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股市無新鮮事:成長股的崩塌與價值股的崛起

  • 發佈時間:2014-08-03 16:35:11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證券市場週刊·紅週刊》特約作者 北京 歐孟

  《股票作手回憶錄》裏有一句話:“華爾街沒有新鮮事,投機像山嶽一樣古老。”其實何止華爾街,中國的股市何嘗不是這樣。

  曾幾何時,以銀行為代表的低PB、低PE、高分紅的價值股被市場棄之如敝履,而那些戴著“新興産業”、“未來發展方向”光環的所謂成長股被人們追捧到無以復加的程度。創業板可以炒高到70倍PE,而其成長性反而不如4倍PE的銀行。君不見,興業銀行2013年的每股收益與整個創業板不相上下,而利潤增長率甚至高於創業板,但市值僅有創業板的十分之一。中國的銀行股幾乎全部破凈,這在全球股票史上都極為罕見。總市值為深市兩倍的滬市成交額通常只有深市的三分之二、甚至二分之一,僅僅因為中小板、創業板都在深市。買價值股被認為“輸在起跑線上”,人們已經完全拋棄了理性。價值股真的就不行了嗎?

  看看美國股市,代表價值股的道瓊斯指數早在去年3月就創了歷史新高,牛市一直持續至今。而代表成長股的納斯達克指數雖也一路高歌猛進,但離2000年的歷史高點5048點還有20%的距離。而我們代表成長股的創業板早在去年就連創歷史新高,代表藍籌股和價值股的滬綜指僅為2007年6124點的三分之一。

  造成這種奇怪現象的原因,有人歸因于國人的投機性強,殊不知恐懼與貪婪是全人類的共性,中美洲國家貝里斯的一家名為CynkTechnology 公司(股票代碼:Cynk)只有一名員工,沒有公佈任何營業收入,在美國上市不到兩個月股價最高暴漲360多倍,總市值比新浪微網志還高。這能説外國全都是價值投資嗎?

  中國股市長年低迷其實歸根結底還是我們的制度設計出了問題,長久以來只重視融資而輕視投資者的回報,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利益得不到保障,新股定價、資訊披露等重要制度漏洞百齣,投資者信心不足,造成股市連年下跌,形成惡性迴圈,投資者只得去追逐概念股與所謂的成長股。

  用一句最近流行的話:“不作死就不會死”,市場本來就是物極必反、福禍相倚。今年以來,包括新國九條、優先股等一系列政策的實施,滬港通的即將推出,市場風格明顯轉向:原來高高在上的成長股終於低下了高貴的頭,以雲南白藥片仔癀長春高新大華股份歌爾聲學富瑞特裝傑瑞股份為代表的成長股紛紛破位下跌,創業板也緊隨其後。相反的,代表價值股的銀行股卻不斷上行。

  7月24日、25日滬市成交額連續兩天超越深市,我相信,這僅是一個開始。因為,我知道,理性只會遲到,但決不會缺席。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