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

財經 > 新聞 > 專家視點 > 正文

字號:  

厲以寧:經濟學之爭給創業者的啟示

  • 發佈時間:2014-10-08 07:31: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潘圓 侯敏  責任編輯:王斌

  經濟學界的爭論能給創業者帶來什麼啟示?近日,80多歲的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在“中國創業者2014峰會”上給出了自己的思考。他以行為經濟學對於“經濟人假設”的質疑為例,告訴創業者不要迷信經驗數據,創業要有大智慧

  “經濟人假設”,是西方主流經濟學學者作為基本假設提出的。厲以寧説,“經濟人假設或叫理性人假設。假定一個人是理性的,他的行為是理性行為,成本要最低化,效益最大化。消費者要得到最大的滿足。”

  但是幾十年來,這一假設屢屢受到質疑,因為在大量的經濟活動中,人們越來越發現,投資者經常是不理性的。厲以寧説,“為什麼投資者有不理性的地方?凱恩斯講過,因為人有動物的本能,所以有衝動、不理性的行為。”

  行為經濟學以心理學為依據,以大量實驗結果為依據,證明人的投資、消費、儲蓄都是非理性的,對主流經濟學産生懷疑。但其實不只是行為經濟學,制度經濟學等學派也在質疑“經濟人假設”的前提,區別在於制度經濟學是從基本方法論上否定主流經濟學,而行為經濟學強調的是對主流經濟學的補充與修改。

  “2002年,研究行為經濟學的丹尼爾·卡恩曼和弗農·史密斯一同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這表明行為經濟學獲得了國際經濟學界的認可,但不等於這一爭論有了定論,爭論並未停止。”

  實際上,主流經濟學家很早就認識到現實經常會悖離主流經濟學的推理,意識到人的行為值得分析。比如飲酒,有人最終會戒掉,有人卻始終不改,這是因為每個人的環境不同,家庭背景不同。人是複雜的,不能完全用經濟學假設,應考慮其他問題。

  “思路應該更寬”,厲以寧指出,這對創業者的啟示有四個方面。

  第一,有智慧的創業者必須清楚,任何決策都應本著“成本降低、收益提高”的原則,要考慮三種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僅考慮經濟效益,不顧生態效益,是有缺失的。

  第二,不要迷信實驗經濟研究得出的數據。這些數據可做參考,但異時異地,情況發生了變化,結果也會不同。所以正確的態度是不要迷信也不要完全不信。比如,在作行銷問題的決策時,經濟人假設仍然重要。因為大多數人都希望買到便宜耐用的商品。

  第三,每次決策,都是一項戰役的開始,不能憑僥倖經驗。經驗可能是財富也可能是包袱。投資股市與擲骰子不同,擲骰子每次都是重新開始,結果為“大”或“小”的機率,各佔50%。而股市不同,選股的是人而不是機器。股市是有預期的。當大家都認為股市要跌的時候,股市真的就會跌下去。

  第四,“小富靠情分,中富靠機遇,大富靠智慧”。其實不管是小富、中富還是大富,情分、機遇、智慧,都是不可缺的。大富也要情分,也要機遇。要有智慧,就要了解宏觀經濟走向、國內國際形勢,權衡利弊得失。創業者應該懂得一個道理,機會可以創造,市場也是可以創造的。“手機最早只有通信功能。現在功能越來越多。需求創造供給,供給同樣創造需求。主流經濟學與行為經濟學的爭論將繼續下去,創業者可以從這場爭論中得到若干啟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