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科學文化建設的思考

  • 發佈時間:2014-08-13 01:31:16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科學技術是當今社會發展的主要推動力。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十分重視科技工作,對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並取得了顯著成效。然而,在大力發展科學技術的同時,對科學文化的重視卻普遍不夠,這是當前我國科學發展中的一個比較薄弱的環節。弘揚科學精神,發展科學文化,是時代賦予我們的命題。

  一個國家的科學發展不僅要靠科學技術的支撐,也需要科學文化的引領。科學文化與人文文化如車之雙輪、鳥之兩翼,共同推動人類歷史發展,共同推進人類社會進步。文化建設除了重視人文文化,更不能忽視科學文化。在充分發揮文化的經濟功能、發展文化産業的同時,更要重視文化的教育功能,推進誠信社會建設,在社會上逐漸形成尊重科學規律、尊重科技人才的良好氛圍。

  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步伐卻往往讓人迷失自己,容易“見物不見人”,“重硬成果、輕軟實力”,産生諸如急功近利、學術浮躁、科研不端等一些與科學精神、科學文化相悖的問題。究其原因,是由於缺乏求真務實的理性精神,而追求真理、實事求是正是科學文化、科學精神的精髓。現實中,表現為對科學文化的漠視,宣傳普及嚴重不足。這種狀況亟須轉變。

  當前,無論科教界還是全社會,大力推進科學文化建設都深感必要。科學文化建設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關鍵;科學文化建設也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的重要部分;加強科學文化建設是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應有之意;科學文化建設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新階段的緊迫任務;科學文化建設是我國成為創新型國家的重要保證。

  我國系統的科學文化研究還剛剛起步,歷史上20世紀初的科玄之戰、新文化運動引進了先進的科學思想、改革開放之初出版了一系列涉及科學文化的出版物,在我國知識界有廣泛的影響。從當前的發展趨勢來看,隨著科技快速發展與科學普及大力推進必將促進科學文化事業的繁榮和發展。

  對科學文化的基本認識是人類在探索自然奧秘、追求真理、改造自然的科技創新活動中,形成的共同價值理念、行為規範和工作方式的集合。從本質上來講,科學文化的核心就是科學精神和氣質,科學精神的特質是唯實、求真、創新,或者説是理性質疑,真理至上,開拓創新。

  中國科協已經設立了科學文化建設專項。中國科普研究所成立所內設機構:科學文化研究促進中心,建立專家顧問組、科學文化建設委員會、研究組,研究制定國家科學文化建設綱要,引進翻譯一批科學文化研究成果,設立科學文化建設研究專項研究制定大綱、標準,動員有關社會力量開展研究;提煉、總結、介紹科學共同體文化、促進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的弘揚和傳播。當前中國科普研究所正在計劃引進西方更多介紹科學共同體內部文化及社會中科學文化著作,為我國科學文化事業的研究發揮理論借鑒作用。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科學文化在未來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會越來越高,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如果一個社會缺少科學的聲音、缺少科學家的聲音,那麼這個社會的發展將是不健全的。同樣,一個良好的社會文化氛圍也會有益於科學文化的發展。從整個社會來講,必須高度重視科學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協調發展,形成一種尊重科學規律、尊重科學人才的良好氛圍。

  (作者為中國科普研究所副所長)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