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托起生命的“底盤”

  • 發佈時間:2014-08-05 08:31:58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俞 治王澤鋒本報特約記者肖 鑫

  “真沒想到,15年了,王大娘竟冒著酷暑專程趕來感謝。當年她奄奄一息的樣子,如今身體狀況恢復得這麼好!” 第二軍醫大學長海醫院傅傳剛教授滿臉欣慰地説。來自河南農村的患者王大娘是他們實施手術後保留肛門,目前國記憶體活時間最長的晚期直腸癌患者。

  “盡可能地保住患者的肛門,創造生命的奇跡,一直以來都是我們不懈的追求。”長海醫院肛腸外科創造的“奇跡”,令人吃驚:今年第一季度該科結直腸惡性腫瘤手術量高達352台,躍升至上海市首位,但手術的平均藥費比僅為27.9%,遠遠低於國內同行,並且平均住院時間13.6天創全市最短。

  為創新發展引來“活水”

  不足10位醫生、30來張床位……上世紀90年代,該科在喻德洪、屠岳、孟榮貴前3任主任的帶領下,在腸造口與慢性便秘等“小肛腸”類疾病治療方面形成特色,取得不少成績。可是,當時該類手術實施難度低,輻射效應弱,並且在國內眾多中小型醫院廣泛開展。這對該科而言,與其作為上海一家三甲綜合醫院的肛腸專科的地位不相稱,他們在與同行的競爭中日漸失去優勢。

  科室發展前景受限,成為該科人不容忽視且回避不了的現實難題。

  出路在哪?創新,創新,再創新,成為該科所有人越來越高的呼聲。

  當年不足40歲的傅傳剛,出任該科第4任主任。剛一上任,他就明確“強化原有特色、加速向大腸癌診治轉型”的發展思路,即把診治範圍由原有的肛門部疾病,擴展到結腸、直腸和肛門的“大肛腸”類疾病上來,集中力量攻關直腸癌治療。

  “就憑他們幾個人,也想搞大腸癌研究?能比得過其他幾家有著大腸癌治療傳統和優勢的醫院?”一開始,傅傳剛的想法就遭到院內一些資深老專家的質疑。

  可是,年富力強且具備紮實臨床和基礎研究的傅傳剛,偏偏不信這個邪,他帶領自己的團隊,一頭扎進大腸癌發生機制、診斷、手術和綜合治療之中……

  1999年,傅傳剛和他的團隊在國內首創PISTA技術(經肛門括約肌間拖出切除吻合術),使超低位直腸癌患者保肛成為可能。截至去年底,他們共為7000余名患者實施了該類手術,術後治愈率達90%以上,其中200余例病灶距離肛門小于2cm的患者,成功保留了肛門,使得保肛率由原來的不足40%上升到82%。

  創新,永不止步。該科在國內最早一批引進內鏡粘膜剝離術(ESD),用於治療大腸側方生長型息肉,切除最大息肉直徑達8cm;在國際上率先報道P53、P21與放療敏感性關係,進一步幫助指導直腸癌術前放療患者的選擇;聯合國內企業率先研製出國産吻合器、閉合器,並應用於臨床,為廣大患者減輕了經濟負擔。

  醫療服務盡享“私人定制”

  該科率先提出“兩個尊重、四位和諧”的服務理念——尊重麻醉科的手術意見、尊重患者(及家屬)的知情權,構建病人、家屬、醫生、護士四位一體的和諧關係,取得很好效果。記者發現,在該科,每一位醫生術前都會再次仔細核對各種檢查及化驗報告是否齊全、結果是否有問題,然後認真負責地開展術前談話,以取得病人及家屬最大的理解、支援和配合。據了解,該科已連續6年未發生一起醫患糾紛,多次被該院評為患者最滿意科室。

  “就像一台電腦,除了基本的硬體,還需匹配的軟體,它才能運作得好”,傅傳剛向記者重點介紹該科首創“專病化、一體化”大腸癌診治新模式,“我們的角色,也由過去只會開刀的外科醫生逐步轉變為綜合治療肛腸疾病的專家。”

  “來這裡看病,不僅就醫時間大大縮短,全程跟著同一個醫生,可以享受‘私人定制’服務,我們更加信任他們。”來自浙江的患者孫先生表示。

  事實上,該科不僅注重提升醫生的業務技能,同時,通過張貼名言警句、交班會點評、週末自學等形式,強化科室的人文教育,形成“醫者仁心、德立天下”的良好氛圍。傅傳剛常常告誡身邊人:“患者的利益是天大的事。”

  打造一流的“全明星”團隊

  “站得高,才能看得遠。在科裏前幾任主任的影響下,我們始終將目光緊盯國際前沿,與國外一流肛腸外科保持交流與合作,以國際視野來引領學科發展方向。”傅傳剛告訴記者。目前,該科先後有8人赴國外留學深造,越來越多的人,正通過肛腸外科這個平臺茁壯成長起來。

  6月初,傅傳剛被美國結直腸外科醫師協會(ASCRS)授予榮譽會員稱號,成為中國大陸獲得該稱號的第一人。這也是他繼成為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美國《結直腸肛門學》(《Disease of Colon & Rectum》)雜誌唯一中國編委、歐洲《結直腸病學》(《Colorectal Disease》)雜誌唯一亞洲編委之後,獲得又一項殊榮。

  隨著學術地位與國際影響力的與日俱增,該科的科研氛圍也越來越濃,現在每個人都有自己固定的研究方向。截至去年底,該科先後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11項,獲得省部級以上醫療成果獎和科技進步獎19項,主編國內第一部有關腸造口書籍《腸造口治療》等6部著作。

  當記者問及他們下一個目標時,傅傳剛爽朗地笑道:“永遠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手術做好、品牌做強,托起更多生命的‘底盤’。同時,讓大家感到在長海醫院肛腸外科工作,是一種幸福、一種榮耀,那麼,科室發展自然就會跨上一個新臺階!”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