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守“紅線”享“紅利”
- 發佈時間:2014-08-08 07:32:34 來源:國家林業局網站 責任編輯:羅伯特
因長期存在毀林開墾等問題,造成林地大量流失。侵佔和開墾林地,表面上看是增加了耕地面積,實質上對農業自身的危害加重,引發農業生態功能破壞等一系列嚴重問題。2013年10月,吉林省啟動了清收林地還林工程,計劃利用3年時間將應清收的林地全部收回,5年時間將應還林的全部還林。
林地清收還林涉及到林農關係和利益的重大調整。吉林省綜合運用行政、法律、市場等多種手段確保全省生態安全,同時大力引導農民發展苗木産業和林下經濟,探索出一條生態美和林農富的雙贏之路。
2013年11月27日,清晨的一縷陽光,照射在永吉縣北大湖鎮桄子溝村。
張有波在《停耕還林保證書》上簽下名字後,透過窗戶,向遠處山林望去。
停耕後來年地裏種些啥?張有波已經想好了。紫葉稠李、金葉榆,這是苗木合作社給他推薦的,他已經參加了種植、嫁接培訓。
“合作社裏南溝村的李秀霞,停耕還林種植綠化苗木,獲利18萬元,是原來種玉米收入的6倍呢。”張有波心裏盤算著。
像張有波所在的停耕還林改種苗木的合作社,北大湖鎮有19家,每個合作社都由幾十家或上百家農戶組成。在這裡,農民打消了停耕還林後生活難以保障的顧慮,紛紛謀劃起致富之路。
還生態美景,奔發家富路。
青山綠水間,一條雙贏之路正在通向遠方。
改變 從正視現狀到破解難題
80萬公頃!這是全省被改變用途的林地面積。
林地的流失和森林面積的減少,導致森林生態功能降低,造成泥石流暴發、洪澇災害頻繁,直接威脅到生態和人民生命財産安全;
大量的毀林開墾,導致黑土流失日益嚴重,耕地營養減少,地力下降;
東部山區特大水災頻發,對人們生命安全構成嚴重威脅,給生産生活造成巨大損失……
多年來,吉林省林地被改變用途的問題突出,嚴重影響林業發展和生態建設。
面對殘酷的現實,清收還林刻不容緩。任何改革都要觸動利益。
這其中,一個群體受影響最大——靠耕地吃飯的農民。在吉林省,有不少依靠非法佔用林地進行農耕獲取收入的農民。
“把二十幾年從樹林裏、山邊上開墾出來的地再還給山林,心裏肯定捨不得啊!”舒蘭市環城街道雙龍村村民呂洪海,道出了多數農民不想停耕的原因。雖然知道毀林種地不對,但呂洪海也有自己的無奈:“農作物産量不高,收入也低,就想擴大種植面積,自然會佔用村地。”
經過近一年的努力,全省已查清被改變用途的林地面積59萬公頃,清理收回林地面積32萬公頃,今年春季還林面積12.3萬公頃,林地清收初顯成效。
這是怎樣做到的呢?
探索 生態美與林農富雙贏
在柳河縣的復新村,村民倪學森正在坡地上勞動。
“2010年,我把侵佔的200畝林地停耕還林,在政府部門指導下種上了紅松、雲杉、榛樹,建起了山地苗圃,收入是以前的好幾倍,生態環境也明顯好了。”
看著精心種植的山地苗圃,倪學森內心充滿喜悅。
以前在山坡上種玉米,一年收入4萬元。林業部門指導停耕地種綠化苗木,建山地苗圃。用他的話説,現在算算收益嚇一跳,等到雲杉苗能賣了,大榛子也結果了,一年最少100萬元的收入。原來種山坡地破壞了環境,造成水土流失,這裡一颳風就都是土面子,下雨就衝出溝,溝裏全是淤泥。還林這幾年,灰土少了,下雨也不出溝了。
復新,是吉林省林地清收初見成效的一個縮影,是農民分享“生態紅利”的生動樣本。
發展山地苗圃,用苗木産業良好的經濟前景調動農民退耕還林的積極性,是吉林省為推進林地清收尋找到的一條互利雙贏之路。
做通農民的思想工作,是林地清收的第一步。
“拒絕還林的農民都是被眼前的、短期的利益所蒙蔽,對還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了解,把還林的政策講明白,農民還是很樂意還林的。”舒蘭市林業局副局長李春生頗有信心。
各地都下了很大功夫:利用短信平臺編發短信,舉辦林地清收技術培訓班,幫農民演算法律帳、生態帳和經濟賬……
認清了道理的農民,紛紛開始付諸行動。
梨樹縣孟家嶺鎮蘇家村農民鐘立陽,原本侵佔了1.5公頃的林地,種了玉米。今年春季,他將佔的林地全部停耕,種了3000多株大果榛子苗。
“政府給了每畝300元的還林補助,夠買苗木了。到第四年結果時,預計會有四五萬元的年收入,以後收入還會逐年增長。現在還了林,環境好了,還有不錯的收入,對未來也很有信心。”鐘立陽説。
遠望 多業並舉的持久動力
變“綠水青山”為“金山銀山”,讓山林周邊的農民富起來,農民們才會自發地“護綠”、“增綠”。
林下經濟投入少、見效快、易操作、潛力大。為此吉林省設立了林業産業發展專項資金,加大對林下經濟發展的扶持力度,重點支援紅松果林、榛子、核桃、葡萄等特色經濟林,以及中藥材和山野菜種植、林下經濟動物養殖等多個項目。
一系列惠民政策,讓林下經濟在林地上“火”了起來。
——通過“公司+農戶”模式,樺甸市樺樹村與山東省巨野縣春源實業有限公司合作,發展植桑養蠶項目,目前已成立春新蠶業家庭農場等6個村社農場,還林面積120公頃,帶動農戶370戶;
——通化市朝陽林場職工周成江依託林地資源發展起“森林豬”特色養殖業;
——舒蘭市農富村村民宋興剛等成立經濟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利用30公頃林地發展大榛子項目,預期産值225萬元。
“林地清收是一項見效慢、週期長的複雜工作,必須把山的潛力充分挖掘出來,把林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大力發展林下經濟,這對開闢農民增收渠道、鞏固生態建設成果具有重要的意義。”通化縣林業局局長戚秀海對林下經濟的發展前景十分看好。
據測算,農民用停耕還林地種植經濟林樹種,雖然三年內收益不明顯,但三四年後,桑蠶、月見草等經濟作物收益大約是玉米收入的3-4倍;榛子、果樹、北冰葡萄等經濟作物收益是玉米收入的5-6倍;綠化苗木收益是玉米收入的7-8倍。
柳河鎮鎮長修笠深有感觸地説:“用林地種莊稼,得的是眼前小利,毀的是長遠;生態保護好了,收入比以前多了,日子一天比一天好,這才是大賬。”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産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全省清收林地工程旨在鞏固“生態紅線”,這無疑是林農獲得“生態紅利”最持久的生産力。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