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專家視點 > 正文

字號:  

專家談溫州金改人才流失:需恢復強化實體經濟

  • 發佈時間:2014-08-29 16:29: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業文

  作為全國金融改革的排頭兵,溫州的一舉一動都會引發人們的關注。這幾天,溫州再次引發關注,而背後的原因卻是一件非常尷尬的事。

  兩年之前,溫州金改如火如荼,當地廣發英雄帖,面向全國競爭性選聘108名金融人才,其中最高年薪100萬元。兩年過去,之前的金融108將當中,卻又三分之一的外來高級人才離職。百萬年薪,改革前沿,這些看起來相當誘人的條件,為什麼留不住外來人才的心?在 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高級金融學院 副院長 朱寧 看來,原因是多方面的,薪酬、發展空間,以及多個金改試點的相互競爭,都可能是溫州人才流失的根源。

  朱寧:我覺得可能關於具體的薪酬安排可能是其中的一個原因,因為這個確實從一個新的單位來講,可能許諾的薪酬和最後可能拿到的薪酬可能不太一樣,但是這個地方也反映了另外一個比較重要的現象,一個是可能最近整個的浙江地區包括溫州可能整個宏觀經濟形勢相對有一些下滑,所以對於可能進一步推動金改的這個進度,可能跟預先所設想的不太一樣,速度不像原來想的那麼快,那麼有了這個所引發的,可能節會帶來可能有些具體原來規劃的工作,企業的設置,可能開展一些工作沒有得到適應性的開展,所以即使它來了之後,即使拿到這個薪水,他可能覺得沒能開展這個工作也會覺得受之有愧,所以我覺得既可能有薪酬方面的原因,也有可能整個金改的進度和這個方面的程度有關的一些原因。在整個全國的環境下,整個對金融人才的競爭和引進這段時間是非常的火熱,所以我覺得這個確實人才整個大的全國金融改革背景確實有非常多選擇的機會,還有一個可能的原因就是,因為整個金融改革是一個綜合配套的設施。所以,只是在一個地方如果它當地的市場不能足夠吸引人的話,即使給了他年薪的話,他也沒有足夠發展的機會,那麼與此同時可能上海的自貿區,天津或者其他的一些新的金融改革可能會可能會對人才有更強的吸引力。

  我們認為,雖然站在金改的最前沿,但是深圳前海、上海自貿區這樣的後起之秀成績更加突出,甚至讓溫州黯然失色,人才的流失,固然可能存在待遇上的問題,但更重要的應該是事業發展空間不足。從更大的角度來説,溫州的光環褪去,也意味著我們在金融改革的道路上步子越來越大,成果越來越多,金改先鋒溫州能不能迎頭趕上,還是要看當地能否發揮獨特優勢,給各路高手開拓出充足的發展空間。

  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復旦大學 公共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石磊對此解讀。

  經濟之聲:百萬年薪對於普通工薪階層,可以説是天文數字,但是對於收入水準總體較高的金融行業來説,百萬年薪的吸引力有多大?溫州引進的金融108將出現人才流失,是否有待遇不到位的原因?

  石磊:最初大家對它們的期望和評價都比較高,號稱所謂108將,這時能夠被他們裹去並且願意去實際上最初是衝著事業發展來的,那麼為什麼會離開,這個本身就耐人尋味。一百萬的年薪,你如果一定從絕對數來説它是高還是低,意義並不是太大。如果是衝著施業區的100萬不算高,但是事業發展有成的話,他也可以接受這100萬。問題是這個金融領域的當中,既然是高端人才,這一百萬確實吸引力不是很充分,為什麼他們去呢?顯然他們最初知道了這個一百萬的年薪不是很高,他們去還是衝著事業去的,去了以後發現對事業的期待與滿足他們事業發展的願望。

  事實上兩者有很大的落差,落差重要的原因是這個地方儘管作為國家金改一個試點地區,但是實體經濟已經嚴重衰弱了,我們把它叫做實體經濟空心化。金融説到底不管你怎麼發展,怎麼改革,最後目標只有一個,服務實體經濟。當實體經濟虛擬化了以後,這些抱著事業願望去的人最後他要幹什麼呢,難道僅僅是衝著一百萬年薪,或者將來成功了再分加一點,這對他並不是很重要,更重要的就是能否通過他們的智慧,他們的才華,他們的積極努力能夠真正為這個地方打造一個服務實體經濟的虛擬經濟體系,如果達不到這個願望,他們寧可早早的走,免得耽擱自己的人生。

