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用“現代民政”造福“江蘇民生”

  • 發佈時間:2014-08-06 07:35:56  來源:新華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7月19日,“江蘇省現代民政研究院”揭牌,上半年“現代民政”綜合評估報告出爐,這在全國是率先創新之舉,也是我省首次以新的指標體系評估民政服務。評估結果顯示,上半年全省養老床位數增長2.67萬張;10個大市及74個縣(市、區)建立跨部門核對資訊系統;337個鄉鎮(街道)試點“政社互動”;3454家社會組織直接登記成功……

  今年初,我省在全國率先發佈現代民政指標體系。這一新體系全面對接《江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指標體系》和《江蘇基本實現現代化指標體系》,五大類18項48個指標,成為增進民生幸福的重要抓手,撬動“現代民政示範縣(市、區)”建設。

  “現代民政,以促進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價值取向,以法制化、規範化、社會化、專業化、資訊化為基本特徵,以政府主導、社會協同和市場參與為運作機制,是與現代社會相適應的民政工作理念、目標、體制、路徑和能力的有機統一。現代民政的引擎是改革,全省民政系統將全力深化改革,以此造福群眾。”省民政廳廳長侯學元這樣定義“現代民政”理念。

  突破政策壁壘,

  銀發産業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入夏以來,地處南京遠郊的祖堂山養老院一改往日入住率不高的景象,人氣漸旺。“這裡離城區遠,家屬探望不方便。年初,民營機構進駐後,搞了個微信群和qq群,讓家屬能隨時隨地了解老人的動態,老人在護工的幫助下還能和親人用微信語音交流。”南京祖堂山社會福利院院長龐志春説,這裡是南京最大的公辦養老院,設施一流。但因位置偏僻,入住率不到50%。今年初,該院率先“試水”,拿出530張床位,交給兩家民營機構。公辦民營後,一流的硬體、靈活的機制、個性化服務為老人提供了多樣選擇。上半年,入住老人明顯增多。

  公辦、民營機構享受統一補助標準;外資與內資享有同等政策優惠;養老護理員連續從業2年以上有補貼……省政府最新出臺的養老新政,調結構、促公平,為養老服務業大發展破除壁壘。在利好政策的推動下,南京市上半年公辦民營養老床位達7104張,較去年同期增長13%。上半年全省養老床位數增長2.67萬張,新建農村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1000個。

  “養老服務業大發展,不僅是解決民生難題,還是新的經濟增長點,意義重大。”侯學元認為,體制機制改革是管根本的事,“落一子而滿盤活”。一方面,要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加大民政基本公共服務資源向農村、經濟薄弱地區、社會困難群體傾斜力度。另一方面,按照“非禁即入”原則,引導社會組織、企業、個人等社會力量參與養老以及各項民政服務,讓各類主體迸發活力。

  整合救助資源,

  “一門受理”走在全國前列

  截至7月,“一門受理”的救助牌子已在全省1271個街道、鄉鎮全部挂起,人員到崗到位,進度位於全國前列。下轉6版

  上接1版“全街道2萬多人可‘進一扇門,解所有困’,8分鐘完成求助。”鼓樓區民政局局長吳更新在江東門街道“一門受理”窗口向記者介紹,低保、住房、教育、醫療等12大類救助都在這個窗口辦理。

  進一扇門,意味著救助資訊更需準確、共用。上半年,南京、無錫、徐州等10個設區市及74個縣(市、區)已運作跨部門資訊核對系統。多部門聯網資訊共用,避免錯保、漏保和騙保等現象。

  經資訊比對,鼓樓區一年有幾百人申請低保不過關。“如果誤發錯領,至少需要300多萬元。這些錢,應該用在刀刃上。”吳更新説。

  現代民政的核心是民本,上半年,我省城鄉低保平均保障標準分別達到每人每月488元和413元,城鄉差距為1.18:1,在東部省市中差距最小。

  “推進現代民政需在打通民生服務最後一公里上下功夫。因此,在不斷提高保障標準的基礎上,要推進傳統民政服務向現代轉型,一門受理、資訊核對等都是現代民政的重要手段。”侯學元説。

  創新“政社互動”,實現基層社會“善治”

  不久前,太倉市沙溪鎮中荷村村委會主任曹峰與鎮長潘紅忠簽訂了《基層群眾自治組織協助政府工作事項》的協議,其中協議安監工作由鎮裏委託中荷村辦理。隨後,沙溪鎮安監辦廢止了舊的安全生産責任書,與村委會改簽安全生産委託書。村裏指派一名工作人員擔任監督員。

  “由責任書到委託書,只改了一個詞,卻摒棄了政府行政命令式管理。”曹峰説,半年內全鎮70%以上安全事故隱患,都是由村監督員第一時間上報的。

  “政社互動”,轉變首先體現在政府與社會重新確定各自邊界。蘇州市半年清理出的“行政權力限制事項清單”由78項減至28項,減少60%。目前,全省337個鄉鎮(街道)已開展“政社互動”試點,“政社互動”從試點進入全面推開的新階段。

  政府放權,就需要更多的社會組織接棒服務。我省率先降低社會組織登記門檻後,上半年,直接登記達3454家。省民政廳還連續三年投入資金搞社區公益創投,購買社會組織服務。

  民政部部長李立國在我省調研時説,江蘇的“政社互動”等成功經驗和創新試點,都代表著民政事業的發展方向,江蘇應作為現代民政的先行區進行探索,帶動和引領全國民政系統從傳統民政轉向現代民政。

  本報通訊員 胡化奎 本報記者 唐 悅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