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遠安黃茶:以品質塑造品牌

  • 發佈時間:2014-08-11 20:31:04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王強 高正翠 張明忠  責任編輯:羅伯特

  

  

  “遠安黃茶”具有綠茶、紅茶等茶係“解渴生津”的共性功效外,還具有一定的藥用特性。黃茶鮮葉中天然物資成分保留達85%以上,亦能輔助殺菌、消炎……

  歷史文化悠久環境得天獨厚

  “遠安黃茶”歷史十分悠久。早在唐代陸羽《茶經》中就有湖北省宜昌市“遠安黃茶”的記載。相傳起源於南宋天寶年間,已有780多年的歷史。據清同治《遠安縣誌》記載,“遠安”因其以“近猺而遠”得名。意為鄰近少數民族且距京城較遠,取永遠安寧之意。實屬遠離都市的繁華與浮躁,浸潤在古樹參天、茶花遍地、雲霧繚繞的仙景之中,因其地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地跨北緯32°32’~35°28’,東經113°39’,處鄂西山區東緣各江漢平原過渡地帶,茶區位於遠安丹霞山地的鳴鳳、舊縣、花林、荷花、河口等鄉鎮,年均溫度14~18℃,無霜期283天,10℃以上茶樹生長髮育期248天,有效活動積溫5401℃。神奇的丹霞山岩風化後形成了富含有機質的紅砂岩壤,質地疏鬆,顯弱酸性,土壤的PH值在5.6~6.6之間。獨特的地理、氣候和土壤狀況為茶葉生長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是遠安黃茶品質優異的先決條件。

  製作工藝精細品質久負盛名

  “遠安黃茶”制茶工藝精細,獨具風格,傳統以手工製作。在鮮葉採摘、幹茶製作上要求極嚴、極細、極精。鮮葉採摘要求細嫩、新鮮、勻齊、純凈。製作工藝分為殺青——炒二青——燜堆——揀剔——炒幹五道工序,無獨立的揉茶工序,而是在炒幹過程中在炒鍋內用手做形來完成。

  1966年,遠安黃茶採摘、製作、貯藏等工藝被安徽農學院編入全國高等農業院校試用教材《制茶學》一書,1985年再度入編《中國名茶研究選集》,致使悠久而豐厚底蘊的遠安黃茶人文文化與自然文化得以傳承和發揚。

  悠久的茶文化、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精巧的製作工藝,孕育了遠安黃茶的獨特品質:色澤谷黃(略帶魚子泡),白毫滿披,條索環狀(環子腳);湯色綠黃明亮,香氣神異且持久清香,嘬之生津,滋味醇厚甘涼綿長,其性不寒不燥,品質獨特,四季宜飲,作為傳統歷史文化名茶,在茶界盛名已久。

  遠安黃茶除具有綠茶、紅茶等茶係“解渴生津”的共性功效之外,還具有一定的藥用特性。飲其茶,倦時醒神,躁時寧心;具有利尿,清熱、排毒、養顏、美容、保健之作用;可以保護脾胃,提高食欲,幫助消化;恢復脂肪細胞代謝功能,化除脂肪;此外因其黃茶中含有茶多酚、氨基酸、可溶性糖、維生素等多種營養物質,對食道癌等疾病也有一定的食療和輔助預防作用;黃茶鮮葉中天然物質成份保留達85%以上,亦能有效輔助殺菌、消炎。

  2013年6月,遠安黃茶系列産品之一的“南荊灣”——“南荊黃芽”和“南荊毛尖”等以其獨特的遠安黃茶品質展示于“中國三峽第三屆茶文化藝術節”,贏得眾多專家學者、客商和消費者的青睞;同年5月,作為遠安黃茶的龍頭企業“遠安清煦園茶業有限公司”榮獲第六屆“湖北企業社會責任最具創新力企業獎”。

  培育支柱産業打造知名品牌

  遠安縣委、縣政府十分重視“遠安黃茶”文化的傳承與發揚,特別是2001年之後這10年,遠安縣興辦“茶葉專業村”,成立“遠安黃茶産業協會”、“遠安縣鹿苑茶專業合作社”、“遠安縣荷花鎮南荊灣雲霧茶葉專業合作社”、“遠安縣千山茶葉專業合作社”等行業組織和設立“遠安清煦園茶業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實行連片規模種植,高標準建園;以多主體多品牌的“清煦園”、“鹿苑茶”、“南荊灣”等系列“遠安黃茶”入市經銷,這些品牌和多元經濟的市場主體在擴大産業規模、市場深度開發、帶動茶農增收等方面有效地促進了茶葉産業經濟的迅猛發展。到2012年,黃茶繁衍進入鼎盛,成為全縣的支柱産業之一。現茶園面積達28665畝,其中採摘面積20310畝,總産量1302噸,産值達到2.5億元。

  遠安縣委、縣政府計劃今後每年投資新建或改造茶園2000畝以上,力爭在十二五期末,建立起具有生態高效、品質優良的標準化黃茶種植基地、萬畝茶葉示範區2~3個,打造成便捷秀美,集旅遊、休閒、觀光、種植、加工為一體的現代農業觀光區;出臺《遠安黃茶地方標準》,統一品質標準,讓遠安黃茶産品更精,讓精品更優;創新機制建立誠信體系,形成統一的茶葉生産加工、冷藏儲運、市場銷售産業鏈;向國家商標局申報地理標誌證明商標“遠安黃茶”,提高産業組織程度,打造“一主多副”遠安黃茶知名品牌,走茶葉種植規模化、茶葉品質標準化、茶葉産業集約化、産業發展品牌化之路,不斷促進遠安縣産業經濟發展,確保農民增收、農業增效。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