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專家視點 > 正文

字號:  

10月CPI同比增1.6% 明年通貨膨脹目標或下調

  • 發佈時間:2014-11-11 07:1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記者 方燁  責任編輯:曹慧敏

  國家統計局10日公佈,10月我國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準(CPI)同比上漲1.6%,環比持平;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2.2%,環比下降0.4%。

  分析人士認為,儘管持平于上月的CPI同比增速略好于預期,但是仍為57個月以來的低點;PPI如期減速2.2%,環比減速幅度也持平于9月,為16個月以來低點。隨著CPI、PPI趨勢性走低,即將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可能調降明年通貨膨脹目標至3%。

  據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余秋梅解讀,CPI環比增速持平于9月,主要是因為10月食品價格環比下降0.2%,影響CPI下降0.08個百分點;非食品價格環比上漲0.2%,影響CPI上漲0.11個百分點。10月全國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0.9℃,有利於蔬菜水果的生産,鮮菜和鮮果價格環比分別下降0.5%和2.2%;蛋和豬肉供應充足,價格回落,環比分別下降3.0%和0.6%。PPI環比繼續下降則主要是受國際油價連續下跌及國內部分行業産能過剩的影響。從發佈的分行業出廠價格環比數據看,在30個主要工業行業中,價格環比上漲的行業有燃氣生産和供應、紡織服裝、非金屬礦物製品等;下降的行業有石油和天然氣開採、黑色金屬礦採選、石油加工等。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劉利剛認為,10月CPI環比增速為0,顯著低於9月的0.5%。PPI增速比上個月下跌0.4個百分點,顯示內需持續疲弱。PPI連續32個月負增長以及CPI降至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水準,中國正進入去通脹化的過程。房地産市場走軟帶來的經濟增長放緩對各個行業均造成影響,使得中國經濟進入緩慢而痛苦的去杠桿化過程。人民幣不斷升值,加上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則將進一步加大中國的PPI負增長。

  卓創資訊分析師邊玉鵬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現階段,中國採取除降息降準之外的其他釋放流動性的動作,依然是定向寬鬆的主基調,對於出口及房地産市場的刺激有限,而且11月以來,部分生産要素價格創新低,預計11月CPI數據仍在2%偏下水準。

  隨著CPI增速繼續低於2%,貨幣放鬆呼聲再起。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分析稱,10月物價數據再次錄得低值,與之前公佈的匯豐10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相印證,現實有效需求仍然薄弱。綜合當前物價走低、産能利用不足、企業庫存高企,經濟增長遠在潛在增長率之下。除了定向寬鬆之外,降息更是經濟調節良策。

  中金公司發佈的報告稱,隨著油價下行壓力向CPI、PPI繼續傳導,預計11月CPI同比增速保持低位、PPI跌幅繼續加深,貨幣政策放鬆力度將加大。

  不過,民生證券研究院執行院長管清友強調,考慮到物價絕對水準仍然很高,且勞動力收縮等剛性壓力下物價較為敏感,全面寬鬆不會出現。

  考慮到明年物價上漲幅度可能繼續溫和,2015年的通貨膨脹目標有可能下調。海通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姜超説,在過去的10年,中國官方CPI目標主要在3%到4%之間,主要是3%、3.5%和4%三種,只有2008年是例外,當年CPI目標為4.8%。而CPI目標的調整與前一年CPI是否達標有關。2014年CPI目標為3.5%,實際CPI僅為2%左右,預計2015年CPI目標會下調至3%,以反映通脹形勢變化。但也很難下調至3%以下,以促進溫和通脹預期。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