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粗鋼産能再創歷史新高 産能置換新政效果難料

  • 發佈時間:2014-08-04 07:0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知情人士表示,産能指標交易是一個新生事物,執行起來可能會受到阻礙

  編者按:日前,工信部發佈了《部分産能嚴重過剩行業産能置換實施辦法》,其中,鋼鐵業位居實施減量置換之首。事實上,解決産能嚴重過剩問題已經是老話題了。然而,不論是鋼鐵還是煤炭,減産就意味著減人,減人就會帶來後續一堆的問題。如何有效化解過剩産能,非一日之功。

  工信部7月31日發佈《部分産能嚴重過剩行業産能置換實施辦法》,對鋼鐵(煉鋼、煉鐵)、電解鋁、水泥(熟料)、平板玻璃行業項目建設實行産能置換,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環境敏感區域,實施減量置換。

  上述四個産能嚴重過剩行業新建、改建和擴建項目建設,須制定産能置換方案,實施等量或減量置換。等量置換是指新、改、擴項目應淘汰産能數量相等的落後或過剩産能,減量置換是指項目應淘汰大於該建設項目産能數量的落後或過剩産能。

  值得關注的是,只有在2013年度及以後列入工信部公告的企業淘汰落後和過剩産能(不含各地列入明確壓減範圍的鋼鐵産能),方可用於産能嚴重過剩行業産能置換,且不得重復使用。已超過國家明令淘汰期限的落後産能,不得用於産能置換。

  對於2013年之前那些未批先辦的鋼鐵項目該作何處理?對此,一位不願具名的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要把所有鋼企的産能都明確下來的難度太大,目前針對的只是2013年後列入淘汰名單的新建和改擴建的鋼企項目。不過以後應該還會有針對2013年之前未批先建項目的相關文件,上述《辦法》並不完善”。

  新政策為“壞毛病”買單

  近期,工信部在淘汰落後産能問題上可謂是下足了功夫。7月份,工信部發佈首批被淘汰的落後産能過剩産能企業名單,共涉及煉鐵企業44家、煉鋼企業30家,共需淘汰落後和過剩産能達4800.4萬噸。其中,列入淘汰的煉鐵産能2544.9萬噸,比工信部制定的年度任務多淘汰600萬噸;而煉鋼産能淘汰2145.5萬噸,已經完成全年淘汰目標的74.8%。

  隨後,工信部又推出産能置換實施辦法。蘭格鋼鐵網分析師張琳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産能置換針對的主要還是落後産能,首批試點地區可能會在京津冀,那裏鋼企很多,而且民營鋼企佔多數,又是在北京市的周邊。“現在淘汰落後産能工作已經在實施中,過剩産能問題現在來看比較複雜,只能先從落後産能下手,而且也是出於環保的考慮。”

  而在張琳看來,鋼鐵行業走到今天這個地步,跟之前行業遺留下來的“壞毛病”有關。

  “鋼鐵産業一直被看作是支柱産業,前期各個地方政府為了GDP,選擇粗放式的生産方式,加上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出口下降,鋼鐵下游需求沒有起色,鋼鐵業不可避免産能過剩更加嚴重。”張琳説。

  過去鋼鐵行業一直沿著“失衡—調整—擴張—再失衡”的老路走,這條路如今已經走到了盡頭,國家要控制産量的擴張,鋼企在這種形勢之下需要淘汰産能,但這條路顯然不是那麼順利。

  “讓所有鋼企以銷定産,淘汰過剩産能,顯然不可能做到。對於大多數鋼企來説,關閉的後果就是職工再就業問題,根本無法解決。沒有哪家鋼企願意被‘一刀切’,解決這個問題除了依靠市場來調節,也需要國家相關部門的行政手段,目前可以從環保入手,砍掉落後産能,然後再逐步淘汰過剩的産能。”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

  地方政府僅起監督作用

  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初步統計,目前我國粗鋼産能為11.4億噸。另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今年6月份,我國粗鋼日均産量達到230.97萬噸,環比增長1.66%,創下歷史新高。同期,根據中鋼協的旬度報告折算,重點鋼企的日均産量也達到了181.6萬噸,同樣創下歷史新高。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會長、寶鋼董事長徐樂江曾表示,2014年上半年,中央和地方化解鋼鐵産能過剩矛盾工作正在積極推進。嚴峻的市場形勢使企業切身感受到産能過剩問題給産業健康發展帶來的不利影響,認識不斷深化。

  然而,若置換産能方法開始實施,實施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問題,是否能夠達到預期效果?對此,張琳向記者表示,置換産能的目的就是為了鼓勵鋼企淘汰産能。“比如,一家鋼企淘汰了300萬噸産能,那麼該企業就會有300萬噸的産能指標去和其他的鋼企做交易。”

  不過,也有知情人士透露,若是新建産能地處環境敏感地區,300萬噸産能可能要縮減到240萬噸。

  張琳表示,工信部此次置換産能辦法的實施也是一種嘗試,具體能達到什麼效果,政府也不能給出一個明確的承諾。“一切從零做起,工信部也是摸著石頭過河。”

  對此,工信部産業政策司人士表示,實施産能置換指標交易,一方面是為了解決部分省份産能置換指標不足的問題,滿足全國整體上不新增産能的要求;另一方面是為了讓鋼鐵産能嚴重過剩的省份通過交易籌集資金,用於安置職工、産業轉型等。此外,一定程度上也有利於全國範圍內的産業佈局調整和優化。

  相關知情人士也向記者表示,“産能指標交易是一個新生事物,執行起來可能會受到一些阻礙。地方政府的保守思想可能會給交易增加難度,不過交易只在鋼企與鋼企之間進行,地方政府只能起到監督作用”。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