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貨幣理論的演進與應用

  • 發佈時間:2014-08-04 09:35:19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編者按:作者“我國貨幣供應量理論與實踐應用研究”一文共有三部分,本刊將陸續刊發。此文為第一部分,對貨幣供應量及貨幣問題的基礎理論及歷史演進進行了梳理與分析。

  貨幣供應量問題是一個實踐性應用性很強的問題。其背後有非常深厚而複雜的基礎理論。它的深厚性,體現在其歷史淵源可以追溯到人類社會有關貨幣問題的起源及作用討論。它的複雜性,體現在如“什麼是貨幣”這一最基本的問題至今也沒有統一的定論。它的基礎性,在於它涉及整個貨幣金融理論的最根本問題即貨幣的定義與計量。因此,討論貨幣供應量問題必須結合貨幣問題的最基礎理論來進行。

  貨幣供應量理論的三個階段

  貨幣供應量理論是在貨幣理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關係到我們如何定義貨幣、如何看待貨幣的作用、如何對貨幣進行有效的管理。這個探索過程大體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是“貨幣面紗論”階段。這個階段的經濟學家簡單地把貨幣視為一種便利交換的工具,貨幣完全起著交易媒介的作用,對實體經濟不起實質性作用,完全是獨立於實體經濟的外生變數。貨幣供給量的變化不影響就業,不影響産出。個別商品的價格決定於供求關係,即決定於經濟的實物方面,而一般物價水準和貨幣的購買力決定於貨幣的數量及貨幣流通速度,即決定於經濟的貨幣方面。貨幣與經濟並沒有內在的有機聯繫。“貨幣面紗論”的最典型代表是傳統貨幣數量説。它的代表人物是費雪,他提出了經典的交易方程式,即MV=PT。其中,M是貨幣,V是貨幣流通速度,P是商品價格,T是商品交易量。根據這一學説的研究,貨幣流通速度(V)和商品交易量(T)不受貨幣量(M)變動的影響,所以貨幣數量的增減只會引起各種交易商品價格(P)同比例的漲跌,即引起一般物價水準的升降,而不會改變商品間的相對價格,因而也不會對生産和就業産生任何影響。

  對“貨幣面紗論”首先提出質疑的是瑞典經濟學家魏克賽爾。他認為,貨幣並非一層“面紗”,而是影響經濟的重要因素。貨幣對經濟的影響是通過貨幣利率與自然利率相一致或相背離而實現的。貨幣利率是指現行的市場借貸利率,而所謂的自然利率實際上是指投資的預期利率。魏克賽爾指出,當貨幣數量增加,貨幣利率低於自然利率時,企業家由於有利可圖,就會擴大投資,增加産出。隨著收入增加、支出增加和物價上漲,就出現了累積性的經濟擴張過程。相反,當貨幣數量減少,貨幣利率高於自然利率時,就會出現生産萎縮、收入減少和物價下跌等累積性的經濟緊縮過程。只有當貨幣利率等於自然利率時,投資、生産、收入和物價才不再變動,於是經濟達到均衡狀態。因此,魏克賽爾認為,政府有必要採取一定的貨幣政策,使貨幣利率與自然利率相一致,從而消除貨幣對經濟的不利影響。在這裡,魏克賽爾第一次向我們提出了對貨幣進行管理以調控經濟運作的問題。

  把魏克賽爾理論發揚光大,真正使人類對貨幣的認識發生革命性變化,並使貨幣管理及貨幣政策成為現代經濟調控手段的是宏觀經濟學的奠基人、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他的三本主要著作《貨幣改革論》(1923)、《貨幣論》(1930)和《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簡稱《通論》,1936)都在圍繞貨幣問題論述貨幣與經濟的關係,論述如何通過調節貨幣以有利於經濟。在《貨幣論》中,凱恩斯把貨幣分析滲透到其理論體系的各個環節中,創造了一種新的貨幣分析方法和貨幣經濟理論體系,提出了管理貨幣的概念,主張調節貨幣、穩定物價,以保持經濟均衡。而在《通論》中,凱恩斯更加強調通過增加貨幣、降低利率,以擴大就業、增加國民收入。以凱恩斯《通論》為標誌,經濟學對貨幣問題的認識已經進入了“貨幣相當重要”的第二階段。凱恩斯革命在相當大程度上也可稱之為貨幣的革命。貨幣已經不僅是量的問題,而且是質的問題。貨幣已不再是簡單的便利工具,而是改變實體經濟實際運作過程的化學元素。

