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買打折港股切莫盲目

  • 發佈時間:2014-08-08 11:39:34  來源:天津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核心提示

  業內人士有的認為,“滬港通”未來“開閘”,意味著在內地和香港上市的同一公司的股價將逐漸接近;有的則認為價差的“彌合”只是理論上的,兩地的投資者結構、投資理念、估值體系、交易規則等方面都不同。打折股是否受“追捧”,從而為股民帶來收益尚需時間檢驗。

  從“赴港買包”、“赴港買表”到“赴港買奶粉”,近日,“赴港買股票”又在投資者當中流行起來。資深投資者李先生,在某股份制銀行天津分行營業部,開通了“香港一卡通客服”,一週後,他收到了該行香港分行郵寄過來的銀行卡,並向該卡匯去了8888元,“匯款圖個吉利數,先嘗試下,一定要在‘滬港通’開啟前就佈局。”他在激活卡片後,通過網上銀行操作,買入了1手的某只港股。李先生興奮地告訴記者:“第一次以自然人的身份持有了境外資産,感覺異常興奮。”然而,專家提醒投資者,港股中的“打折股”雖然看起來很美,但如果沒有專業的投資知識和實踐經驗護航,“出海”風高浪急,千萬不可貿然“啟航”。

  股民按捺不住

  政策逐漸鬆綁

  雖然“滬港通”預計10月份才開閘,但目前股民的熱情已經被點燃。某銀行客戶經理丁先生告訴記者,受“滬港通”即將開閘影響,不少本市投資者通過各種渠道將人民幣換成港幣,匯到香港投資港股,他平均每週都會給五六位客戶辦理開戶手續。記者致電該行香港客服電話,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由於內地批量開戶人數較多,目前已經提速,大概10天就能收到卡。

  記者梳理髮現,政策面也是消息頻出:今年7月,國家外管局發佈《通知》,允許境內居民個人按照規定通過特殊目的公司進行境外投資;近日,發改委更是在經濟形勢解讀文章中明確提出,在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方面,將完善相關管理規定,允許個人投資者開展境外投資。對此,外界普遍將其解讀為政策層面的“鬆綁”,為個人“出海”投資掃清障礙。

  買港股偏愛“打折”

  同樣1股最高4折

  那麼,投資者是否對“出海”熱情高漲?以本市的上市公司“天津創業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為例,A股代碼“600874.SH”簡稱“創業環保”,港股代碼“1065.HK”簡稱“天津創業環保股份”。截至昨日收盤,其在A股報收于8.05元人民幣,港股報收于5.5港元;按照昨日外匯牌價“0.7958”計算,8.05元人民幣約等於10.12港幣;可以通俗地理解為,同樣買1股該公司的股票,與在境內買相比,在香港買可以打“5折”。

  記者比較發現,H股與A股相比,“打折”夠“狠”的不在少數,其中,4折至5折的有,浙江世寶山東墨龍洛陽玻璃東北電氣4隻,5至6折的有南京熊貓重慶鋼鐵*ST京城昆明機床、創業環保等;此外,新華制藥等近20隻股在6折至9折之間。

  投資提醒

  “出海”投資必須謹慎

  此前市場提醒的匯率風險,因為今年以來人民幣的貶值而不復存在。記者計算發現,如果投資者在今年1月1日到銀行兌換港幣,10萬元人民幣可兌換約12.8萬港幣,如果在7月31日將這部分錢原封不動換回人民幣,由於其間港幣有小幅升值,可以兌換約10.17萬人民幣。除去近300元的“一去一回”轉賬成本,可以收益1300多元,收益率1.3%。但專家提醒,雖然上半年匯率變動是這種情況,卻不代表以後一直如此,匯率波動是不可預測的,投資者在貨幣兌換過程中還是不能忽視匯率風險。

  信達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松柏認為,“滬港通”未來“開閘”,意味著“兩座蓄水池的擋板”被撤掉,水準面將趨於一致;也就是説,在內地和香港上市的同一公司的股價將逐漸接近。對此,東北證券研究員沈正陽認為,價差的“彌合”只是理論上的,兩地的投資者結構、投資理念、估值體系、交易規則等方面都不同;打折股是否受“追捧”,從而為股民帶來收益尚需時間檢驗。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