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忘記塑膠吧,石墨烯才是未來,它可以變革電子行業,催生靈活多變的設備、超動力的量子電腦、電子服裝及可與身體細胞交流的電腦

  • 發佈時間:2014-08-03 04:29:21  來源:文匯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張曉鳴

  石墨烯(Graphene)是由單層碳原子構成的六角形,呈蜂窩晶格的一層透明薄膜,是世界上為數不多同時具備“透明、導電和柔性”三大屬性的材料,這三種屬性很少能在同一個材料上出現,因此它又被稱為“奇跡材料”。十年前,石墨烯還不太為人所知,如今,它的巨大潛力引發了無限的遐想。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會用到石墨,例如鉛筆芯;然而,從中分離出來的石墨烯,卻像是科幻電影裏取出來的那般神奇。這項從鉛筆芯中得來的發現,為它的發現者帶來了諾貝爾物理學獎,而按照《紐約時報》的説法,石墨烯“具備顛覆當前所有電子設備的潛質,是材料的未來和電子行業的救命稻草”。

  透明膠帶粘出的發現

  2004年,物理學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正在一張涂滿鉛筆筆跡的紙上,用透明膠帶粘來粘去。

  這兩個人偶然意識到,他們可以強行將性狀類似鉛筆芯的石墨分離成較小的碎片,從碎片中剝離出較薄的石墨薄片,然後利用普通膠帶粘住薄片的兩側,撕開膠帶,在不斷重復這一過程中得到越來越薄的石墨薄片,最後製成由一層碳原子構成的石墨烯。

  靠這種“粘取”,他們剝離出了石墨烯,隨後發現,石墨烯原子所獨具的、像一張鐵絲網似的六角形陣列排列方式,有潛力成為新型材料。它由碳原子以特殊結構排列而成,比其他任何材料都具備更好的導熱、導電特性。更令人稱奇的是,它不僅是世界上最硬的材料,而且柔韌性也最強。

  “石墨烯是世界上為數不多同時具備透明、導電和柔性三大屬性的材料。”有專家宣稱,“這三種屬性很少能在同一個材料上出現。”厚度只有一層碳原子的石墨烯因此被稱為“奇跡材料”。

  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至高榮譽由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因“研究二維材料石墨烯的開創性實驗”而共用。評審委員會認為,它“有望幫助物理學家在量子物理學研究領域取得新突破”。

  石墨烯能做什麼?

  雖然石墨烯早在10年前就被發現,然而它在2010年兩位研究者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後,才真正獲得關注,研究人員和大公司開始集中精力研究如何商業化生産石墨烯,與石墨烯相關的應用性研究已初現成果。

  物理學家和研究人員表示,由於石墨烯可以讓電子産品的螢幕更清晰且具備柔性特質,這些産品將比以往採用硅材料的設備更薄、更快、更便宜。另外,續航時間長的電池也可具備防水性能。

  2011年,美國西北大學的研究人員以石墨烯和硅為原料製造電池,該大學表示這種電池可以讓手機“電池用上一週,每次充電只需15分鐘”。

  2012年,美國化學學會表示,石墨烯技術進步將使得“手機薄如紙張,能夠折疊裝入口袋”。媒體稱研究人員正基於石墨烯研製一系列感測器,包括氣體感測器、生物感測器和光感測器,它們的體型比以往更小。

  不久前,與南韓成均館大學合作的三星尖端技術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稱,三星已找到在硅片上製造高品質石墨烯的方法。三星在聲明中表示,這些技術進步意味著公司可以開始製造“柔性顯示屏、可穿戴産品和其他下一代電子産品”。有論者指出,三星的突破最終將成為“石墨烯商業化的救命稻草”。而三星並不是唯一研究石墨烯的科技公司,IBM、諾基亞和SanDisk公司的研究人員都在嘗試用石墨烯材料創造新型感測器、電晶體和記憶體。

  石墨烯最大的優勢是價格便宜。當今電子行業的很多産品都能利用石墨烯而變得更好、更小、更便宜。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科學家去年製造了一款石墨烯揚聲器,音質等同於甚至好于森海塞爾耳機,體型更小。石墨烯迷人的地方還在於,它可浸入液體不被氧化,這一點與其他導電材料完全不同。研究者表示,石墨烯研究正在向讓電子産品與生物系統融合的方向轉變。換句話説,未來石墨烯産品可以植入你的身體中,讀取神經系統資訊或同細胞對話。

  取代無所不在的硅

  目前來看,取代無所不在的硅,是石墨烯最具商業前景的用途。

  傳統的積體電路電晶體是由硅製成的,著名的摩爾定律在上世紀70年代預言,電晶體的性能每兩年就能提高一倍。但近年來這一著名預言卻遭到科學家們越來越多的質疑,因為電晶體的尺寸不斷縮小,整合度越來越接近它的物理極限。電晶體的微型化造成的元件升溫,也使其性能大打折扣--電子設備的溫度每升高10度,壽命就會折損一半。

