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站在世界史 角度看乾隆

  • 發佈時間:2014-08-02 10:31:43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文·趙青新

  ■樂享悅讀

  “讓時光回到1735年。”這是美國學者Mark G.Elliott(中文名“歐立德”)在他的著作《乾隆帝》中開篇的第一句話。歐立德歷數1735年世界各國發生的大事,緊接著筆鋒一轉,把目光投向了遙遠的東方,在那裏,臨終的雍正皇帝把權力交給了年輕的弘歷。乾隆皇帝登基。

  開篇即奠定了全書的基調:從乾隆登基直至乾隆駕崩,1735—1799年,漫長的18世紀——世界歷史獨一無二的重要的“革命時代”,當西方世界日新月異天翻地覆之時,曾經遠遠領先世界文明的中國這時候都在做些什麼呢?

  歐立德是哈佛大學東亞係和歷史系教授,美國“新清史”學派代表人物之一。因其《滿洲之道:八旗與清代族群認同》蜚聲中外清史學界,但這本《乾隆帝》卻並非一部純學術著作,而是一部以英文寫作、面向歐美那些對中國史感興趣的讀者的讀物,是經常被美國的大學作為本科生學習中國史的教材來用的。

  歐立德用簡潔而又生動的筆觸講述了世界史上最引人注目、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乾隆帝的一生。歐立德的視野寬廣,乾隆的個人經歷、朝廷的政治鬥爭,往往被他一筆帶過,他把乾隆和他的王朝放在世界史的範疇之中,把筆墨花在那些在他看來,構成中國封建統治基石、有別於其他各國、具有中國特色的本質的東西。歐立德挖掘以乾隆為代表的有清一代與傳統中原王朝之間高度的延續性,強調了中原王朝的歷史文化為滿洲統治者所提供的極為重要的意識形態系統,認為這是導致乾隆皇帝不能像俄羅斯的彼得大帝那樣開展大規模革新的原因。

  歐立德詳細敘述乾隆的孝道和他的家庭關係。乾隆及其父親、祖父及其他男性親屬之間的複雜關係,以及乾隆與母親、嬪妃及子女等家庭其他成員的關係。歐立德指出,探討乾隆一生中的人際關係和公共政治如何相互交融,將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乾隆本身,同時也有助於我們更深入理解18世紀中國的政治文化。

  歐立德選取了一件“小事”——烏拉那拉皇后的“剪髮”事件。圍繞著剪髮的起因、帝後的爭吵、朝臣的上書、民間的輿論,歐立德的分析步步深入,最後指出:“表面上與頭髮相關,實質上卻是圍繞正確之儀、祖宗之制和天下秩序所展開的。”這樣的“小事”,幾乎被大家全體無視的,在歐立德鞭辟入裏的剖析下,讓我們窺見了清朝統治乃至幾千年的中國封建統治的核心。

  乾隆的巡遊,在我們看來似乎是純屬雅興的行為,歐立德同樣給讀者提供了重新審視事情的角度。歐立德從中國遠古聖王的巡遊行為談到了少數民族的遊牧風俗,又論述了道教、佛教和儒學等意識形態對中國政治的影響,分析了18世紀時江南文化相比北方文化的優勢。我們發現,帝王的個人行為不可避免地和政治纏繞在了一起,巡遊不僅是滿足個人喜好,更是為了鞏固帝王權威,增進王朝利益。

  歐立德在序言中説他寫《乾隆帝》目的有三:一、給盛行的“中國崛起”論提供更好的剖析;二、讓讀者們對18世紀的中國如何適應全球歷史潮流獲得基本的感知;三、讓乾隆皇帝更加人性化。

  看完該書,我認為,歐立德這三個目的在書中得到了明確的貫徹。這本寫給西方人看的清史著作,對於我們中國讀者,恰恰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用世界史的角度去審視乾隆和他的王朝。

  《乾隆帝》,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5月出版,歐立德(美)著,青石譯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