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回應南水北調失敗質疑:冰期已定應急預案
- 發佈時間:2014-12-28 07:39:00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王斌
近日,一篇題為《南水北調通水即失敗》的文章在網上風傳,也讓不少人開始對這項經過50年研究論證和12年建設的工程表示擔憂。為此,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水科院水資源所名譽所長王浩日前接受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專訪,對網文中提及的“流速過慢”“泥沙沉積”“半道結冰”等三大質疑作出解答。據新華社電
質疑1
水速慢致調水目標難實現?
回應:靠大黃鴨運動軌跡推算流速“不可靠”
這篇網文稱,根據本月12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當天電視新聞中“大黃鴨”的漂流速度,推算出“通水時的平均水流速度為每秒0.1米,輸水量為每秒22.4立方米”。由此文章推斷,南水北調真實水流量遠遠達不到設計指標,工程設計的“每年平均輸水量”95億立方米無法完成,並得出結論——“水流非常緩慢,證實工程完全失敗了”。
王浩表示,靠“大黃鴨”運動軌跡推算水流速度“不可靠”,其結論“不科學、不準確”。他説,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輸水基本上是自流輸水,主要依靠重力。中線幹渠渠首陶岔到輸水終點北京團城湖之前落差約為100米。江水在輸送過程中要經過大量節制閘、分水口門、退水口門、倒虹吸還有渡槽等水利設施。這些都會增加輸水的阻力,使輸水水流慢下來。
“根據我們的計算,南水北調的水面線有幾毫米的誤差,就會減少3至4個流量,這裡面有一套非常複雜的控制系統,但總體來説輸水正常流速應是每秒1米到1.5米。”王浩認為,根據“大黃鴨”運動軌跡推算流速“不可靠”,因為不管水流流速多少,任何一個渠道斷面的流速分佈都是一個“子彈頭”的拋物線狀,水面和水底的流速會慢一點,而渠道中心流速最快,“不能僅根據水面軌跡來推算流速,而要精確的水利計算”,否則就是“以偏概全”。
質疑2
泥沙沉積已徹底毀掉工程?
回應:水庫及輸水幹渠不存在“泥沙問題”
“泥沙沉澱將毀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該網文稱,丹江口水庫的水來自漢江上游的陜西,“水流湍急,泥沙極大”,汛期之後丹江口的水因攜帶大量泥沙很渾濁,不能馬上放水進入南水北調幹渠,需要幾個月在水庫裏沉澱乾淨,再放清水入幹渠,但南水北調工程指揮者馬上放水入幹渠,使得渠道淤滿污泥,“這個錯誤的決策,不幸已經徹底毀了整個南水北調中線。”
對此王浩回應:丹江口水庫及南水北調中線輸水幹渠不存在“泥沙問題”。
王浩表示,説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有“泥沙問題”是“無稽之談”。他解釋説,長江本來含沙量就很低,每立方米約為1公斤。漢江又是長江最大支流,比長江的含沙量還低。特別是近年來,陜西安康、商洛、漢中等地大力推進水土保持,使得漢江含沙量再次減少。
“漢江匯入丹江口水庫後泥沙會進一步沉澱,再加上中線工程取水口是從水庫表層取水,而輸水渠道都是混凝土襯砌,最後進入水渠中的泥沙可以説‘極其少’,水很清澈,根本不存在泥沙淤積的問題。”
而南水北調中線幹渠全線也採用全封閉立交設計,不與沿線河流、溝渠等發生關係。總幹渠兩側還劃定了水源保護區並進行生態建設,確保沿線河道泥沙不進入總幹渠。
質疑3
半道結冰會影響南水北送?
回應:冰期輸水問題已制定應急預案
南水北調中線總幹渠全長1000多公里,沿途氣候差別很大。冬季往寒冷的北方送水,是否會“半路結冰”影響江水北送?該網文推斷,在每秒0.1米的水流速度下,輸水渠道將降溫到冰點,接觸空氣的水面會首先結冰,使水無法流至北京。“整個渠道的水基本停止流動,冰凍成一塊,脹壞渠道、涵洞、渡槽,徹底破壞工程。”
王浩表示,國家已充分考慮冰期輸水問題並制定應急預案。他説,冰期輸水是南水北調建設中要解決的重要水力學問題之一。“國家在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時就專門研究了冰期輸水的問題,針對結冰期、冰封期、化冰期三個階段輸水都做了詳細論證和充分預案。”
“比如在結冰期我們會適當加大水的流量,讓水位高一點,冰蓋在上面,而下面則有足夠空間走水,有很詳細的措施,專門經過國家論證並驗收通過。對冰壩、冰塞等緊急情況也都做了應急預案,比如通過攔冰索等除冰設施,保障沿途水流通暢。”王浩解釋説。
對此,北京市南水北調辦表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冬季也能輸水運作,只是會受到河南安陽以北明渠段水流表面結冰影響,輸水能力會降低到正常情況的60%,但不會因結冰而影響南水北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