  就在凱恩斯《通論》發表的同時,西方爆發了歷史上最嚴重的資本主義經濟大危機。這場大危機宣告了凱恩斯主義從理論到實踐轉變時代的到來。面對當時岌岌可危的經濟形勢,凱恩斯認為,宏觀經濟問題已不在於如何穩定物價,而在於如何減少失業和使經濟復蘇。在凱恩斯看來,古典經濟學所謂的充分就業的均衡只是一種特例,而通常情況下則是小于充分就業的均衡。造成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在於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係社會的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之和。由於人們的消費通常小于1,因此造成了社會收入與社會消費之間的差額。這個差額必須通過增加投資來彌補。而投資則取決於資本邊際效率和利率。凱恩斯認為,隨著投資的增加,人們預期的資本邊際效率將遞減。當它下降到與利率相等時,投資也就停止了。為使投資能繼續增加,就必須降低利率。而利率決定於貨幣的供求關係。隨著貨幣量的增加,利率就會下降,從而刺激投資,並通過投資乘數作用而成倍地擴大就業和增加收入,經濟也就走向繁榮。在凱恩斯看來,失業和蕭條的根源在於貨幣經濟的不確定性和人們預期的悲觀性,而克服危機的有效措施莫過於國家適當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由於現代貨幣是國家信用貨幣,凱恩斯把它叫做管理貨幣。因此,凱恩斯提出了全面管理通貨的政策主張,就是借助國家機器大力投放貨幣。

  恩斯的政策主張確實發揮了作用。西方經濟從危機中走了出來,步入了一輪經濟快速發展的新時代。但也正是由於對凱恩斯主義的過度盲從和刺激政策的過度使用,最終由於貨幣刺激作用的減弱,西方經濟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怪狀態——高通脹與低增長並存的狀態,即滯脹。面對這種情況,以反凱恩斯主義為旗幟的新學派站到了理論的前沿,這個學派就是以米爾頓·弗裏德曼為代表的貨幣主義學派。這個學派在繼承和發揚傳統貨幣數量論合理內核的同時,也借鑒和吸收了凱恩斯理論中的合理成分,如貨幣問題的重要性、貨幣的可管理性等,再一次把貨幣的重要性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並使經濟學對貨幣問題的認識進入了第三個階段,我們把它稱之為“貨幣最重要階段”。與凱恩斯學派一樣,新貨幣數量論強調貨幣對經濟的重要意義。但與凱恩斯不同的是,它只強調貨幣在短期內會對經濟産生真實作用,在長期內則與傳統貨幣數量論一樣,認為貨幣只反映到絕對價格水準。長短期的差異源於“貨幣幻覺”的存在。如果貨幣幻覺消失了,貨幣對經濟的影響會完全反映到物價即通貨膨脹上。弗裏德曼正是運用這套理論解釋了凱恩斯主義政策所帶來的“滯脹”現象,並取代凱恩斯主義,開創了風行世界的貨幣主義新時代。

  貨幣主義再次復活了傳統貨幣數量論,它用産出GDP(用Q代表)取代商品交易量T,把貨幣數量論的公式改寫為MV=PQ。根據貨幣主義理論,貨幣只單向影響GDP,貨幣與經濟之間有一個明瞭穩定的數量關係,即。由於基本穩定,即變化趨零,所以,管理貨幣是實現對和有效管理的關鍵。貨幣量的變化會直接影響經濟,而無需通過利率來傳導,所以,重要的是控制貨幣供應量。

