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解決社會問題 開拓藍海市場——中國電子資訊産業集團轉型升級探析

  • 發佈時間:2014-08-04 15:10:21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8月4日電(記者 趙曉輝、張辛欣)“實現營業收入1937.8億元,國有資産保值率增值107.2%,凈資産收益率8.9%……”2013年,中國電子資訊産業集團交出一份不錯的成績單。電子産業産能過剩,中國電子如何開拓“淘金”藍海?“從解決社會問題和社會責任入手,收穫意想不到的市場。”中國電子董事長芮曉武告訴記者,這是他的“秘訣”。

  ?解決社會問題 變紅海競爭為藍海市場

  中國電子旗下彩虹集團通過改造管道、水泵設備,對工業污水進行沉澱處理,實現廢水迴圈再利用,單條輸水線路每天可節約用水量650噸,回水利用率約81.3%,每月節約自來水費用為92235元。

  “很多人認為環保投資大,短期內難收益,企業要付出的太多。但轉型轉的就是觀念,機遇就蘊藏在付出中,不敢去啃硬骨頭就不會抓住機遇。”芮曉武認為,當一個企業想致力於民生問題的解決,也意味著面臨巨大的轉型機遇,拓寬發展空間,甚至跳出紅海步入藍海。“百姓收益,社會收益,企業自然會收益。”

  發展迴圈經濟,提高資源利用率是中國電子轉型的方向之一。縱觀中國電子4日發佈的2013年社會責任報告,節能減排、迴圈經濟、綠色製造……這些帶來新市場和高回報的板塊,無一不和社會問題相關,僅去年一年,中國電子節能減排投資就達5186萬元。在芮曉武看來,這些既是接長社會“短板”,又是謀求轉型出路。

  ?探尋新的商業模式 撬動“沉睡”産業

  “解決社會問題帶來巨大市場。但要盈利,還要找到新的商業模式,用對的方法撬動‘沉睡’産業。”芮曉武説。

  以智慧醫療為例,去年,中國電子旗下長城醫療為方便群眾就醫,在河北等地推出“銀醫一卡通”,患者持卡即可在一定地域內調閱病例檔案,進行報銷補貼。辦卡、發卡、資訊服務都是免費,平臺搭建企業如何盈利?服務於百姓,成本卻由保險公司、制藥企業等産業相關方來平攤。芮曉武將這個商業模式形容為“羊毛出在牛身上”。

  “資訊平臺掌握了很多核心數據,比如不同年齡段、不同工種會多發什麼病,這些對制藥廠定向研發、保險公司投保等都有用。進行數據合作,自然能實現多贏。而且數據由央企掌握,可在保護個人隱私下合理應用。”

  在芮曉武看來,構建合作共贏生態圈,而不是互相競爭産業鏈,是轉型發展的方向。截至目前,中國電子“銀醫一卡通”已被國內400余家醫院和340余個社區所選用,其中三甲醫院達到200余家。

  ?産業鏈整合 打造持續競爭力

  單有研發,很難進行成果孵化和市場開拓;僅對準市場,又容易將目光鎖定局部,造成産能過剩。進行業務整合成為中國電子打造持續競爭力的方式之一。

  特別在資訊服務領域,中國電子整合北京和深圳多家企業成立國際總部,集合研發、試驗、貿易多個環節,通過盤活存量資源,加強研發和市場開拓,並加速技術與服務、解決方案走出去,佔領海外市場。

  去年,國際總部利潤總額達到4.92億元。芮曉武説,通過國際總部聚集産業力量,中國電子將引領萬億級市場規模。5年內國際總部將實現利潤總額30億元。

  此外,中國電子還打造海南生態軟體園、長沙軟體園等進行科技孵化。以長沙軟體園為例,目前已引進企業310家,年産值約34億元,初步形成以北斗導航與軍民融合、移動互聯與電子商務、智慧機器與工業軟體、智慧産業與現代服務等四大産業板塊為主的技術研發和孵化中心。

  “從研發到市場都由自己來做,既規避風險,又使産品定位準確,何樂不為?”芮曉武坦言,未來還將以市場為導向,産學研相結合,打造資訊領域的“國家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