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四行業産能減量置換
- 發佈時間:2014-08-01 04:29:33 來源:解放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記者趙曉輝 孔祥鑫 張辛欣
工業和資訊化部31日發佈《部分産能嚴重過剩行業産能置換實施辦法》明確,對鋼鐵(煉鋼、煉鐵)、電解鋁、水泥(熟料)、平板玻璃行業項目建設實行産能置換,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環境敏感區域實施減量置換。
根據實施辦法,上述四個産能嚴重過剩行業新建、改建和擴建項目建設,須制定産能置換方案,實施等量或減量置換。等量置換指新、改、擴項目應淘汰産能數量相等的落後或過剩産能,減量置換是指項目應淘汰大於該建設項目産能數量的落後或過剩産能。
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環境敏感區域是指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以及廣東省的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門、東莞、中山、惠州、肇慶等9市,以及其他環境敏感區域。這些區域需置換淘汰的産能數量按不低於新、改、擴建項目産能的1.25倍予以核定,其他地區實施等量置換。
儘管近些年來國家出臺不少政策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業,但部分行業盲目擴張勢頭依然強勁,産能過剩甚至陷入了“越淘汰越過剩”的怪圈。工業和資訊化部的這一新招能否起到實效?
新增産能速度遠大於淘汰産能
當前,我國部分行業供過於求矛盾日益凸顯,傳統製造業産能普遍過剩,特別是鋼鐵、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等高消耗、高排放行業尤為突出,産能利用率均在75%以下,明顯低於正常水準。
“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這些行業産能盲目擴張勢頭強勁,新增産能速度遠大於淘汰産能速度,直接加劇了産能過剩矛盾。”工信部有關負責人説。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統計,2011年至2012年全國新投産煉鋼産能約1.25億噸。而同期淘汰煉鋼産能約3700萬噸,新增産能近9000萬噸。一位鋼鐵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為了達到節能減排的要求,企業往往在淘汰落後産能之後需要開工更大規模的新項目,這是過剩行業産能“越淘汰越過剩”的重要原因。
在2010年國務院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淘汰落後産能工作的通知》中,就已提出産能等量或減量置換。但由於沒有明確要求和可操作的路徑,各地在執行中標準不一,程式不夠規範,甚至存在多次置換的問題,沒有達到控制産能總量、遏制盲目擴張的目的。
疏堵結合遏制産能盲目擴張
“化解産能過剩的首要任務是把産能盲目擴張的勢頭壓下去,嚴禁建設新增産能項目,不能只用‘堵’的辦法,而要‘疏’‘堵’結合、多措並舉。”工信部有關負責人説。
記者梳理髮現,在“堵住入口”方面,國家已出臺了非常嚴格的措施。2013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資訊化部聯合印發通知,要求各地政府、有關部門嚴禁核準新增産能項目,堅決停建違規在建項目並進行清理。但顯然,單單“封堵”的措施很難見效。
化解産能過剩也要“預留出路”。實施産能等量或減量置換,就是一項給“出路”的政策。“這既有利於淘汰落後和過剩産能,又有利於推動存量産能調整升級和佈局優化,特別是控制産能總量,避免出現‘越淘汰越過剩’,同時緩解地方經濟發展與淘汰落後産能、化解産能過剩的矛盾。”工信部有關負責人説。
淘汰落後産能最終要靠市場
針對産能過剩的老難題和31日出臺的政策,有專家分析説,一個行業産能是否過剩、哪些項目該遭淘汰,應該由市場決定,而不能讓政府之手伸得太遠。
記者了解到,産能置換辦法為此專門提出,鼓勵各地積極探索實施政府引導、企業自願、市場化運作的産能置換指標交易。工信部將搭建全國産能置換指標供需資訊平臺,並探索建立全國産能置換指標交易平臺。
不過,這些措施效果如何仍待檢驗。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袁鋼明就對此表示擔憂。他説,政府限制産能通常以生産規模、技術指標為標準,這就造成了一些地方企業或者民營企業因為規模小而被淘汰出局,一些國有的大企業得到支援,繼續發展。這就容易造成真正有活力的企業遭到排擠,而一些投資較大、成本較高,效率並不一定很高的企業從中得利。
他認為,真正解決産能過剩的方法應該是利用市場手段,讓不適合市場生存的企業自動消亡。“市場機制為主導才能推動産業升級和進步,運用行政手段限制産能,反而會造成一系列隱患。” (據新華社北京7月31日電)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