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8月15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金融衍生品後發也要有優勢

  • 發佈時間:2014-08-04 01:48: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余雪菲 張競怡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原標題:金融衍生品後發也要有優勢

  

  東方IC圖

  7月2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經濟學家成思危在“金融衍生品市場人才培養交流會”上説,目前全世界金融衍生品市場的規模已經相當大了,但中國金融衍生品市場僅有股指期貨和國債期貨,總體來看,市場規模和品種數量仍很小,因此,中國金融衍生品市場需要大力培育。

  中國金融期貨市場的發展,起步于2010年4月16日滬深300指數期貨的上市,至今,中金所只上市了滬深300股指期貨和國債期貨兩個金融期貨品種。起步晚、品種少、發展落後已是市場共識。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慎峰指出,無知和偏見、政府部門職能的轉變、缺乏人才是金融衍生品市場發展的三大阻力。讓社會大眾了解期貨市場,讓優秀人才匯聚期貨市場,是金融衍生品市場發展的根本出路和當務之急。

  落後於近鄰

  法國巴黎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的首席經濟學家陳興動指出:“中國已進入到金融業必須高速發展的階段,不能再等待。”

  特別是金融衍生品市場的發展,據記者了解,中金所成立八年來,僅上市了滬深300股指期貨和國債期貨兩個金融期貨品種。

  從世界範圍來看,金融期貨是期貨和期權市場的主要品種,據美國期貨業協會統計,2013年全球交易所期貨及期權合約交易量高達216億手,其中金融期貨及期權交易量高達176億手,佔到81.29%。

  張慎峰指出,中國金融期貨市場起步晚、品種少、上市慢、制約多,市場發展與功能發揮還受到很大限制,與境外市場相比差距巨大。就品種數量而言,中國目前僅有2個金融期貨品種,覆蓋面十分狹窄,品種數量少,保險範圍小,避險服務“留白”較多。

  中金所統計數據顯示,境外市場品種豐富,如巴西、南非、印度、俄羅斯等金磚國家金融期貨品種可比口徑分別達到70、62、49和45個,中國香港、中國台灣和南韓的産品數量也分別為26、20和18個,既有期貨還有期權,完整覆蓋了股權、利率、外匯等主要資産系列。

  除了品種數量較少之外,中國金融期貨市場規模小,現貨覆蓋低。中金所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股票市值佔全球的6.15%,金融期貨交易量僅佔全球金融期貨期權交易量的1.6%。,股指期貨持倉規模僅佔全球交易所權益衍生品持倉額的2%。,我國股指期貨持倉規模僅佔我國股票總市值的3.5%。,股指期貨的現貨覆蓋率只是國際平均水準的1/32。其他系列還是空白。這一系列數字比較下來,大家已經能夠清楚地看到中國金融期貨市場的發展水準,未來還有很大發展空間。

  此外,張慎峰還表示,中國金融期貨市場不但起步晚,而且發展慢,“後發”沒能形成優勢。新興市場大多抓住時機,緊跟歐美成熟市場,快速建立起自身體系健全的金融期貨市場,積累起豐富的發展經驗。

  就近來看,鄰居印度的衍生品市場機制就十分靈活,自2000年6月起步,僅用17個月就建立起完整的股權類衍生産品體系,到2008年已經建立起涵蓋股權、利率和外匯三大線的完整産品體系。南韓更是在亞洲金融危機之後加大力度,迅速發展成為全球衍生品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中國金融期貨市場推進緩慢,8年僅上市兩個品種,難以跟上國際平均發展速度,面臨較大國際競爭壓力。

  偏見成阻力

  金融期貨市場發展滯後,原因是多方面的。

  早在2005年9月,成思危就曾指出:“要充分估計到發展金融衍生品市場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主要是三個方面:一是無知和偏見。偏見比無知更可怕。二是政府部門職能的轉變。三是缺乏人才。”