  而石墨烯材料製成的晶片,則有可能使元件的溫度保持在較低水準,從而進一步推進電子設備的微型化。電子産業甚至認為,石墨烯日後能取代無處不在的硅,從而引發電子工業革命。

  在國外,石墨烯材料的研發受到高度重視。2013年1月,歐盟委員會宣佈將石墨烯和人腦工程兩大科技入選“未來新興旗艦技術項目”,並分別設立專項研發計劃,每項計劃將在未來10年內分別獲得10億歐元的經費。在我國,石墨烯材料的奇異特性,也逐漸引起政府、學術界和企業界的高度重視。2012年,工業和資訊化部發佈《新材料産業“十二五”發展規劃》,規劃中的前沿新材料,就包含石墨烯;科技部也明確表態將支援石墨烯材料的研究。

  我國石墨烯領域研發起步較晚,但發展較快。2013年7月13日,中國石墨烯産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成立。同時,江蘇、浙江、深圳、上海、山東、福建、遼寧、重慶、黑龍江與中科院等機構以多種形式協同創新,紛紛建立了産業技術聯盟,促進了創新資源優化組合和創新産業化進程。

  有待實現的承諾

  當石墨烯真正擺到商店貨架時,它們的外形和體驗可能是我們從未見過的。

  自石墨烯被發現以來,研究人士一致努力開發這種材料的商業用途,如替代晶硅應用在晶片領域,製造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以及超級電容器,製造可彎曲觸摸屏等。

  如今,研究的重心轉向了石墨烯與其他金屬的結合應用。以太陽能研發為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就構想了一種新型光伏電池,由石墨烯與二硫化鉬結合製成。與當下最小的光伏電池相比,這種新型光伏電池每單位體積的發電能力可高出30倍。科學家目前正在研究如何結合石墨烯與硫族化合物形成新的材料,用於製造能夠發電的外涂層。

  然而,科學家眼中並沒有所謂的奇跡。石墨烯的工業化也無法一蹴而就。目前,石墨稀的造價仍然較高;而且,在某些情況下,它的性能並不如硅。與此同時,它微量的毒性也還沒有得到充分的考量。更關鍵的是,整個行業都在使用傳統硅晶片和電晶體製造電子産品,大企業這些接納石墨烯速度可能很緩慢。

  石墨烯要走的路還很長。

  連結奇跡材料無處不在

  電池

  2011年,美國西北大學的研究人員以石墨烯和硅為原料製造電池,該大學表示這種電池可以讓手機“電池用上一週,每次充電只需15分鐘”。

  此外,特斯拉對電池技術的革新,也將引發市場對提升鋰電池能量密度材料的關注。石墨烯具有高導電性和良好的柔韌性,是柔性儲能器件的理想候選材料之一。石墨烯複合材料用作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可大幅提高負極材料的電容量和大倍率充放電性能。

  超級電腦

  由於石墨烯的出現,高頻提升的發展前景似乎變得無限廣闊了,這使它在微電子領域也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研究人員甚至將石墨烯看作是硅的替代品,能用來生産未來的超級電腦。

  可穿戴設備

  與南韓成均館大學合作的三星尖端技術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稱,三星已找到在硅片上製造高品質石墨烯的方法。三星在聲明中表示,這些技術進步意味著公司可以開始製造“柔性顯示屏、可穿戴産品和其他下一代電子産品”。

  抗菌物質

  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的科學家發現,石墨烯氧化物對於抑制大腸桿菌的生長超級有效,而且不會傷害到人體細胞。假若石墨烯氧化物對其他細菌也具有抗菌性,則可能找到一系列新的應用,像自動除去氣味的鞋子,或保存食品新鮮的包裝。

  安全套

  去年,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拿出10萬美元獎金,獎勵利用石墨烯創造出更薄、更輕和更穩固的安全套科學家。

  石墨烯感光元件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學者,研發出了一種以石墨烯作為感光元件材質的新型感光元件,它可望透過其特殊結構,讓感光元件感光能力比起傳統CMOS或CCD要好上1000倍,而且損耗的能源也只是原來的1/10。

  感測器

  基於石墨烯研製一系列感測器,包括氣體感測器、生物感測器和光感測器,它們的體型比以往更小。這種感測器可以植入你的身體中,讀取神經系統資訊或同細胞對話。

  海水淡化

  研究表明,石墨烯過濾器可能大幅度勝過現有的海水淡化技術。

  飛機

  以石墨烯為基礎的新型材料可以減輕飛機的重量,從而減少其煤油消耗以及二氧化碳的排放。此外,氧化銦錫是飛機駕駛艙螢幕電極製造中不可或缺的一種材料,但造價十分昂貴,石墨烯有希望取而代之。

  基因電子測序

  由於導電的石墨烯的厚度小于DNA鏈中相鄰鹼基之間的距離以及DNA四種鹼基之間存在電子指紋,因此,石墨烯有望實現直接的、快速、低成本的基因電子測序技術。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