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平穩發展是最足底氣

  • 發佈時間:2014-08-05 06:20:02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平穩是當前中國經濟的主基調。一是經濟運作“穩”,二是物價水準“穩”,三是就業“穩”,四是農業“穩”,五是政策“穩”

  □ 發展定位於“穩”,意味著對速度的追求,讓渡于對品質的追求、對可持續的追求、對包容性的追求;意味著經濟增長的品質比經濟增長率更能夠代表中國經濟的發展方向

  稍加留意就可以發現,對於今年的中國經濟“半年報”,國際投行機構看好的明顯增多,花旗銀行、匯豐銀行、澳新銀行等紛紛上調了對中國經濟增速的預期。

  而在去年同期,一些機構的分歧還比較大。“中國經濟硬著陸的風險已經不可忽視。中國2013年經濟增速可能會跌破6%,甚至在2013年下半年和2014年上半年最低跌至3%。”這是去年7月一家著名外國銀行機構的戰略分析報告。如今這段話被很多網民截圖曬了出來,這些説法和這個機構都成了“笑談”。

  積極因素正在集聚。市場就是最好的證明。7月的中國股市,以帶量的紅色中陽月線報收,以突破2200點站上了年內最高點。儘管市場仍可謂低迷,但越來越多的積極因素,讓“憋悶”很久的中國股民感到了一股股“清風”。

  讓唱衰落空、讓市場看好的,正是中國經濟的總體平穩。

  平穩,無疑是當前中國經濟的主基調。一是經濟運作“穩”。以近兩年GDP的數據來看,2013年一、二、三、四季度GDP同比增長分別為7.7%、7.5%、7.8%和7.7%,2014年一、二季度GDP同比增長分別為7.4%、7.5%,可以説,經濟增長符合7.5%左右的預期目標。二是物價水準“穩”。2013年全年CPI同比上漲2.6%,2014年上半年CPI同比上漲2.3%。三是就業“穩”。2014年上半年新增就業人口700多萬人,完成全年目標的70%左右。能夠穩就業的增長才是真正有品質的增長。四是糧食“穩”。糧豐農穩,農穩國興。夏糧“十一”連增,鼓舞了人心,也對物價保持穩定、農民持續增收提供了重要保障。五是政策“穩”。回顧這兩年來的政策取向可以看到,儘管經濟下行壓力較大,要“刺激”的呼聲也很高,但中央堅定信心,頂住壓力、保持定力,沒有對經濟進行大規模直接干預,保持了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也因此讓市場吃了“定心丸”。

  是蹦蹦跳跳走得長,還是穩步前行走得長?答案不言而喻。經濟發展也是如此,速度過快或過慢都不行。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中國經濟以穩中求進為工作總基調,“穩”字背後有著豐富內涵與現實指向。

  一方面,平穩,是實力。7.4%的增長率足以傲視任何一個經濟體。目前中國經濟增長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率將近30%,中國經濟總體平穩,毫無疑問成為世界經濟的“壓艙石”。面對在國際金融危機中艱難復蘇的世界經濟,面對國內産業轉型的重壓,以及“三期疊加”的現實影響,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當前中國經濟處於增速換擋期。經濟週期本來就具有波動性,經濟發展不可能永遠都處於高漲階段,這是不可違的經濟規律。既然是經濟規律就要以平常心來看待,下決心解決正常發展下已經暴露但難以下決心解決的結構問題,加速淘汰落後,使經濟結構優化升級。這種“危”中尋“機”的倒逼,增強了中國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

  另一方面,平穩,也是目標。中國經濟總體平穩,不僅是各方努力的結果,也是既定的發展目標。當發展定位於“穩”,意味著對速度的追求,讓渡于對品質的追求、對可持續的追求、對包容性的追求,意味著經濟增長的品質比經濟增長率更能夠代表中國經濟的發展方向。中國經濟近兩年來的發展證明,傳統的“惟經濟增長論”失靈了。比如説,經濟增長率高並不一定帶來高就業,而經濟增長放緩也不一定帶來就業惡化;再比如,不少地方對淘汰落後産能決心很大,關停了不少高消耗、高排放和産能過剩項目。産業轉型後生活環境改善了,服務業發展起來了,百姓也樂了。

  當然,我們也應該看到,穩中也有憂,穩中也有險。比如,産能過剩、債務風險等。辦法總比問題多。經濟問題就要用符合經濟規律的方法來解決。而解決問題的底氣,正是中國經濟的平穩和健康。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