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分奪秒 不留盲區
- 發佈時間:2014-08-05 03:31:52 來源:農民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左旭東 文/圖
8月3日16時30分,雲南省昭通市魯甸縣境內發生雲南省14年來最大級別的6.5級地震,造成重大人員傷亡。
4日中午,記者來到魯甸縣城,輾轉奔向距縣城40多公里外的震中龍頭山鎮,只見一路上都是源源不斷的解放軍、武警部隊和各地滿載救援物資的車輛,公路兩邊不斷出現寫著“黨員服務站”的紅色雨棚,裏面擺放著礦泉水、餅乾、速食麵和常見藥品等,胳膊上綁著紅絲帶的黨員和志願者在繁忙地為來來往往的車輛送上物品。
在距離龍頭山鎮20多公里的小寨鄉,因山體滑坡,大量救援車輛排起了長龍,道路被堵塞封閉,只有一輛輛滿載著搶救出來傷員的急救車不斷從震中駛來。不時有當地群眾用床板或門板作為擔架,抬著受傷人員向外轉移。
記者在位於魯甸縣城的地震應急指揮中心看到,中國地震局和雲南地震局的領導和工作人員正在緊張地忙碌著,房間正中的大螢幕分成幾個區域,顯示出中國地震局、雲南省地震局後方抗震救災指揮部的工作場景,工作人員分成值守資訊、指揮服務、地震監測和次生災害防範處置、地震災害調查及災情損失評估、搶險救援、應急保障等小組,開展應急指揮工作。與此同時,在地震救援的第一線,中國地震局派出90余人的現場工作隊正在開展現場震情分析、流動地震臺架設與監測、災情調查、災害損失評估和震區科學考察等各項工作。
在魯甸縣人民醫院,上百名醫護人員和志願者守在20多個擔架推車前,緊張地從一輛輛救護車上抬下來自災區的傷員。醫院黨辦工作人員李瑜華介紹,地震發生後,醫院全體工作人員行動起來,為災區傷員準備最好的醫療設備和病房,派出3個醫療小組分赴震源地搶救傷員,現在輕傷的傷員留在縣人民醫院治療,重傷的轉院到昭通市第一人民醫院和市中醫院治療。
在去往昭通第一人民醫院的救護車上,鎖骨骨折躺在車上輸液的龍頭山鎮龍泉村村民楊德雄説,昨天地震時他正在家裏床上玩手機,突然地震了,他趕忙躲到床下,結果被埋在倒塌的房子裏,兩個多小時後被救援人員挖出來,送到鎮上的防震棚內輸液搶救。由於到縣城的道路中斷,他今天才被救援人員抬到通車的路段,搭乘急救車轉院到昭通市治療。
地震發生後,雲南省民政部門緊急向昭通市和魯甸縣調運救援儲備物資,目前,2萬頂帳篷、3萬床棉被、1.5萬頂折疊床、2.5萬件大衣正分三批調往災區。目前,部分應急救援物資已經運抵地震重災區龍頭山鎮,並開始陸續發放到受災群眾手中。截至8月4日11時,當地公安機關已疏散轉移群眾4000余人,搶救受傷群眾107人,公安消防官兵從廢墟中搜救出66人,其中30人生還。截至8月4日12時50分,兩架直升機分三個批次已從震中龍頭山鎮緊急轉移運送出來21名重傷傷員。
魯甸縣委書記保劍告訴記者,地震發生後,市、縣、鄉黨委政府在第一時間作出反應,立即組織搶險救援力量趕赴災區,動員各級幹部群眾,採取有力措施,全力開展抗震救災各項工作,爭分奪秒、千方百計減少災害對群眾造成的生命財産損失。
目前,全縣所有縣級領導除趕往災區以外,全部到所掛鉤鄉鎮指導工作,各鄉鎮立即組織人員對本區域地質災害安全隱患再排查,隱患點必須安排人員24小時監測,劃定危險區域,設置安全警示牌,組織疏散危險區域內的群眾,縣直相關部門和各鄉鎮進一步強化24小時值班制度,做好境內所有水庫、塘壩、河堤及礦山等重點設施的病險排查,嚴防次生災害發生。
在抗震救災工作中,救援隊伍堅持把人員搜救作為第一位的工作,以部隊官兵、專業救援隊和當地幹部為主,迅速組成大規模的搜救隊伍,翻山越嶺,進村入戶,不留盲區,不留死角,千方百計搜尋倖存群眾,救治受傷人員,力求做到救援方案最優、施救措施最快、救援效果最佳,盡最大努力為傷員救治贏得寶貴時間。衛生部門加強力量統籌,從各地抽調醫療人員,組成25支救治醫療隊,與當地的25支醫療隊一起,採取市縣內治療與向上級醫院轉院治療相結合的辦法,分赴災區各醫療救治點開展醫療救治工作。
目前,參與災區抗震救災的力量超過5500多人。省級財政已向災區撥付救災資金2000萬元,市級財政向重災區魯甸縣、巧家縣分別調度地震救災應急資金5000萬元和3000萬元。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