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6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7月單月票房抵2008年全年 各路資本蜂擁 真愛還是玩票

  • 發佈時間:2014-08-05 07:36:03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百度或投資華策影視 阿裏影業挖來中影集團副總 網際網路巨頭“三足鼎立”影視業

  弊

  編者按

  三大網際網路巨頭在國內影視業動作頻頻,昨日,消息稱百度旗下愛奇藝將投資一家影視製作和發行的上市公司華策影視,不過愛奇藝方面表示“暫無可披露的消息”。記者還了解到,中影集團副總裁張強將跳槽至阿里巴巴,擔任新成立的阿里巴巴影業集團有限公司CEO一職,預計即將公佈。

  事實上,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涉及影視傳媒企業的並購案已有40多起。

  資本是逐利的。數據顯示,上月國內電影市場創下了36.1億元的單月票房新紀錄,接近2008年全年票房成績。而今年前7個月的總票房將近172億元,同比上升近36%。如此狂飆突進,眾多跨行業上市公司選擇進入影視業似乎並不難理解。

  然而,在繁榮背後,是眾多小型影視企業陷入困境,業內人士對眾多跨行業資本的涌入也並不看好。影視業投資的風險極高,上映的影片中大概只有兩三成能夠獲可觀盈利,産能過剩問題很顯著。 因此,各方資本進入,究竟是真的看好影視業前景,還是想在二級市場炒作一把股價,值得深思。

  專題文/表

  記者張毓、薛松、張忠安

  在上市公司之外,今年出現的一個重要趨勢則是,以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三大巨頭為代表的網際網路新貴也在積極佈局影視産業(詳見表格)。

  昨日,有消息稱,最大國有電影集團中影副總裁張強將跳槽至新成立的阿里巴巴影業,預計張強將推動阿里巴巴入股國內的電影工作室和內容製作,加大購買線上影視劇的版權。

  網際網路巨頭數億活躍用戶

  為文化産業提供銷售渠道

  阿里巴巴集團一位人士説,通過雲計算平臺與大數據的支撐,可以掌握大量用戶的興趣愛好,在大數據影視製作方面率先邁出一步。同時,通過“娛樂寶”等電影融資平臺,更是展示了網際網路時代“全民參與”的巨大熱情與潛力。

  更重要的是,阿里巴巴、百度和騰訊這幾大網際網路巨頭手握數億活躍用戶,更是能為文化産業提供呈現、分發以及內容衍生銷售的強大渠道。同時還可以通過“網際網路盒子”等多終端設備的滲透,通過電視、手機甚至是更多螢幕傳遞到受眾,而不局限于電影螢幕。

  而近期成立的愛奇藝影業把自己定位為一個給傳統電影業打工的公司。愛奇藝CEO龔宇稱:“傳統電影公司有製片、發行、宣傳三大職能,愛奇藝影業則將利用自身網際網路特質,發揮對電影的第四大職能——網際網路經營職能。”

  拍5部熱門影片稱王票房

  半年凈利潤卻大降超三成

  然而,業內人士對眾多跨行業資本的涌入並不看好。中投顧問文化行業研究員蔡靈指出,影視業投資的風險極高,每年上映的影片中大概只有兩三成能夠獲得比較可觀的盈利,更多的則是虧本,有的甚至拍出來後都沒有上映的機會。而電視劇行業的産能過剩問題更加顯著。

  即使是華誼、光線等龍頭影視公司,其業績也極其波動。近日公佈的中報數據顯示,上半年票房“老大”光線傳媒雖然上映了《爸爸去哪兒》、《分手大師》等五部熱門電影,但上半年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卻同比下降了30%~45%。同期華誼兄弟也僅微升1%~7%,而其一季度凈利潤雖高達3.7億元,但投資收益是主要來源,電影業務和電視劇收入為9531萬元和1461萬元,分別同比下滑78%和11.41%。

  業內人士認為,雖然目前來看影視業並購很熱鬧,但經過市場的優勝劣汰後,能夠發展得很好的不會太多。一家民營影視公司的負責人則相信,未來中國會形成8~10家公司佔領先地位的市場格局。

  廣州惟茲得姆策劃公司的劉洪良認為,影視業投資目前形成了兩極化的特點,小成本片容易回收投資,大片有規模優勢,但要避免這個行業的高風險必須靠長期投資而不是投機。

  小微公司陷困境或獲扶持

  儘管影視業並購如火如荼,但能夠被上市公司看上的企業通常是有一定知名度的,而符合IPO和借殼條件的影視企業就更加寥寥。

  數據顯示,僅浙江橫店影視文化産業實驗區就有550多家影視企業入駐,相比之下,數十起並購涉及的企業還不到其十分之一。有業內人士指出,隨著資本在行業中的話語權越做越強,大多數未能獲得青睞的小微影視公司生存不易。

