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新股發行市場化定價可遏制上市首日爆炒
- 發佈時間:2015-12-01 07:4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王斌
如果新股發行從核準制過渡到註冊制,新股定價機制會得到很大改進
“目前,核準制下的新股定價機制的市場化程度比較低,不能按市場需求、市場估值、市場氛圍給新股定價。如果新股發行從核準制過渡到註冊制,新股定價機制會得到很大改進。”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據統計,滬深兩市在2015年上半年共發行新股192隻,融資約1474億元。值得注意的是,這192隻新股上市後普遍遭到瘋炒。今年上半年發行的192隻新股,連續10個交易日以上漲停的次新股比比皆是。例如,2015年5月5日,暴風科技收穫了其上市以來的第29個連續漲停板。
“為什麼新股一上市能夠出現連續多個漲停板?就是因為發行定價不合理。核準制下的低估值新股發行,給予了市場爆炒個股的機會。”董登新説。
摩根大通亞太區原董事總經理龔方雄也認為,新股發行在國外不是穩賺不賠的,上市後下跌10%至20%是常有的事,跟二級市場是一樣的。對投行來説,新股上市後上漲10%至20%是非常理想的,因為新公司上市,市場各方都不了解,留出適當的折讓是合理的。如果上市後股價暴漲暴跌,説明對公司估值偏差,投行是有責任的。這一點國內的制度還需要完善。
市場人士普遍認為,目前的新股定價,有“窗口指導”的意味,並非完全市場化定價,相對於市場化而言,顯然難言合理,因此,寄希望於註冊制的到來。
“核準制下的新股發行中比較有爭議的是定價機制的安排。網上部分的散戶基本沒有發言權,網下部分透明度不夠。網下欠缺透明,對內在價值的發掘缺乏監督;網上的銷售渠道,又為網下不透明的結果找到了貌似的認可,這樣的話,一個在宏觀上、在理論上看起來很可靠的定價過程,在微觀上可能引起爭議。”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專家表示。
董登新認為,實行註冊制要做到以下兩個條件:首先,發行人的資訊披露將會做到更完整、更有效、更真實、更充分。其次,建立先行賠付機制確保對發行人的資訊信用擔保,如果有造假行為,那麼,券商、律師事務所、會計事務所等在文件上簽字的當事人都應承擔連帶的法律責任。只有這樣,我國的IPO定價機制就會以全新面貌出現,網上的定價發行和網下的詢價都會充分體現市場的供求規律,發行的股票估值差異也會拉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