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稀土整合內憂外患這一年 大集團格局已基本形成

  • 發佈時間:2014-08-11 09:25:1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上周,中國的稀土行業度過了目不暇接的三天。8月6日,央企中鋁奉命組建大型稀土集團;8月7日,世界貿易組織(WTO)終裁稀土案中國敗訴;8月8日,在包頭稀土産業論壇上,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巡視員、稀土辦公室主任賈銀松表示,以中鋁集團等6家企業為主的稀土大集團格局已經基本形成。

  相比一年前,稀土整合至少在形式上取得重大進展,但外慮已成外患,黑市交易等內憂依然猖獗,中國稀土行業在未來一年,路仍不好走。

  衝刺

  在包頭稀土産業論壇上,賈銀松介紹,當前我國稀土行業以中鋁集團等6家企業為主的稀土大集團格局已經基本形成。截至今年7月,工信部已經對包鋼集團、中鋁集團、廈門鎢業股份有限公司3家企業的大型稀土企業集團組建實施方案予以備案同意,並在下半年的稀土生産指令性計劃等相關政策上給予傾斜支援。

  “下一步我國將繼續加快推進稀土大集團的組建步伐,計劃於今年完成另外3家大型稀土企業集團的組建實施工作,並在此基礎上全面整合國內的稀土礦山和冶煉分離企業,逐步實現稀土開採、冶煉分離和綜合利用三個環節整合全覆蓋。”賈銀松表示。

  根據此前被傳出的稀土整合“1+5”方案,其包括包鋼組建成立的北方稀土集團,與兩大央企五礦和中鋁以及贛州稀土、廣晟有色、廈門鎢業3家地方企業各自組建的稀土集團。

  外患

  中國稀土的整合已經持續多年,但因為“私礦較多”等行業亂象一直羈絆著整合步伐,2011年5月發佈的《國務院關於促進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的“用1-2年時間基本形成以大型企業為主導的稀土行業格局”的初步目標在達到上述期限後沒有實現。不過,今年以來,稀土的整合提速趨勢明顯。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今年初,工信部召開組建大型稀土企業集團專題會議,稱下一步要重點支援包鋼集團、中國五礦、中鋁集團、廣東稀土、贛州稀土和廈門鎢業6家企業分別牽頭進一步推進兼併重組,組建大型稀土企業集團。提速狀態進入8月後更加明顯,包鋼、廈門鎢業、中鋁3家公司的稀土集團組建方案集中獲批,南北稀土整合雛形初步顯現。

  對於這一輪整合提速的原因,有分析認為,除了增強行業治理,WTO裁定稀土案敗訴是一項重要刺激因素,“稀土業已經到了不得不加速的地步”。

  據了解,此前,中國承擔著全球90%以上稀土的供應,但從2010年起,中國宣佈限制稀土出口量,以減少污染和保護稀土資源。而這一步,也多被看做是對國內稀土行業黑礦氾濫等亂象進行治理的重要一步。有數據顯示,稀土年走私量曾達到正常出口量的1.2倍。

  內憂

  時間緊迫,但面對著國內稀土行業這一巨大盤子,六大集團能否力挽狂瀾,尚存諸多不確定性。有知情人士透露,很多合格的小企業還是非常願意向大集團靠攏的,“當前稀土行業低迷,稀土生産執行的是指令性生産計劃,公司缺少指標,在嚴控之下根本不敢生産,經營一年都是虧損的。併入到大集團,至少可以獲得生産指標的機會。”一家稀土企業表示。

  因此,給大集團的操盤手們增加了煩惱。百川資訊稀土分析師杜帥兵介紹,目前國內的稀土産能過剩較為嚴重,按照《國土資源部關於下達2014年度稀土礦鎢礦開採總量控制指標的通知》,2014年度全國稀土礦(稀土氧化物REO)開採總量控制指標為10.5萬噸,但目前僅是正規的企業産能能達20多萬噸。

  “企業是要盈利的,每個整合的主體拿到的指標有限,其對下屬公司及被整合的公司,指標如何分配,及如何對過剩的産能及相應的員工等進行處理,都是比較大的難題。” 杜帥兵表示。

  不僅如此,採取何種方式進行並購,被收購企業的資産如何評估等也讓大集團頗為頭疼。去年,包鋼稀土負責人曾被問及北方稀土集團整合一年遲遲未成型的原因時稱,被收購企業情況不同,還處於評估、作價階段。而這個問題對於企業數量眾多、分佈分散的南方稀土整合可能會更加明顯。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