  不過,上述影視公司負責人樂觀地認為,電影行業資本不是最重要的,最缺的是創意和想像力,小微影視公司並非沒有機會,但也需要相關政策才能夠為它們提供更多的扶持,幫助它們生存下來。

  而日前也有消息傳出,文化部、財政部等近期將聯合出臺支援小微文化企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小微影視公司也有望從中獲益。

  資本類型:

  文化公司上下游並購

  部分已上市的文化傳媒公司對上下游進行並購整合,如華誼兄弟、光線傳媒今年都有大規模的並購動作。

  多個行業的跨界並購

  來自多個行業的跨界並購,佔比超過半數,涉及的上市企業則有餐飲、食品、煙花、地産、軸承製造乃至鞋材商等,無所不包。

  影視企業集體衝刺IPO

  在今年證監會重啟IPO後的預披露大軍中,擁有大批明星股東的影視傳媒公司也非常搶眼,幸福藍海、千乘影視、唐德影視、新麗傳媒等數家業內知名企業集體衝刺上市。

  資本市場:

  A股影視熱已暫“歇菜” 跨界聯姻或冷卻

  “是行業很有‘錢途’嗎,很多影視公司也不怎麼賺錢啊。並購熱背後是資本市場的爆炒,從手遊到影視圈基本上都是這樣。”一位長期跟蹤娛樂傳媒行業的券商分析師昨日對本報記者直言。

  市場已非影視手遊天下

  實際上,市場似乎一直重復著“股市炒作到並購火爆再逐步冷卻”的路子。從2012年11月起,機構們將有限的資金火力對準了手機遊戲,行業內誕生了如掌趣科技、中青寶、北維通信、天舟文化、浙報傳媒等組成的牛股群,掌趣科技2013年的前複權漲幅在4倍左右,中青寶也在3.5倍左右。股市的超高燒也催生了網路遊戲、手遊的並購熱。當年A股共有20家上市公司發起22次有關網遊的並購,其中14次為手遊收購,涉及並購金額194.69億元。

  此後,影視行業接棒成為2013年的一大亮點。行業龍頭華誼兄弟當年漲幅達到298.85%,光線傳媒也大漲122.83%。當年涉及影視業的並購也創下歷史之最。據不完全統計,2013年並購金額超過1億元的共有7起,涉及5家上市公司。

  然而2014年,A股市場上已經不是手遊和影視業的天下,不僅股價大跌,也導致跨界並購縮水。掌趣科技今年以來下跌11%,華誼兄弟更是重挫超20%。另外,光線傳媒、浙報傳媒、北緯通信、華策影視等年內都是負收益。

  因此,在多數分析師看來,影視行業在A股市場的風頭已經過去了,預計沒有資本市場的瘋狂配合,行業並購重組或跨界聯姻會逐步冷卻。

  外行搞影視多是炒作

  專業做影視的業績都如此,門外漢們又如何玩得轉?

  二級市場對這些跨界也並非一味看好。如掌趣科技進入歡瑞世紀後,今年以來股價前複權跌幅超過10%。古越龍山早就開始玩影視,股價也連跌四年。

  “跨界進入影視業,不排除有一大批是資本運作。”上述私募人士認為。一個明顯的例子是湘鄂情,由於餐飲業疲軟,其不得不一年轉型五次,進入影視圈。 此間湘鄂情股價頻繁被炒作,同花順數據顯示,2013年以來,湘鄂情高管減持記錄高達13次。其中董事長孟凱去年11月份兩天減持了4000萬股。

  資本逐鹿原因: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涉及影視傳媒企業的並購案已有40多起。

  電影業狂飆突進:

  剛過去的7月,國內電影市場創下了36.1億元的單月票房新紀錄,接近2008年全年票房成績,同比漲幅則高達102%。而今年前7個月的總票房將近172億元,同比上升近36%。

  我國已成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電影生産第三大國,全國票房收入從2002年的不足10億元增長至2013年的217.7億元,其中國産票房份額達59%,同期影院銀幕數從不足2000塊攀升到2萬餘塊,增幅超過11倍。

  國家産業政策的巨大支援:

  不久前,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等七部委聯合出臺了《關於支援電影發展若干經濟政策的通知》,提出進一步支援電影産業發展的多項重大措施,涵蓋了財政補貼、稅收優惠、金融支援、土地政策等八個方面。接下來更多政策細則有望陸續出臺。

  各方心思

  1

  借熱門概念進行炒作,拉升自身股價。

  2

  傳統業務發展受限,需擴展新業務,尋找新利潤增長點。

  並購利弊談

  利

  如果收購能夠達到相互匹配、促進的作用,對行業則是好事。一些民營影視公司被合併後借助上市公司平臺能夠獲得更加豐富的資源,而且可以借助母公司的上下游産業鏈,規避以前專業性不夠的限制和風險。

  跨行業並購並不熟悉影視業,會導致行業的專業性和藝術性受到傷害,資本的爭奪也會極大地推高成本,未來會引發很多問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