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經濟形勢分析: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夯築動力之源
- 發佈時間:2014-08-03 11:28:03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努力實現全年發展預期目標 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下半年經濟形勢分析
新華網北京8月3日電(記者安蓓、王希、陳煒偉)上半年,在世界經濟普遍低迷、國內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情況下,中國經濟這艘大船逆勢而上,實現了穩中有升、穩中有進的良好局面,為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展望下半年,挑戰依然巨大,任務仍然繁重,經濟形勢複雜性和嚴峻性不容低估,但機遇和挑戰同在,優勢和風險並存。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中國經濟將砥礪奮進,開創持續健康發展新局面。
保持一定發展速度 培育經濟增長新動力
日前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要準確把握改革發展穩定的平衡點,準確把握近期目標和長期發展的平衡點,準確把握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結合點。
兩個“平衡點”、一個“結合點”既是判斷當前和長期發展形勢的著眼點,更是改革奮進的著力點。
經濟增長7.4%、物價漲幅2.3%、城鎮新增就業733萬人……中國經濟“上半年”成績單令復蘇之路並不平坦的世界經濟為之一振。
8月1日發佈的7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進一步印證了這一趨勢。這一宏觀經濟重要先行指標為51.7%,環比上升0.7個百分點,連續5個月回升。
儘管經濟復蘇走勢漸現,但挑戰依然嚴峻。從國內看,我國經濟正面臨增速換擋期和結構調整陣痛期的疊加風險,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動力不足;企業生産經營困難加劇,實體經濟面臨資金“饑渴”;房地産、金融、地方債等領域存在風險隱患。從國際形勢看,全球經濟仍處在危機後調整期,發達國家依然疲弱,新興經濟體持續低迷,地緣政治危機不斷擾動全球經濟。
“在當前複雜的經濟形勢下,保持一定經濟增速是調結構和惠民生的重要前提。經濟增速換擋期是不確定性上升的風險期,要防止經濟增長出現慣性下滑甚至失速。”國家發展改革委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説。
發展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但不是唯速度的發展,而是科學的、可持續的、包容性的發展。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説,表面上是增長速度的換擋,本質則是增長動力的轉換。我國經濟要在中高速增長平臺上良好運作,需規模與品質、速度與效益達到新平衡,關鍵要轉變發展方式和培育經濟增長新動力。
堅持以改革為重中之重 向深化改革要動力
下半年起跑發令槍剛剛打響,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相繼出臺:央企改革試點推出、公車改革大幕開啟、首批試點民營銀行獲准籌建、戶籍制度改革推出取消“農業”和“非農業”戶口區分……
中流擊水,不進則退。在嚴峻的經濟形勢下,深化改革力度不減反增,如同一條紅線,將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將近期目標和長遠發展緊密結合起來。
“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保持全年經濟平穩發展,尤需向深化改革要動力,解放微觀主體生産力。”張燕生説。
展望下半年,改革仍是重中之重,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將為中長期發展夯築動力之源:
——簡政放權含金量進一步提高。6月初我國取消和下放新一批共52項行政審批事項,直指投資創業、科技創新及擴大就業等增加市場活力、改善民生的重要領域。國家發展改革委表示,下半年將進一步完善投融資體制機制,深化投資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簡政放權。
——6月底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吹響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的進軍號。財政部部長樓繼偉表示,今明兩年是財稅改革的關鍵。預算管理制度改革要取得決定性進展,稅制改革在立法、推進方面取得明顯進展,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要基本達成共識。
——7月30日,《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公佈,這項改革將成為城鎮化推進以及教育、醫療、基本公共服務等領域發展改革的強大催化劑。
“這些改革近期將拉動經濟增長,同時兼顧更長遠、更高水準、更可持續的發展。”中國國際交流中心諮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説。
民生改善是落腳點 也是發展潛力所在
就業是民生之本,也是區間調控必須確保的民生“下限”。最新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人數737萬人,同比多增12萬人。
註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帶動的創業激情,使新增個體私營經濟成為解決就業的主渠道。截至6月底,全國個體私營經濟從業人員實有2.32億人,比2013年底增加1303萬人。
王軍指出,下半年我國將繼續通過發展就業能力強的服務業、鼓勵創業、降低融資成本和為小微企業減稅讓利等措施,持續穩健擴大就業。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面對經濟下行壓力,中央財政用於民生領域的支出不減反增,棚戶區改造、城鄉基礎設施建設、中西部鐵路投資、教育醫療及社保改革均取得重要進展。
張燕生認為,下半年民生投入力度還會進一步增強。棚戶區改造、中西部交通設施等投資短期能拉動經濟增長、改善居民福祉,中長期將補齊城鄉基礎設施短板、培育發展後勁,是下半年政策著力點。
謀定而動,行穩致遠。要準確把握好中央關於兩個“平衡點”、一個“結合點”的要求,牢牢把握髮展的主動權,努力實現全年發展預期目標,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向人民群眾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