  “以2008年開啟的這場世界金融危機來説,人民責備比較多的是MBS、CDO、CDS。這三種金融工具被很多人説成是造成金融危機的原因。但仔細分析這些産品,從設計思想來説,它們並沒有問題。危機的發生是由於過度投機、道德風險、監管放鬆等原因造成的。所以不能因為美國發生了金融危機,就把原因都歸咎在金融衍生品上,而不去發展,這實際上是因噎廢食。”成思危説。

  成思危進一步強調,發展金融衍生品是非常必要的。金融創新本身是一種産品創新,目的是為了提高金融效率、更好地防範風險、更好地為客戶服務。“在國際市場競爭中,中國缺乏這方面的經驗和實力,在期貨方面也吃了不少虧,如果不掌握這些新的金融工具,不了解它,我們還會吃虧。”

  張慎峰對成思危的觀點表示認同,並指出:“9年過去了,目前的發展障礙主要還是上述3個方面。”

  張慎峰感慨,“社會對避險文化認識不夠、理解不足,觀念陳舊落後,甚至是固有的偏見,聽到期貨二字想到的還是‘賭博投機’,還把期貨套期保值操作認作‘做空’股市。他們還不能把期貨和現貨兩頭綜合起來看,看不到套保中期貨的空頭對應的是現貨的多頭,看不到機構套保的前提是大量買入股票,看不到如果沒有期貨對衝風險,股市拋壓更重。”

  中國股市自2007年高點一路調整,與不斷加速的利率市場化同步而行,理財産品等各種形式的影子銀行快速發展吸引和分流大量股市資金,實際利率水準不斷抬高削弱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實體經濟增速放緩態勢明顯,股市作為經濟“晴雨錶”難有作為。可以説,股市持續低迷,客觀上反映了“三期疊加”的經濟基本面因素,體現了我國經濟轉型或曰“換擋”期間的陣痛,絕不是股指期貨惹的禍,反而説明瞭完善避險機制十分必要。

  人才最重要

  雖然阻力重重,但未來幾年是我國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關鍵時期,也是發展金融期貨市場的重要機遇期。

  張慎峰指出,目前,我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第一大貿易國,積累了龐大的社會財富,金融業資産總額180多萬億元,銀行存款117萬億元,居民個人存款51萬億元,債券市場餘額30多萬億元,股票總市值25萬億元,年對外貿易進出口總值和外匯儲備餘額都達到了4萬億美元,實體經濟存在巨大的風險管理需求,諸多大類資産都有著各自不同的風險管理需求。與此同時,我國正在全面深化改革,著力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隨著利率市場化、人民幣國際化及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等重大金融改革的深化,以及實體經濟的結構升級和轉型發展,經濟體量龐大、要素價格波動、結構內涵調整、內外市場聯動等諸多不確定因素集聚共振,風險管理需求十分迫切,亟需加快發展金融期貨市場,提供一個功能完備、安全高效的金融風險管平臺。

  如何加快發展,成思危認為,培育中國金融衍生品市場除了需要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援外,還需要廣大的投資者對其了解;如果投資者不了解,不進入到市場中,就無法培育。因此,在培育方面提出兩點建議:一是向政府提出建議,要制定有關的支援政策;二是需要普及金融衍生品知識,讓廣大投資者有所了解,能夠在自願而且自擔風險的原則下,去參與這個市場的活動,這是市場各方首先要做的。

  張慎峰也認為,制約金融期貨市場發展的瓶頸在於制度觀念,根本還是人的問題。反過來,加強人才培養,加大市場教育宣傳,也是解決制度觀念問題的重要抓手。要改變當前發展落後面貌,推進中國金融期貨市場發展,滿足社會日益豐富的風險管理需求,必須讓社會大眾了解期貨市場,讓優秀人才匯聚期貨市場,儘早佔領人才培養和市場教育制高點,這是我們的根本出路和當務之急。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