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一隻靴子落地了

  • 發佈時間:2014-08-01 07:35:41  來源:新華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經濟走筆

  7月3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將《不動産登記暫行條例(徵求意見稿)》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在各地此起彼伏競相放開限購的當下,這一資訊意味著什麼?

  一隻靴子落地了。住建部前部長姜偉新離任前的一段話,可以詮釋這一信號,“一旦全國個人住房資訊聯網,和銀行、稅務等系統資訊統一到一個平臺,就不必再採取限購這種行政色彩濃厚的辦法來調節樓市。”應該説,放開限購—不動産資訊登記聯網—物業稅出臺,這“三點一線”的邏輯是高度吻合的。這也證實,房地産調控未來的大方向,將是以房産稅等經濟手段逐步替代“限購令”的行政手段,真正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

  不動産登記開始向社會徵求意見,説明個人住房資訊聯網已不再遙不可及。限購之所以一夜之間“由地方政府説了算”,其背景可用住建部部長陳政高的一句“千方百計消化庫存”來説明,足見當前房地産市場庫存和空置量不是一般的嚴重。上半年,70個大中城市中交易量銳減1/3,説明大部分投資投機客已遠離市場,市場飽和度大增。

  宏觀減稅背景下,物業稅是為數不多的可以開徵的新稅源。在用金融手段和行政手段去杠桿化的同時,應更多地運用稅收手段調節供需。可以説,在收入增長乏力的當下,物業稅對探索資産保有環節源源不斷的新稅源、推進社會公平邁出了重要一步,是稅制改革的一個重大突破,對地方政府來説,也提供了除土地收入之外的穩定的新收入來源。在現行財政體制下,地方“蛋糕”挪騰空間窄,而公共財政剛性支出大,增加一個新稅種,開闢一塊新稅源,雖有陣痛,但長遠看,大家都是“點讚”的。

  從公開資訊看,開徵房産稅“在技術環節上已不存在問題”,現在就等房産資訊系統大聯網,這也説明房産稅擴大試點的條件已日益成熟,箭在弦上。從成熟市場經驗來看,房産稅開徵意味著地産大牛市的終結。德國開徵房産稅後20年房價未漲。今年以來,物業資産價格停止上漲,曾經帶來過激動人心的“紙上富貴”資産將面臨重新修正,市場預期就也可能隨時會出現逆轉。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