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讀書好比“隱身”串門

  • 發佈時間:2014-08-08 08:31:55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張光茫

  楊絳是著名作家、翻譯家、外國文學研究家,今年已經103歲了。現如今人們提起楊絳,總要提起她是錢鍾書夫人。很少有人會想到幾十年前,人們是以“楊絳的丈夫”來稱呼錢鍾書的。上世紀40年代在上海,楊絳因《稱心如意》一炮走紅,繼因《弄真成假》、《風絮》而聲名大噪;一度搞得錢鍾書很緊張,生怕風頭都叫楊絳搶去。直到錢鍾書寫出《圍城》,這一局面才得到根本改觀。

  楊絳小時,父親有一次問她:“阿季(楊絳小名),三天不讓你看書,你怎麼樣?”她説:“不好過。”“一星期不讓你看呢?”她説:“一星期都白活了。”高一時,國文課本上有李后主的詞,楊絳一讀之下,若有宿緣,愛不釋手。課餘,她找來大量李后主的詞,以及其他詩人的作品來讀。

  楊絳的生命之樂源於讀書。她與錢鍾書在牛津大學讀書時,曾一同埋頭于圖書館。兩人比賽讀書的數量,至年底統計時,錢鍾書讀的儘是大部頭,且只計英文書,楊絳卻將小冊子也算作一本,並將中文書一併統計在內,以致錢鍾書在日記中笑稱“季(楊絳)承認自己‘無賴’”。其實,楊絳一直鍾情文學,在東吳大學時因無文學專業,只好暫時攻讀政治,後終於在清華得償所願,及至到牛津讀書時,因文學專業名額已滿,寧肯做旁聽生自修文學,也不願改讀歷史以獲得進入學院的資格。

  愛讀書是楊絳和錢鍾書的共同志趣,也是聯結兩人情緣的一條紅線。當年,楊絳一進清華就同“二書”結緣:一為讀書,二為“鍾書”。在1995年錢鍾書病重時,他們一家三口共同商定,用全部稿費及版稅在清華設一獎學金,名就叫“好讀書”,而不用個人名字;獎學金的宗旨是扶助貧困學生,讓那些好讀書且能好好讀書的貧寒子弟,能夠順利完成學業。

  楊絳的低調,隱含了她獨特的人生智慧。錢鍾書逝世後,楊絳一如既往,閉門謝客。她説:“讀書好比‘隱身’地串門,要參見欽佩的老師或拜謁有名的學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見,也不怕攪擾主人,翻開書面就闖進大門,翻過幾頁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經常去,時刻去,如果不得要領,還可以不辭而別,或另請高明,和它對質。”此時的讀書之樂,潤澤了楊絳的生命。讀書最大限度地釋放了她生命的能量,成就了她生命的價值。

  不僅愛讀書,楊絳至今還筆耕不輟。在把錢鍾書數量驚人的手稿,整理出來交付出版後,寫了散文集《我們仨》,記錄和回憶與錢鍾書及女兒錢瑗一起生活時的情形,展現了知識分子在20世紀的境遇。四年後,她推出散文集《走到人生邊上》,對於生死以及人的本性、靈魂等哲學命題做了一次終極思考。老人家雖年事已高,仍神清氣朗,思路清晰。

  而今的楊絳,生活很有規律,愈加通透。她説:“年輕時曾和費孝通討論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不懂,有一天忽然明白了,時間跑,地球在轉,即使同樣的地點也沒有一天是完全相同的。現在我也這樣,感覺每一天都是新的。”這些都源自她對讀書的熱愛,對文化的信念,對人性的信念,她相信人是向好的!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