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俞國強:家庭農場圓了小康夢

  • 發佈時間:2014-08-08 08:31:23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張國鳳

  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沙坡頭區長豐家庭農場主俞國強,憑藉多年豐富的種養經驗,2013年,和農場種養戶共同發展稻田養蟹面積1萬餘畝,産值達到3000余萬元,農場純收入190余萬元,帶動100多戶農戶增收。

  俞國強,是沙坡頭區常樂鎮倪灘村的一名農民,在黨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的指引下,通過發展家庭農場,住上了樓房、開上了轎車,成為當地農民實現富裕生活的代表。

  據了解,他是2009年開始通過土地流轉進行規模種養業發展的,截至去年已在東園鎮共流轉土地2450畝,從事稻田養蟹、雜交玉米制種以及苗木培育和肉羊繁育等産業。

  2009年以前,他一直在老家種地,種過糧也種過菜,但因耕地面積規模太小,年收入不足兩萬元。他告訴記者,看到黨的各項惠農富農政策的出臺,開始思謀著如何能靠土地有一番更大作為,闖出一條致富的路子。

  2009年,他與沙坡頭區東園鎮八字渠村簽訂了土地流轉協議,第一次就承包了1000多畝土地,其中600畝試驗稻田養蟹生態種養,400余畝代繁雜交玉米良種,一年下來,純收入達50多萬元,他真正嘗到了種地的甜頭。“自治區相繼出臺鼓勵土地流轉補助政策和扶持家庭農場發展的政策後,更加堅定了我發展規模化種植的信心。現在,又承包了1400余畝土地,發展高效節水農業,並登記註冊了長豐家庭農場。”俞國強説。

  “規模擴大了,收入也很可觀,但玉米和水稻收割後大量秸稈白白浪費很是可惜,為何不將玉米秸稈用來養羊?”俞國強説,2013年,他上了養殖項目,飼養肉羊300余只,當年出欄260隻,增收達10余萬元。通過種養結合,不僅延伸了産業鏈、增加了收入,也確保了農場的可持續發展。

  在發展稻田養蟹過程中,通過調查,他了解到蟹田稻穀一斤只賣一塊多元,但收購商加工包裝成蟹田生態大米後,一斤就能賣到十幾元,自己生産的這麼優質的大米為什麼自己不能包裝銷售,而讓別人掙錢呢?於是,長豐農場委託中寧縣豐澤糧油商貿有限公司代加工包裝了蟹田生態米,自己生産、自己銷售,實現了産銷一條龍的農業産業化鏈條。目前,農場生産包裝的蟹田生態米除在中衛、銀川銷售外,還遠銷重慶、內蒙古等地,僅稻田養蟹年純收入就達135萬元。

  通過幾年實踐,俞國強認為,科技是第一生産力,這話一點都不假,單靠傳統的那點種植技術,遠遠不能滿足家庭農場發展的需要。在規模種植這幾年,他針對農場種養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與農技人員聯繫,積極參加各類技術培訓班,通過報刊、電視、網路等多種渠道學習種養知識,掌握第一手市場資訊,不斷提高科學種養技術。同時,借助國家農機補貼政策,長豐農場陸續購買了鐳射平地儀、平整機、插秧機等農業機械,為規模生産提供了保障,逐步走上了依靠現代科技推動農業産業化經營的路子。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