  如何定義貨幣

  在知道了貨幣的重要、基本掌控了貨幣與經濟的聯繫方式以後,人類就進入了對貨幣進行積極有效管理的階段。為此,在圍繞貨幣與經濟的關係進行認識深化的同時,如何定義貨幣就變得既重要又現實。馬克思把貨幣定義為一般等價物,是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統一。馬克思的這個定義是對貨幣最本質的概括。馬克思認為貨幣有五個方面的職能: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仲介、儲藏手段和世界貨幣。在所有研究貨幣問題的經濟學家中,馬克思給貨幣下的這個定義和對貨幣職能的概括是最全面、最深刻的。而其他經濟學家對貨幣問題的定義和認識只是概括了貨幣的某個方面。

  大體來説,對貨幣的定義可以區分為本質性定義和功能性定義。本質性定義追問貨幣是什麼?功能性定義關心什麼是貨幣。這種爭論的最典型代表是發生在19世紀中葉英國的“通貨派”和“銀行派”之爭。前者認為,只有金屬鑄幣及其代表——銀行券才是貨幣,而銀行券之外的各種信用形態貨幣不應計入貨幣範疇。後者則強調不僅金屬鑄幣和銀行券是貨幣,而且活期存款等信用形態同樣發揮著交易媒介的作用,也應算作貨幣。這種爭論的現代版是英國的《拉德克利夫報告》。報告涉及貨幣理論和政策的許多方面,對後來西方貨幣政策都産生了重大而持久的影響。報告提出了從一個新穎但至今仍有許多爭議的角度去看待貨幣,認為傳統的貨幣概念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在存在大量非銀行金融仲介的情況下,對經濟真正有影響的是包括貨幣供給在內的整個社會的流動性。報告認為,正是總的流動性狀況同人們的支出決定有關,而支出又同人們認為他們能掌握的貨幣量聯繫在一起。這一貨幣量取決於人們的資産數量及構成、他們的借款能力、他們預期的未來收入以及金融機構和其他企業向人們提供資金的方法和數量。顯然,報告是從流動性的角度來定義貨幣,而流動性是指人們預期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可能得到的貨幣量。由於流動性的來源還包括大量非銀行金融仲介機構,所以貨幣當局不僅要控制貨幣供應,而且要控制整個社會的流動性。《拉德克利夫報告》對現代的影響是非常深刻的,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是以“貨幣性”或“流動性”來定義貨幣。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貨幣與金融統計手冊》,貨幣性就是指一種金融資産能作為交換媒介的性質,而流動性主要是指將一種資産迅速轉變成為交換媒介的難易程度。既然貨幣就是流動性,我們就可以根據流動性的強弱把貨幣分為不同的層次,如M0、M1、M2、M3,以盡可能全面地反映貨幣供應量的變化及其對經濟的影響。在這個層次結構中,流動性越強的資産,對經濟的影響越直接、越迅速。一般來説,M0對經濟的影響比M1的影響更直接、更迅速,而M1的影響又超過M2的影響,因為M1體現了現實的購買力,它的變化將直接引起市場供求和物價的變化,而M2和M3隻有當它們轉變成M1後,才會産生這種影響。根據流動性來定義貨幣,就解決了貨幣既是交易媒介、又是貯藏手段,既是流通工具、又是財富象徵的問題。當然,關於貨幣是什麼這個問題至今也很難作出終結性的結論。這種情況恰恰反映了貨幣問題的複雜性。正是由於這個問題的複雜性,我們從功能性實用主義出發,把什麼是貨幣的問題簡化為什麼在起貨幣作用、如何確定貨幣的構成及其供應量層次的劃分問題。

