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讓“村民理事會”來擺擺理

  • 發佈時間:2014-08-01 03:31:34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開欄的話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是全面深化農村改革的重要內容。近年來,各地進行了一些探索,積累了一些經驗。目前,此項工作既有整省試點也有整縣試點,都在紮實推進之中。為了進一步營造確權頒證工作的良好氛圍,本報在全國範圍內選取了十余個縣、鄉、村典型,通過講述一家一戶的“土地故事”,以管中窺豹的方式反映各地在確權工作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及好成效。從今日起開闢《全面深化改革進行時·土地確權在行動》專欄,敬請關注。

  本報記者 楊丹丹

  “如果沒有了村民理事會,丈量組就是‘瞎子’,村幹部就是‘聾子’。”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萬山鎮二十埠村村黨支部書記張后勝形象地概括了村民理事會在土地確權工作中發揮的作用。

  原來,這個村從今年4月啟動土地確權工作起,就召集了81位由村民代表、老黨員、老教師、老村幹部、村民組長組成的“村民理事會”,把他們再分成25個小組對口負責25個村民組,村“兩委”班子成員包片負責到組。

  宣傳先行讓農民吃“定心丸”

  “俺家5分地,已經登記備案過了。聽説下個月就能拿到證了。”二十埠村的農民李國慶樂呵呵地説。他從家中拿出一張紅色的紙向記者介紹説:“4月份,村幹部給每一戶都發了這封信,介紹了土地確權的好處。我們這才放心讓他們來測量。上個月,村民隊長挨家挨戶通知我們現場指地,讓專家測繪,再把各家地的位置和面積畫到圖表上。”

  這封《致廣大農民的一封信》,不僅詳細介紹了土地確權登記工作的目的、程式,還特別強調了兩個不掛鉤,即“確權登記實測面積不與按二輪土地承包面積確定的農業補貼基數掛鉤,不與農民承擔費用、勞務標準掛鉤”。

  “村民理事會進村串戶把信發放到近千戶農民家中,讓他們知曉黨的政策。”萬山鎮黨委書記趙小青介紹説,“這叫做宣傳先行。農民看了信有如吃了‘定心丸’,農民了解到這項工作是對自己有益處的,才放心讓我們來幹。”

  時莊村民小組組長時宗華介紹説,理事會成員多是有責任心且熟悉本組地塊情況的村民。有了他們的幫助,現場指界和測繪畫紙的速度就加快很多。

  “許多村民小組有1/4的農戶舉家外出,部分村民小組有半數以上農戶舉家外出,農戶申請、確認難,戶口等基礎資訊資料收集更難,一般很難超過80%。所以很難召開村民會議,要達到規定的2/3以上村民到會並形成決議更難。”作為村民理事會一員的王莊組組長王振安介紹説,村民理事會針對這部分人群一一電話通知,對於不能回來的這部分村民請他們委託親戚或朋友代為現場指界。

  矛盾調處講求公道

  “由於涉及承包土地,暴露的矛盾調處任務艱巨。對於一些歷史遺留、事實不清的情形,幸虧有了村民理事會主持公道。他們説話有分量,我們要求各個村都要成立村民理事會來協調解決問題。”廬江縣農委副主任陳藝方介紹説。

  科學測繪之後,很多農民確權登記的土地面積發生了變化。有的面積比二輪承包土地面積大,有的則比二輪承包土地面積小了。

  面積變大的村民很高興,可是面積變小的村民就有了意見,到村委會來吵鬧。這種現象在土地確權過程中時有發生。

  萬山鎮萬金山社區書記徐濟應説:“於是村民理事會就開會討論這個事。村民代表就説,二輪承包分地分配本身存在差異。分到良田幾畝就是幾畝,分到洼地等非良田時就會打個折,縮水報面積。當時是讓村民自由選擇,那時候你挑的良田,種的糧多,現在重新按照現實面積測繪,人家數字變大了,你就不快活了,這能説得通麼?會議還沒結束,幾個準備來吵架的村民就悄悄地走了。看到‘村民理事會’的功效,凡是在確權過程中出現意見和糾紛時,我們一律召開村民理事會擺擺理。”

  “試點縣區普遍建立了村民理事會等群眾組織,對在確權工作中遇到的法律、政策規定不明確問題,首先由村民理事會等群眾組織採取民主協商途徑解決,尊重歷史、尊重現狀、尊重民意,有效化解確權登記頒證中的問題。實踐證明很有效,也是我們全省土地確權順利推進的重要‘法寶’。”安徽省農委副主任陳衛東説,試點縣區把工作重心下移,對於群眾自主協商也難以解決的問題,由村組幹部適時出面,依據政策和法律進行協商,既做到不包辦、不代替,又確保了工作不跑偏,堅持大的矛盾糾紛不出縣,小的矛盾不出鄉,民主協商能解決的矛盾糾紛不出村、組,把問題消化在基層。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