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北京住宅成交量創近3月新高 自住房助力回暖
- 發佈時間:2014-08-01 16:08:41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7月百城房價環比下跌0.81% 自5月份以來連續3次下跌 同期北京住宅成交量創新高——
自住房助力 京樓市升溫
法制晚報訊(記者 李洪鵬 易朵)中國指數研究院昨日發佈百城房價指數,7月份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為10835元/平方米,環比下跌0.81%,這也是繼五月、六月以來再度出現下跌。不過受自住房集中簽約影響,7月北京新建住宅成交量創近3個月新高。
根據中國房地産指數系統百城價格指數對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的全樣本調查數據顯示,2014年7月,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為10835元/平方米,環比上月下跌0.81%,出現連續第3個月下跌,跌幅也擴大了0.31個百分點。
從漲跌城市個數來看,共有76個城市房價環比下跌、24個城市環比上漲,本月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數量較上月減少5個。從7月統計數據來看,北京、上海、廣州等十大城市房價全部環比下跌,且跌幅超過全國。
從具體數據來看,廣州環比下跌1.77%,跌幅居十大城市首位。在二手房方面,十大城市中除重慶環比上漲外,其他9個城市均環比下跌。其中北京、成都二手房價環比跌幅均超過1%。
解讀分析 多地限購“鬆綁” 刺激成交
中國指數研究院副院長黃瑜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以來,受信貸收緊、市場預期不穩等影響,市場整體下行趨勢明顯。
黃瑜表示,在政策環境方面,中央著力推進長效機制建設,地方調整更趨靈活。部分庫存過大、需求不足的城市,通過放鬆限購、調整公積金政策等措施力圖維持市場平穩運作。
在供應方面,迫於庫存高企和負債率較高的壓力,多數房企採取低價加推、降價促銷等策略,加大推盤以價換量以保障業績。
“在市場資訊更發達的大中城市,品牌房企對市場反應更加敏感,促銷項目增多且價格下調幅度擴大。”黃瑜稱,在需求方面,消費者仍然預期市場保持下行,入市意願不高,因此市場成交沒有明顯改善。
黃瑜認為,下半年隨著限購放鬆城市個數增多,短期內可刺激市場成交回升,“雖然放鬆限購無法從根本上扭轉當前市場庫存高企、供大於求的局面,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穩定預期,促進市場回穩。金融支援是否到位、企業促銷力度以及需求預期的轉變將是市場回升的關鍵要素”。
7月十大城市
新建住宅價格指數
(單位:元/平方米)
城市 環比漲跌 樣本均價
成都 -0.26% 8097
南京 -0.39% 13918
深圳 -0.41% 30198
上海 -0.45% 32322
武漢 -0.83% 8214
重慶-1.02% 7769
天津 -1.13% 11074
杭州 -1.53% 17279
北京 -1.60% 32736
廣州 -1.77% 18168
今年北京新建住宅網簽量
(不含自住房,單位:元/平方米)
月份 成交量 均價
1月 4880套 27559
2月 1505套 26597
3月 5192套 28340
4月 4243套 25177
5月 4239套 25236
6月 3471套 26796
7月 4541套 24979
北京市場
自住房集中簽約 成交回暖
截至今天上午,北京市住建委最新成交數據顯示,7月1日-31日,北京新建住宅(含自住房)簽約6200套,創近3個月高點。中原地産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認為,自住房集中簽約整體拉高了新房成交量,對成交均價的影響也比較大。
“自住房成交量是計入商品房成交量的,若剔除這部分成交量,7月新建住宅簽約合計為4541套,較上月有所上升;簽約均價為24979元/平米,較上月有所下降。”張大偉表示,未來自住房對市場的影響依然存在。
此外,7月份成交總價在2000萬以上的住宅套數達27套,佔全市成交比首次破1%。張大偉表示,下半年高端項目供應將有所增加。
在二手房方面,7月北京二手住宅簽約8059套,環比上漲23%,創近4個月新高。張大偉分析稱,二手房市場雖然仍在底部徘徊,但加速下調的趨勢明顯減弱。
此外,據中原地産研究部統計數據顯示,7月北京二手房房源環比上漲了8%,客戶量則上漲了15%, 成交量已經接近3月份的水準。
開發商加大折扣 以價換量
記者上午走訪發現,繼3月富力尚悅居降價入市後,華業東方玫瑰、珠江四季悅城、首開國風美侖等項目相繼以低價入市,將通州區域價格水準逐步拉低至15000元/平米。
7月23日,合生世界村更是宣佈推出9800元/平米的房源,一舉將通州房價拉回至萬元內。
據統計,7月通州區域整體成交均價達23348元/平米,與去年末相比下降近2000元/平米。而在剛需盤聚集的房山區,新入市項目的産品定價也是一路下滑,從2月份的均價26000/平米下降至19000元/平米。
對此,亞豪機構副總經理任啟鑫分析稱,房山、通州均屬於剛需項目較為集中的區域,同質化的産品和客群定位,讓區域樓市競爭更為激烈。
“上半年整體樓市成交持續下行,使得以剛需客群為主的區域樓市大受影響,項目去化時間均不同程度延長,為搶奪剛需客群實現快速週轉,剛需項目只能調低預期價格入市,以低價來撬動項目銷量,實現房企既有利潤。”任啟鑫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