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暑期體育作業”折射的教育理念之變

  • 發佈時間:2014-08-12 10:31:41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教育時評

  文·陳弘毅

  這個暑假,福建福州一中的高一新生在收到錄取通知書的同時,還收到了一份別出心裁的“暑期體育作業單”。這份作業在網上得到了幾乎一致的好評。

  福州一中網站顯示,這份“體育作業單”由“致家長信”和16段學校體育老師拍攝的教學視頻組成的“運動功能表”組成。信中要求家長督促孩子運動,包括“至少完成一項體育技能的學習,堅持每週至少參加兩次身體素質鍛鍊,每次選擇兩項身體素質進行鍛鍊,建議時長為30分鐘以上”。

  不少成年人的記憶中,兒時伴隨暑假而來的,往往是一本厚厚的“暑期作業”。各種暑期培訓、補習班更是擠佔了不少本屬於玩樂的時間。寫作業時,總會眼巴巴地望著窗外的世界。印象中,幾乎沒有學校會專門為體育設置“暑假作業”。

  近年來,在“宅”文化盛行,現行教育體制下對智育的過分關注,校園體育長期得不到充分重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青少年心肺功能下降、運動能力趨低、肥胖率不斷攀升……種種令人擔憂的跡象都在提醒我們,“青少年運動時間去哪兒了”已成為迫在眉睫的社會問題。

  誠然,這個問題不能簡單地歸咎於家校或社會任何一方。一句“你的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嗎”,將體育教育長期以來受到的忽視體現得淋漓盡致。家長害怕“獨苗”受傷,平時寧願將孩子關在家中;不少學校體育課內容枯燥,形式單調,孩子不愛上;社會對青少年身體素質存在“只要沒生病就是健康的”等不正確觀念,無形中都讓校園體育陷入“可有可無”的尷尬局面之中。

  而福州一中佈置“暑期體育作業單”的初衷,則恰好從學校的層面闡釋了一種“返璞歸真”的體育教學理念:不僅要使學生在課程大綱中規定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測試”中達標,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科學鍛鍊身體的方法,並培養學生終身鍛鍊身體的習慣。

  其實,體育教育的本意就應如此:教育目的不僅僅在於測試達標,更在於讓學生養成一輩子主動參與體育鍛鍊的好習慣。收到這份特殊作業的孩子是幸福的,在他們人生道路上,曾有這樣一份充滿誠意的作業,提醒他們“運動應成為生命的一部分,高貴的靈魂只有棲居在優美的身體上,方能盡顯造物之妙,將自己打造成全面發展的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