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第二富裕國”專家:財與富還需分開看
- 發佈時間:2015-10-15 07:09:22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吳起龍
資料圖
瑞士信貸銀行當地時間13日發佈《2015全球財富報告》稱,中國家庭財富總值達22.8萬億美元,超過日本躍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有外媒據此稱,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富裕國家。對此專家表示,僅依靠這一指標來界定“富裕國家”過於武斷,“財”與“富”兩個概念要分開來看。
中國已成“第二富裕國”?
瑞士信貸銀行公佈的這份報告顯示,中國家庭財富總值達22.8萬億美元,較去年增加1.5萬億美元,僅次於美國。
報告顯示,美國以85.9萬億美元的財富總值穩居世界首位。而受匯率不利走勢的影響,日本家庭財富較去年縮水15%,降至19.8萬億美元。報告同時指出,中國每人平均財富佔有量從2000年的5672美元增至現在的22513美元。
從全球範圍來看,報告預計,儘管近年經濟增長放緩,全球財富總值仍將繼續增長,到2020年將達到345萬億美元,比2015年增長38%。
路透社報道稱,中國取代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富裕國家,報道還指出報告預期,中國的財富總值于2020年前將增至36萬億美元,在全球財富佔比10.4%,仍居第二位。屆時中國的百萬富翁人數達232萬名,全球排名第六。
家庭財富值越居世界第二是否意味著中國已經成為“第二富裕國家”?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富裕國家的定義要綜合多重因素考量,僅依據一個指標來界定有些武斷,“財”與“富”二者間有差別,還需分開來看。
白明介紹稱,通常家庭財富值計算囊括了增量和存量兩個要素,包括了家庭可支配收入和家庭財産,但各國測算的標準有所不同。
“要看到我國的人口基數巨大,雖然家庭財富總值位居世界第二,但是我們的每人平均水準仍然比較低。” 白明強調,對所謂的“富裕國”界定不光是要看收入,同時要考慮到居民享受到的公共服務水準等問題,各個國家體制不同,有些國家民眾的可支配收入雖然較低,但是享受的醫療教育等福利較高,幸福指數也較高。
中國中産階級數量超美國?
此次公佈的報告還指出,全球中産階級成年人的數目已由2000年的5.24億名增至2015年的6.64億名,相當於成年總人口的14%。
報告是以美國作為基準國家,當地以擁有5萬至50萬美元的財富(按2015年年中的價格計算)來界定中産階級成年人,並採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購買力平價值系列,按本地購買力計算,得出其他國家的等值中産財富範圍。
按照測算,中國的中産階級雖然只佔全國成年人口的11%,但按絕對值計算卻是全球最多,達1.09億名,超越美國9200萬名的中産階級成年人。數據還顯示,自2000年以來,中國中産階級的財富大幅增長330%至2015年的7.3萬億美元,佔全國財富的32%。
報告還認為,相較其他轉型經濟體,中國財富分配不均的狀況並不嚴重,雖然城鄉收入存在一定差距,但中國對於農村土地和城市私有化住房問題相對公平的處理方式也緩解了城鄉收入不均的矛盾。
報告同時注意到,中國富豪的數量近年迅速增長。其中,百萬富翁的人數已超過100萬人,而個人資産超過5000萬美元的超高凈值人士多達12萬,人數上也僅次於美國。
白明認為,中國中産階級人數近年來迅速增長確實從一方面反映出了國家的經濟發展情況,但中産階級人數所佔比例仍然遠不及美國,是巨大的人口基數導致了絕對值高於美國。
“中産階級是投資和消費的主力,未來我們的目標就是要減少貧困人口,增加中産階級的比重。但是這一過程仍是漸進性的。”
客觀看待自身發展狀況
近年來,外界對於中國經濟發展水準的預測不一。
早在2014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曾發佈數據稱,按照購買力平價(PPP)的計算方式,中國的經濟規模在2014年超過了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當中國統治世界》一書作者馬丁·雅克曾認為,中國以超出幾乎所有人預期的速度超越了一座座里程碑——最大出口國、最大製造國等。他預計到2030年,中國的産出很可能將佔到全球總産出的三分之一,中國的經濟規模很可能將超過歐美經濟規模的總和。
近期,聯合國會費委員會也建議,中國2016至2018年的聯合國會費大幅增加,分攤比例可能從現在的5.148%上升到7.92%,從第6位上升至第3位,但遭到中方反對。
“中國的GDP總量位列世界第二是不爭的事實,但這只意味著我們在‘財’上位列第二,而不是‘富’。況且GDP只是反映了每年的增量,我們的存量不高,‘家底’不厚。”
白明強調,外界對於中國經濟發展有“唱衰”或“高估”的情況發生,一些衡量和測算的標準是否科學仍有待商榷,中國應當客觀看待自身的發展狀況,做到“自己心中有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