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正確看待經濟增長速度

  • 發佈時間:2014-08-01 05:31:18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最近一個時期,我國經濟增長速度逐步放緩,在國內外引發廣泛關注和議論。有人認為調結構、促改革就要以增長為代價,也有人對我國經濟前景産生疑慮和擔憂。剛剛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正確看待經濟增長速度,對做好經濟工作至關重要,對做好各方面工作影響很大。為此,有必要結合當前國內外的總體經濟形勢、結合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進行全面分析。

  回顧2003年至2007年,我國經濟年均增長11.6%,2008年至2011年年均增長9.6%,2012年至2013年都是7.7%,今年上半年是7.4%,從中可以清楚看到經濟增速在由高增長向中高速增長“換擋”。這其中有近幾年人口結構變化、工資成本上升、儲蓄率和投資率下降導致經濟潛在增長率下降的規律性原因;有全球經濟進入後國際金融危機時代的常態慢增長,以及我國出口競爭力的減弱,外部需求增長速度出現趨勢性下滑的階段性原因;有工業主導型經濟逐步向服務主導型經濟轉變的結構性原因。這些趨勢性變化,是客觀環境、客觀條件和客觀規律使然,也是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基本判斷依據。

  深刻認識影響經濟增長速度的因素,有利於我們全面、科學、理性地認識各种經濟現象和經濟關係,從中把握規律,制定正確的方針政策。例如,儘管增速明顯“換擋”,一些人所擔心的就業問題卻並未出現。今年上半年我國新增就業人口700多萬人,完成全年目標的70%左右,這説明我們可以把GDP增長7.5%左右作為確定改革發展穩定平衡點的重要指標。再如,我國正處於城鎮化加速發展的歷史階段,投資增長快有其必然性,同時這一時期的生態約束矛盾也最為突出,如果投資增長太快,資源環境將難以承受。把握了這個階段性特徵,就可以恰當地選擇投資政策,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力避投資超越支撐條件的過快增長,把重點放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上,拉動沒有水分、實實在在的經濟增長。

  經濟增長不能強行推高,也不能任其失速。我們時刻不能忘記,我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沒有一定的發展速度是萬萬不行的。沒有一定的速度,就業和收入就上不去,深化改革、調整結構的力度就會受到影響。我們不能剛剛走出了盲目攀比、“唯GDP”的誤區,又走進了任由下滑、“去GDP”的誤區。今年上半年,一些省份經濟增長出現大幅回落,引發各界廣泛關注。如果這些地區的經濟增速繼續下滑,或更多省份經濟增速滑出合理區間,市場預期會受影響,民生和社會支出無法保障,全面深化改革的迴旋空間會被壓縮,保持社會穩定的經濟基礎就會動搖。從這個角度説,完成今年經濟增長7.5%左右的目標,十分重要,是各級政府的重要職責。

  適應新階段新形勢,迫切需要樹立遵循經濟規律、自然規律、社會規律的科學“速度觀”,使其符合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徵、符合環境保護要求、符合資源稟賦條件,在經濟潛在增長率的區間內適度上下浮動,關鍵是要有品質、有效益、利民生、護生態。一定要看到,穩增長既要穩速度,也要穩品質、穩效益,才能實現新常態下長期、持續、穩定的經濟增長。為此,既要做好“減法”,把資源能源消耗降下來,把環境污染生態破壞降下來,把不可持續的GDP高速增長降下來;也要做好“加法”,把注意力更多放在投資效益和企業利潤率是否提高,投資與消費的比例是否合理,産業結構是否得到優化,城鄉居民實際收入增長是否和經濟增長同步,單位GDP能耗強度和排放強度是否降低等方面,把經濟增速放緩帶來的壓力轉化為動力,創造和利用轉型升級新機遇。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