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A股再現“蓄水池”效應

  • 發佈時間:2014-08-12 15:29:24  來源:生活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上海證券報記者 金蘋蘋

  急速飆升的K線,由大盤藍籌發動的行情,A股近期的賺錢效應正引起各方關注。統計顯示,來自基金、信託、銀行理財的資金正不斷集結,並涌入資本市場淘金。

  來自中國證券基金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 近兩月,股票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規模有所上升,而去年迅速成長的貨幣基金的規模卻有所下降。截至6月30日,股基凈值總規模達1萬億元,混合型基金凈值總規模達5599億元,貨幣基金凈值總規模達1.6萬億元。該三類基金在5月底的規模依次為9700億元、5400億元和1.9萬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寶寶”軍團首領餘額寶的規模增速下降明顯,根據天弘基金公佈的餘額寶二季末規模數據,截至2014年6月30日,餘額寶規模達5741.60億元,相比一季度末僅增加不及330億元。

  據統計,整體而言,集合信託計劃的成立規模在今年5月份開始走低,3月和4月的每月的成立規模達分別是914.8億元和990.7億元,5月和6月則下降至739.7億元和680.6億元,7月的成立規模則是718.9億元。“在整體成立規模呈現下降趨勢的同時,證券投資類信託的成立規模卻逆勢增長,可以看出信託資金對市場的看好。”

  此外,在銀行理財渠道,為順應市場行情,銀行也加強了理財産品同股市的關聯。據銀率網統計,整個7月,在結構性産品中,銀行所發行的掛鉤指數的結構性理財産品最多,達86款,佔比30.82%。從平均預期最高收益率來看,掛鉤基金和股票的結構性理財産品的平均預期最高收益率較高,分別達13.36%和10.19%,而掛鉤匯率的結構性理財産品的平均最高預期收益率較低,為4.48%。此外,8月前兩周,銀行加大了結構性銀行理財産品的開發,而與以往大部分産品掛鉤匯率和利率不同,目前掛鉤股票、基金及相關指數的産品佔絕大部分。記者統計亦發現,招商銀行平安銀行等銀行均發行了掛鉤股票指數和滬深300指數的結構性理財産品,顯示出部分銀行理財資金正進入資本市場。

  多位業內分析人士表示,隨著市場流動性漸趨寬鬆,貨幣基金和銀行理財産品的收益率逐漸下行,掙錢效應趨弱會導致其規模進一步下降。若日後股市持續向好,資金的“搬家效應”會更明顯,除了基金、信託和銀行理財的渠道,甚至部分存款或都將流入權益類投資。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