  經濟之聲:所以在待遇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應該是發展空間,特別是當預期和現實有落差的時候。

  石磊:就是説我們一定不能把他們理解為説,這波人去是衝著去就是衝著高工資的,結果後來發現事情又很難做了,結果又最後退出了,不是這麼回事,這些人相信他們去是抱著事業心去的。

  經濟之聲:有抱負的,但是我們發現您前面談到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現象,就是現在的溫州實體經濟空心化,為什麼現在溫州落後呢?

  石磊: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早期他們實體經濟發展是很好的,成為全國的典範,成為世界稱道的典範。但是最後當他們掙來的錢,在整個國家經濟虛擬化的浪潮當中紛紛退出了實體經濟,有的進入了房地産來炒作,有的進入了金融房地産,有的進入了高利貸,地下銀行,影子銀行,那麼這幾大塊事實上都是過渡虛擬化的經濟體。實體經濟當中的資本退出來進入了虛擬經濟,實體經濟就部分的因此虛擬化了,就空心化了。還有一部分希望在實體經濟當中發展的,由於本地地域空間的限制和産業結構的調整的這個選擇。有很多實體經濟,包括我們知道一些個著名經濟體的總部和主要的分佈都已經出來了,像美特斯邦威像其他的一些本來實力很強的,它的加工業的中心都已經外移了,本地區就剩下虛擬的外殼,而且沒有實體經濟這個基礎來支撐。

  經濟之聲:所以您覺得這種脫離實體經濟,過度金融化的這種是不是也給我們現在,無論是深圳的前海包括上海自貿區也好,這個發展過程當中其實也敲響了警鐘,不能過渡的金融。

  石磊:是,我們看好前海不是看好前海金融膨脹的速度,是看好它將來如何用強大的虛擬經濟去支撐有希望的,重要的實體經濟的發展。如果它能夠在這方面形成一個典範,積累很多的經驗,找到自己的方向定位,我們對它看好是有理由的,上海自貿試驗區也同樣如此,而且上海市很明確。無論這裡金融改革的路徑怎麼走,最後目標只有一個,服務實體經濟,包括國家在這裡辦自貿試驗也是為了服務實體經濟,而不是簡單的製造一個讓金融自身膨脹的一個虛擬經濟體系。

  經濟之聲:當然對於現在的溫州來説,有1/3的外來高級金融人才出現了離職,那麼還有一些抱著這個抱負留在溫州的,您覺得到現在來説溫州應該來説怎麼來消除人才繼續流失的隱患?

  石磊:流失的我們要能夠理解,他辦不成自己事情的時候他們流失實際上是為了避免人才進一步的浪費,這是市場配置資源一個正常的表現。留下來的,我們也不是太心安理得,説我們終於還有一部分留下來,問題是如果將來他最終也發現做不成事業的時候他們也會離開。因此對於留下來的這一部分,下面我們溫州對金技應該怎麼做,我想主要解決無的問題,一是如何真正恢復和強化實體經濟,讓這些個從事虛擬經濟運作的這些個金融專家真正能夠有事可做,能夠成就自己做事業的願望,從而能夠滿足本地區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包括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健康發展。

  第二個就是政府在制定用高薪引進人才政策的同時,接下來怎麼能夠發揮好政府與市場和企業之間的作用,能夠強化企業這個基礎,不僅僅引進人才,同時還要引進企業,同時要強化企業,這是人才能夠留得住,能夠有事可幹的一個重要的實體經濟的基礎。

  第三個就是優化改善一下本地區的發展環境,這個地方似乎給人一種感覺,過去過度泡沫化,現在是否過度泡沫化我們沒有做進一步的研究,但是這裡確確實實給全中國一個感覺,就是這裡是一個虛擬經濟的載體,如果這種載體長期存在下去,這個概念長期延續下去,那麼現有的人,而且在現實當中確確實實感覺它就是一個虛擬體系,那麼最終他們也可能會離開。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