  我國貨幣供應量理論的演進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歷了從傳統的計劃經濟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轉型,貨幣金融理論隨著實踐的發展也經歷了從傳統的否定到逐漸認識到貨幣金融的作用、再到主動利用貨幣金融推動經濟發展過程的演變。關於貨幣及貨幣供應量問題的認識也在借鑒吸收西方貨幣金融理論與實踐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的風格與特點。這一過程也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唯現金階段。在這個階段,我國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商品貨幣關係被否定,商品統購統銷,物資統調統配,資金統收統支。與此相對應,形成了生産資料分配和消費市場的嚴格分割,存款為生産資料調撥服務、現金為消費品流通服務,即現金結算領域和非現金流通領域。非現金結算中的存款被認為不是真正的貨幣,只是計算工具,貨幣流通僅僅是現金的流通。貨幣流通局限于現鈔,反映了在生産資料完全由計劃調撥的條件下我國貨幣流通的客觀狀況。從銀行來説,一切信用集中于唯一的國家銀行,禁止商業信用和直接金融活動;信貸收支嚴格按指令計劃辦理,對現金活動實行嚴格的管理,只能按限定的範圍和數量使用。這種貨幣範圍的劃分在當時的歷史情況下是完全必要的,也是正確的。在上世紀60年代,雖然理論界提出了廣義貨幣流通的概念,但因經濟管理體制沒有改變,仍按現金量計算貨幣量。

  擴大到銀行存款階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隨著生産資料市場逐步開放,現金使用範圍擴大,生産資料市場與消費資料市場逐步形成一體,現金與轉賬存款的使用範圍大量交叉。把生産資料市場與消費資料市場截然分開的鴻溝已經消失,現金服務於消費資料、存款服務於生産資料的嚴格對應關係已經被打破。在經濟體制改革的新形勢下,人們開始注意到,存款特別是轉賬存款在發揮貨幣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職能方面與現金基本相同,它們與現金相互轉化、互相滲透、互相影響,形成一個不可分割的貨幣流通整體。對其他金融資産形式也開始有所認識。在這種條件下,僅把現金看做貨幣顯然不夠,再孤立地研究現金流通已不能反映整個貨幣流通狀況和經濟變化趨勢,甚至影響國家的經濟政策。因此,有必要把貨幣流通的範圍從現金擴大到包括現金、存款在內的整個貨幣量。正是在這種新的形勢下,我國引入了貨幣供應量的概念,開始把存款視同貨幣,將其與現金放在一起納入貨幣供應量的範圍,並借鑒吸收歐美國家貨幣供應量分層的辦法,在我國引入了貨幣供應量的層次劃分和以貨幣供應量作為貨幣政策仲介目標的新的貨幣政策管理模式。我國的貨幣供應是按流動性的強弱分別劃分為M0,M1和M2三個層次,其中M0指現金通貨。M1指M0加單位活期存款,M2指M1加準貨幣(單位定期存款,儲蓄存款和其他存款)。

  引入社會融資規模階段。自從貨幣供應量指標成為我國貨幣政策的仲介目標以來,我國的金融市場環境處於不斷的調整和變化之中,貨幣供應量受到這種調整和變化的影響很大。調控的預期目標與實際執行結果經常存在較大差異,貨幣供應量的統計結果受到金融創新的衝擊經常出現非常明顯的季節性波動和資訊失真。尤其是近幾年來,我國金融市場的急劇變化和金融創新步伐的不斷加快,僅僅觀測貨幣供應量指標已很難對客觀形勢作出準確判斷。對此,我國又創造性地推出了從金融的另一個角度——信用的角度觀測經濟金融運作情況的社會融資規模指標。社會融資規模指標從資産方進行統計,包括本外幣貸款、委託貸款、信託貸款、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企業債券融資、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保險公司賠償、投資性房地産和其他項。社會融資規模指標較好地適應了我國金融市場多元化發展趨勢,較好地反映了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援程度,對進一步加強金融調控、實施逆週期宏觀審慎管理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它與貨幣供應量互為印證,豐富了我們對貨幣金融與經濟關係的認識,使我們對金融市場的結構認識更深刻,對金融與經濟的關係把握更直接,對央行的貨幣信用管理更具有實踐性意義。(?徐諾金 梁 斌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 本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供職單位意見)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