尚無哪個省市公開過檔案管理費的具體使用和支出項目情況。于個體而言,每年交付人才市場數百元檔案管理費,除了造成經濟上的負擔,知情權也未得到保障。檔案管理費到底該不該交?這個問號到了該拉直的時候了。

  按照我國檔案法、幹部檔案工作條例、流動人員檔案管理暫行規定等法規的相關規定,高校畢業生的人事檔案屬於國家法定、強制執行、歸口管理的公共資訊,個人不得截留和銷毀。所以,那些沒機會成為“單位人”的畢業生,只能把檔案寄存在人才市場。其實不止是大學畢業生,很多自主創業的“社會人”,人才市場也是他們存放檔案的必選之地。

  上世紀90年代初,人才市場剛剛風生水起時,檔案管理費雖然昂貴,但並未引起太多非議。那個時候,人們甚至覺得脫離單位後能有地方存放檔案,是一項“福利”。但隨著各領域改革的深入,檔案管理費的弊端呈現得越來越明顯。國家三令五申要清理各種不規範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檔案保管本應是行政機關提供的一項服務,他們是否還有理由收取這項費用?用專家的話説,檔案管理費就是一個怪胎,它以市場的名義收費,卻提供不了相應的市場服務。

  從現實來看,檔案管理費壓根也不是“必須性”的收費。一些省市,比如江蘇、青島等地已經取消了檔案管理費,也沒看到人才市場在管理檔案方面出現什麼差錯。以此觀之,檔案管理費完全可以畫上終止符。

  檔案“安家”不該再被收取“租金”,這是當下人們的共識。其實,我們也應該以此為契機,借此反思檔案管理制度是否到了徹底改革的時候。

  傳統意義上,檔案是人們的資訊存根,是個人經歷、學歷、社會關係、思想品德、業務能力、工作狀況以及獎勵處罰等方面的原始記錄。在計劃經濟時代,沒有戶籍和檔案寸步難行。但時代發展了,如今很多企業都不再重視檔案,檔案與社保醫保等社會保障體系聯繫得也不再緊密。人才市場越來越活躍,人才的流動性越來越高,捆綁在檔案上的各種附加值也越來越少。可以説,檔案已不再具備傳統意義上的評價和記錄功能。遺憾的是,如今檔案管理還停留在“筆頭加紙張”的原始階段,沒有與時代接軌。

  資訊化時代,個人的資訊管理都開始強調無紙化電子化,變革舊有的落後的檔案管理模式,應該也不存在太多的技術障礙。很多事情之所以沒有變革的動力,實乃因為當事主管部門還在享受著落後管理手段而衍生的“福利”。所以,不妨以“終結檔案託管”來倒逼,終結檔案管理亂象。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