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業整合與資産注入成並購主流
- 發佈時間:2014-08-13 07:00:29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證監會日前對外發佈《上市公司重大資産重組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和《關於修改〈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的決定(徵求意見稿)》(簡稱“徵求意見稿”),8月11日為徵求意見截止日期。眼下正式文件即將出臺,根據該辦法,監管層將對上市公司並購重組中的行政審批、標的定價、資産盈利要求等進一步放寬。今年以來,上市公司並購重組有何特點?監管層面的“鬆綁”對市場會帶來哪些影響?
激活重組意願
上市公司通過産業整合,提高行業集中度和市場佔有率,發揮協同效應或者實現産業轉型升級
據同花順數據統計,2013年,我國並購市場出現了爆髮式增長,全年完成交易1232起,涉及金額約5700億元,雙雙突破歷史紀錄。進入2014年,宏觀政策持續鼓勵企業並購重組,提高産業集中度,改善産業結構,培育新型産業。同時,經濟結構的調整也為並購重組交易提供了契機。今年3月,國務院出臺《關於進一步優化企業兼併重組市場環境的意見》,對企業並購重組審批制度簡化、充分發揮資本市場作用、金融服務財稅政策支援、體制機制完善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和政策支援。
根據華泰聯合證券的統計,今年上半年,收購方為上市公司的並購交易數量佔我國全部並購交易數量首次超過50%。上證所最新統計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底,滬市上市公司啟動重大資産重組停牌的公司數量達到92家,已經超過去年全年的84家。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92家申請停牌的公司中,滬市以上市公司為主導的市場化産業整合類和以國資為主導的資産注入類分別達到35家和32家,超過整體數量的三分之二,借殼上市類的重組僅有17家,佔比不足20%。
上證所上市公司部相關負責人認為,産業整合和資産注入成為滬市上市公司並購重組的主流。上市公司通過橫向或縱向的産業整合,提高行業集中度和市場佔有率,發揮協同效應或者實現産業轉型升級。
市場化趨勢明朗
市場化並購重組進一步完善上市公司資源配置,使公司在業務結構、資産體量、盈利能力等方面得到顯著改善
政策“鬆綁”以及相關配套制度的不斷完善為並購重組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業內專家表示,證監會7月發佈的兩份“徵求意見稿”,通過減少事前管制,以資訊披露監管為核心,賦予定價機制靈活性,提供多樣化的支付工具和配套融資,強化仲介機構責任等措施,進一步簡政放權,加強事中事後監管,提高了並購重組的市場化程度。
新南洋股份有限公司今年6月18日成功並購了昂立科技,公司董事會秘書朱凱泳認為,兩份“徵求意見稿”是真正的放權,將會鼓勵更多的上市公司進行並購重組,有利於提高市場效率,對整個資本市場來説意義深遠。
四川成飛整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今年5月中旬披露了重組方案,該公司負責人表示,市場化的並購重組進一步完善了上市公司的資源配置,將從業務結構、資産體量、盈利能力等方面為公司帶來顯著提升。
為有效發揮資本市場功能,“市場化”成為監管改革的關鍵詞。近年來,中國證監會對並購重組的監管規則進行了一系列改革,獲得良好的市場反應。2012年以來,中國證監會取消了部分行政許可、公示審核進展、對符合條件的項目進行分道審核,極大地提高了審核效率。同期,滬深證券交易所也制定了一系列重組備忘錄,明確了重組預案資訊披露的格式指引、加強了重組停牌過程中和重組預案披露以後的持續資訊披露要求、梳理了重組停復牌的要求,規範上市公司並購重組的市場秩序。
上海交大産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黨委書記錢天東對記者表示,在許多上市公司看來,並購重組並不亞於IPO,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當事方自己明白,而每一家上市公司能夠最終實現並購重組一定得益於多方的支援,在新政策的支援下,將會有更多的上市公司獲得並購重組機會。
滬市29家公司重組未成行
本報訊 記者陸敏從上證所獲悉:伴隨著上市公司的重組衝動和並購市場的活躍,先停牌再找重組對象的現象屢屢出現,重組失敗的案例有所增加。分析人士認為,此次修訂上市公司並購重組管理辦法將有助於改善這些市場現象。
今年以來,滬市已經有29家公司因各種原因終止籌劃重組,接近三成的公司經過長時間停牌未能形成重組方案,平均停牌時間達到70天。重組預期落空往往導致股價短期內大幅下跌,引起投資者不滿,進而質疑公司是否在停牌期間積極推進重組。上證所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將對這一現象的原因和市場影響進行分析,並對上市公司提出進一步的資訊披露監管要求。
另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今年6月30日,共有47家公司重組失敗。其中,重組未通過的8家,停止實施6家。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