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商界打“虎”利好商業生態

  • 發佈時間:2014-08-07 01:00:14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當前,在華洋品牌陷入多事之秋,繼液晶面板、奶粉、醫藥、食品等多個行業的洋品牌因“作姦犯科”遭調查之後,汽車、軟體行業成為中國執法當局的最新目標。

  一些分析人士將中國旨在反腐的“打虎”行動與商業犯罪調查相聯繫,並乾脆給後者冠以“打洋虎”稱號。而本輪商業執法行動以其空前的規模、力度,正在對國內商業生態産生深刻影響。

  一系列最新商業執法行動有三大顯著特徵:一是所涉及的多為消費、物流、價格、行業規範等國計民生重要領域;二是調查的問題為行業壟斷、商業賄賂、食品安全、醫患關係等改革破題關鍵環節;三是打擊目標多為在華經營多年、富可敵國,且被認為是手眼通天的“洋老虎”。

  值得注意的是,那些有外媒為之鳴冤叫屈的洋品牌,在遭到調查之後,非但沒有調動其強大的法務部門,與執法部門對簿公堂奮力維權,反而服服帖帖、自己主動整改。從奶粉到汽車,往往是一家遭調查,百家忙抱佛腳:要麼主動把過高價格往下調,要麼主動與執法者溝通以求得寬大處理,要麼取消某些霸王條款買好消費者。

  相關洋品牌心虛、露怯的背後,是其在中外市場長期搞雙重標準,對其在華分支機構違法行為睜只眼閉只眼,利用中國立法、執法方面的不盡完善之處,在商業操守、道德標準上,奉行就低不就高、隨行就市操作,以便確保市場優勢、鞏固壟斷地位、固化超額利潤。

  資本本性逐利“洋老虎”能量非凡,這決定了執法者若不對“洋老虎”加以管束,就會出現福喜向黑窩點小作坊看齊,賓士向路邊修造廠看齊,葛蘭素史克向黑心醫院看齊,微軟向網路駭客看齊的怪象。長此以往,慣於吃獨食的“洋老虎”會造成壟斷橫行局面,成為中國市場化改革的絆腳石,為相關領域的改革添亂、添堵。

  應當看到,商界“打老虎”行動,與中國市場化改革、行政體制改革、強化市場監管、反腐風暴彼此呼應,其目標本質上是一致的,那就是劍指非法既得利益者,推進中國社會經濟向現代化、法治化、公平化方向不斷邁進,與全球先進的市場管理模式深度對接。

  現代商業司法實踐的兩項重要特徵,一是抑強濟弱,保護消費者利益;二是樹立行業標桿,維護市場秩序。在反壟斷法等法律法規日趨健全基礎上,中國執法當局針對商業犯罪的一連串組合拳,符合上述特徵,初步實現了以執法促進行業整肅、市場公平、體制改革的效果。

  今後,中國的商機會更多,市場會更大,但競爭會更激烈。“洋老虎”應該認清大形勢,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門,順應中國日趨法治的商業環境,老實做事,厚道做人,避免犯顛覆性錯誤。(傅雲威)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